一种内窥镜下活体组织取样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7783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窥镜下活体组织取样钳,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技术方案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手柄组件、金属软管以及钳头组件,所述金属软管中穿有传动钢丝,所述手柄组件与钳头组件通过传动钢丝连接,所述钳头组件包括固设在金属软管端部的延伸头,所述延伸头上设置有一个固定钳口,所述固定钳口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活动钳口,每个活动钳口均与所述固定钳口组合后成形成一个密封腔室,所述两个活动钳口分别通过一根传动钢丝与手柄组件连接,手柄组件通过控制不同的传动钢丝动作进而控制对应的活动钳口动作;其目的在于,实现一次操作能够同时取得两块活体组织标本,提升样本取样效率,极大的减少病人痛苦和操作时间。极大的减少病人痛苦和操作时间。极大的减少病人痛苦和操作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下活体组织取样钳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下活体组织取样钳。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内窥镜检查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内窥镜检查中,取样钳是一个必备的工具,当医生或病人希望对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检查时,它可以通过内窥镜钳道进入病人体内,夹取病变部位的组织,供病理检查以便确诊,通过内窥镜取样,患者痛苦较小、创伤小,故深受医生和病人的欢迎。
[0003]当前的内窥镜取样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钳口一般都是单头的,每次只能咬取一块活体组织标本,而常规的病理分析检验通常需要不止一块标本,因此需要多次取样,对病人造成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下活体组织取样钳,其目的在于,一次操作能够同时取得两块活体组织标本,在同样的空间和时间内,提供的病理标本多一倍,检测率高一倍,极大的减少病人痛苦和操作时间。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内窥镜下活体组织取样钳,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手柄组件、金属软管以及钳头组件,所述金属软管中穿有传动钢丝,所述手柄组件与钳头组件通过传动钢丝连接,所述钳头组件包括固设在金属软管端部的延伸头,所述延伸头上设置有一个固定钳口,所述固定钳口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活动钳口,每个活动钳口均与所述固定钳口组合后成形成一个密封腔室,所述两个活动钳口分别通过一根传动钢丝与手柄组件连接,手柄组件通过控制不同的传动钢丝动作进而控制对应的活动钳口动作。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内窥镜下活体组织取样钳在一次伸入体内后,可以通过手柄组件通过相应的传动钢丝分别控制两个活动钳口分别动作,每个活动钳口均与所述固定钳口组合后成形成一个密封腔室,用于分别获取两块活体组织标本,即可在一次取样操作中能够同时取得两块活体组织标本,在同样的空间和时间内,提供的病理标本多一倍,检测率高一倍,极大的减少病人痛苦和操作时间。
[0008]优选的,固定钳口的一端与延伸头固定连接,活动钳口的一端与延伸头铰链连接,在活动钳口于延伸头的铰接处设置有转轴扭簧。取样钳口对准第一个取样部位后,活动钳口在转轴扭簧的作用下,向远离固定钳口的方向打开,方便取样钳口进行取样,活动钳口在对应传动钢丝的作用下,向靠近固定钳口的方向转动,取样钳口闭合完成取样。
[0009]优选的,所述手柄组件包括内设中空通道的壳体、与壳体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内设置有与壳体相配合的滑槽。
[0010]优选的,所述传动钢丝包括第一传动钢丝与第二传动钢丝,所述延伸头两侧设置有导向滑轮,所述第一传动钢丝和第二传动钢丝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固定连
接,另一端依次穿过金属软管、延伸头以及导向滑轮后分别与活动钳口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金属软管中设置有若干个钢丝绳导向装置,钢丝绳导向装置固定设置在金属软管内壁上。传动钢丝依次穿过钢丝绳导向装置,防止传动钢丝之间发生干涉。
[0012]优选的,所述手柄组件还包括滑块限位装置,所述滑块限位装置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的凹槽,凹槽内安装限位块,限位块底部安装有弹簧,壳体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槽,限位块上还设置有拨杆。当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沿壳体滑动时,弹簧保持被压缩状态,当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限位块移动到壳体的限位槽时,在弹簧的压力的作用下,限位块进入限位槽内,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位置被锁定,同时活动钳口的位置也被锁定,当需要解锁时,拨动拨杆,使得限位块退出限位槽,则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被解锁。
[0013]优选的,所述拨杆的中部通过转轴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铰接,拨杆的两端分别为活动端和连接端,限位块上设置有弧形槽,连接端上对应设置有与弧形槽适配的转轴。当拨杆的活动端向靠近手柄组件壳体的方向运动时,连接端带动限位块向远离手柄组件壳体的方向移动,将限位块退出限位槽,进而实现解锁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
[0014]优选的,所述活动钳口的张合范围为0~90
°
,具体工作时,开合角度由医护人员控制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在壳体上移动的相对距离决定。
[0015]优选的,所述固定钳口和活动钳口呈“半圆状”,所述固定钳口和活动钳口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槽口位于固定钳口和活动钳口闭合时的贴合处。这样方便将样本放入容纳槽内。方便活动钳口和固定钳口将样本盖合住,避免样本掉落。固定钳口和活动钳口闭合后,整个钳头组件的头部结构更加的圆润,避免钳头组件在插入过程中给人体带来损伤。
[0016]优选的,活动钳口的容纳槽边沿和固定钳口的容纳槽边沿设置有相互匹配的锯齿。由于锯齿的存在,能够增加活动钳口和固定钳口间的摩擦力,便于夹紧样本,同时,锯齿也有一定的切割作用,便于快速将样本。
[0017]优选的,在钳头组件还可以包括钳头转动结构,钳头转动结构包括固定杆和转动杆,所述固定杆与转动杆之间通过转向轮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与金属软管末端固定连接,所述取样钳口安装在转动杆的末端;具体的,所述转向轮包括固定在一起的一个大轮和一个小轮,转动杆固定在大轮上,固定杆上固定设置有控制轮,控制轮通过拉绳与转向轮的小轮连接。在做内窥镜检查时,如果需要对病变组织进行取样,可以将活体组织取样钳放入内窥镜内,通过内窥镜前端的开口,使活体组织取样钳的钳头抵达病变组织处,针对不同方位的病变组织,可以转动控制轮,在拉绳的作用下控制转向轮转动,由于活体组织取样钳的钳头与转向轮固定在一起,从而能使钳头随着转向轮向多个方向转动,达到非常方便地钳取不同方位病变组织的目的,对有一些偏远病变部位也能进行有效钳取。
[001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技术的内窥镜下活体组织取样钳在一次伸入体内后,可以通过手柄组件通过相应的传动钢丝分别控制两个活动钳口分别动作,每个活动钳口均与所述固定钳口组合后成形成一个密封腔室,用于分别获取两块活体组织标本,即可在一次取样操作中能够同时取得两块活体组织标本,在同样的空间和时间内,提供的病理标本多一倍,检测率高一倍,极大的减少病人痛苦和操作时间。
附图说明
[0020]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0021]图1是实施例1中一种内窥镜下活体组织取样钳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实施例2中钳头转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手柄组件

