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工程用建筑地基压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771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公路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公路工程用建筑地基压实装置,包括压路机本体,压路机本体的中心底面开设有前后贯穿的压板槽,压板槽的内部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活动压板,压板槽的顶内壁开设有方孔,方孔的上方设置有升降座,升降座的内部开设有起降腔,起降腔的底端滑动连接有第一冲击座,第一冲击座与压板槽顶内壁的方孔相适配,第一冲击座的底端与活动压板固定连接,第一冲击座的顶端设置有牵引柱,牵引柱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冲击座,第二冲击座的上方设置有牵引顶板,牵引顶板的底面中心活动套入有对接螺杆,对接螺杆的底端外壁与第二冲击座的顶面中心通过螺纹连接,装置结构简单,压实效果好。压实效果好。压实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工程用建筑地基压实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公路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公路工程用建筑地基压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经检索申请号CN201721321806.6公开了一种公路地基压实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腔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支撑座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支座,所述电机支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支撑座顶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本技术通过电机、皮带、转轴和行走轮的作用,可使人们通过掌握扶手方向,进而方便对公路地基进行初次压实,同时通过电动伸缩杆、连接杆、支撑杆、固定杆和压板的作用,可对公路地基进行再次压实,解决了现有的公路地基压实装置人工参与度大,导致其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0003]但是经本专利技术人探索发现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至少以下缺陷:
[0004]该公路地基压实装置在使用时,装置完全依靠装置的自重对地基进行压实,其压实效果较差,且在通过压板对地基进行压实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工程用建筑地基压实装置,包括压路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路机本体(1)的中心底面开设有前后贯穿的压板槽(2),压板槽(2)的内部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活动压板(3),压板槽(2)的顶内壁开设有方孔,方孔的上方设置有升降座(4),升降座(4)呈矩形体结构,升降座(4)的内部开设有起降腔(5),升降座(4)的底端呈开口状且升降座(4)的底端通过压板槽(2)顶内壁的孔与压板槽(2)连通,起降腔(5)的底端滑动连接有第一冲击座(6),第一冲击座(6)呈矩形体结构,第一冲击座(6)与压板槽(2)顶内壁的方孔相适配,第一冲击座(6)的底端与活动压板(3)固定连接,第一冲击座(6)的顶端设置有牵引柱(8),牵引柱(8)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冲击座(9),第二冲击座(9)的上方设置有牵引顶板(15),牵引顶板(15)的底面中心活动套入有对接螺杆(18),对接螺杆(18)的底端外壁与第二冲击座(9)的顶面中心通过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用建筑地基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击座(6)的内部顶端开设有第一让位腔(7),牵引柱(8)的底端外壁活动套入在第一让位腔(7)内,牵引柱(8)的底端外壁固定套入有第一牵引套环(11),第一牵引套环(11)滑动连接在第一让位腔(7)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用建筑地基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冲击座(9)呈矩形体结构,第二冲击座(9)的内部底端开设有第二让位腔(10),牵引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泓序张静吴玉平景炎王华民张学华马也陈维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万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