1;金属软管

2;钳头组件

3;传动钢丝

4;延伸头

5;固定钳口

6;活动钳口

7;扭簧...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下活体组织取样钳,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手柄组件(1)、金属软管(2)以及钳头组件(3),所述金属软管(2)中穿有传动钢丝(4),所述手柄组件(1)与钳头组件(3)通过传动钢丝(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头组件(3)包括固设在金属软管(2)端部的延伸头(5),所述延伸头(5)上设置有一个固定钳口(6),所述固定钳口(6)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活动钳口(7),每个活动钳口(7)均与所述固定钳口(6)组合后成形成一个密封腔室,所述两个活动钳口(7)分别通过一根传动钢丝(4)与手柄组件(1)连接,手柄组件(1)通过控制不同的传动钢丝(4)动作进而控制对应的活动钳口(7)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下活体组织取样钳,其特征在于,固定钳口(6)的一端与延伸头(5)固定连接,活动钳口(7)的一端与延伸头(5)铰链连接,在活动钳口(7)于延伸头(5)的铰接处设置有转轴扭簧(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下活体组织取样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1)包括内设中空通道的壳体(9)、与壳体(9)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10)和第二滑块(11),第一滑块(10)和第二滑块(11)内设置有与壳体(9)相配合的滑槽(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窥镜下活体组织取样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钢丝(4)包括第一传动钢丝(4)与第二传动钢丝(4),所述延伸头(5)两侧设置有导向滑轮(13),所述第一传动钢丝(4)和第二传动钢丝(4)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滑块(10)和第二滑块(11)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金属软管(2)、延伸头(5)以及导向滑轮(13)后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义英肖雪钟婷杨文霞徐元元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