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隔离式传递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763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隔离式传递窗,包括传递窗主体,所述传递窗主体的左右两端设置有门体,且门体的中部设置有可视窗口,所述传递窗主体的前后端设置有槽板,且槽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并且滑槽的内侧连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上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侧安装有滑轮,所述固定架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且第一卷扬机的后侧设置有电控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隔离式传递窗使用中存在同时开门的情况,且在开关门体时会煽动周围空气流动进入传递窗内部,导致不能有效隔离外界污染源,且使用较为不便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隔离式传递窗


[0001]本技术涉及净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隔离式传递窗。

技术介绍

[0002]传递窗作为洁净室的一种辅助设备,主要用于洁净区与洁净区、非洁净区与洁净 区之间的小件物品的传递,以减少洁净室的开门次数,最大限度的降低洁净区的污染。
[0003]目前的传递窗主要通过传递窗两端的人相互注意,不同时打开两扇柜门以减少非洁净区对洁净区的污染,这种方式要求传递窗两端的人员取、送物品时时刻注意,但是仍然不能避两扇柜门被同时打开,导致使用不便;其次,在开关门体时,铰接转动的门体活动会煽动周围空气流动,一部分外部空气将会被带入传递窗内部,造成污染源的摄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新型隔离式传递窗,以解决现有的隔离式传递窗使用中存在同时开门的情况,且在开关门体时会煽动周围空气流动进入传递窗内部,导致不能有效隔离外界污染源,且使用较为不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新型隔离式传递窗,包括:
[0006]传递窗主体,所述传递窗主体的左右两端设置有门体,且门体的中部设置有可视窗口,所述传递窗主体的前后端设置有槽板,且槽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并且滑槽的内侧连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上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侧安装有滑轮,所述固定架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且第一卷扬机的后侧设置有电控箱。
[0007]进一步的,所述门体与传递窗主体铰接,且传递窗主体的上端门框设置有电磁门锁,且电磁门锁分别与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电性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门体的外侧边部设置有把手,且把手的外端设置有解锁按钮,并且解锁按钮与同一侧对应的电磁门锁电性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安装在传递窗主体的上端,且隔离板滑动穿过传递窗主体的上端板,并且隔离板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端板,且密封端板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吊环。
[0010]进一步的,所述吊环通过钢丝与滑轮连接,且在顶板的内侧设置有导向轮,并且钢丝绕过导向轮向下分别与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滑槽的两侧开设有矩形槽,且隔离板的两侧开设有与矩形槽对应的弧形槽,并且在弧形槽和矩形槽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条。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电控箱内部设置有互锁感应器,且互锁感应器与两侧门体的电磁门锁电性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新型隔离式传递窗利用电控箱内部的互锁感应器与两侧门体的电磁门锁电性连接,使得在一侧门体打开的状态下,另一侧门体无法打开,进而防止两侧门体同时打开导致污染源进入;利用把手安装的解锁按钮,便于控
制断开电磁门锁,使得打开门体较为方便,且通过电磁门体与同一侧的卷扬机电性连接,使得在打开门体的同时,卷扬机启动将同侧的隔离板通过钢丝、导向轮和滑轮向上升起,在放入物品后,隔离板下降关闭,使得在关闭门体时,将门体煽动的流动空气挡在隔离板外侧,减少污染源的进入;利用矩形槽、弧形槽和密封条,便于在隔离板滑动过程中,对滑槽滑动间隙起到密封效果,进而加强隔离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槽板与隔离板连接俯视剖面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1、传递窗主体;2、隔离板;3、固定架;4、电控箱;5、第一卷扬机;6、第二卷扬机;7、电磁门锁;8、门体;9、可视窗口;10、解锁按钮;11、把手;12、槽板;13、滑槽;14、矩形槽;15、密封条;16、弧形槽;17、顶板;18、安装槽;19、滑轮;20、导向轮;21、钢丝;22、密封端板;23、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槽板与隔离板连接俯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隔离式传递窗,包括:传递窗主体1、隔离板2、固定架3、槽板12、滑槽13、滑轮19和导向轮20。
[0022]具体的,传递窗主体1的左右两端设置有门体8,且门体8的中部设置有可视窗口9,传递窗主体1的前后端设置有槽板12,且槽板12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3,并且滑槽13的内侧连接有隔离板2,隔离板2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架3,且固定架3的上端设置有顶板17,顶板17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18,且安装槽18的内侧安装有滑轮19,固定架3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卷扬机5和第二卷扬机6,且第一卷扬机5的后侧设置有电控箱4。
[0023]在本实施例中,槽板12设置为传递窗主体1的前后侧板,且滑槽13延伸到传递窗主体1的底板。
[0024]隔离板2中部采用透明的玻璃材质,边框采用不锈钢材质。
[0025]电控箱4安装在传递窗主体1的上端。
[0026]门体8与传递窗主体1铰接,且传递窗主体1的上端门框设置有电磁门锁7,且电磁门锁7分别与第一卷扬机5和第二卷扬机6电性连接;电控箱4内部设置有互锁感应器,且互锁感应器与两侧门体8的电磁门锁7电性连接
[0027]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用电控箱4内部的互锁感应器与两侧门体8的电磁门锁
7电性连接,使得在一侧门体8打开的状态下,另一侧门体8无法打开,进而防止两侧门体8同时打开导致污染源进入。
[0028]门体8的外侧边部设置有把手11,且把手11的外端设置有解锁按钮10,并且解锁按钮10与同一侧对应的电磁门锁7电性连接。
[0029]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利用把手11安装的解锁按钮10,便于控制断开电磁门锁7,使得打开门体8较为方便。
[0030]固定架3安装在传递窗主体1的上端,且隔离板2滑动穿过传递窗主体1的上端板,并且隔离板2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端板22,且密封端板22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吊环23。
[0031]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密封端板22便于在隔离板2下降后对上端的槽口进行密封。
[0032]吊环23通过钢丝21与滑轮19连接,且在顶板17的内侧设置有导向轮20,并且钢丝21绕过导向轮20向下分别与第一卷扬机5和第二卷扬机6连接。
[0033]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通过钢丝21、导向轮20和滑轮19向上升起,在放入物品后,隔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隔离式传递窗,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递窗主体(1),所述传递窗主体(1)的左右两端设置有门体(8),且门体(8)的中部设置有可视窗口(9),所述传递窗主体(1)的前后端设置有槽板(12),且槽板(12)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3),并且滑槽(13)的内侧连接有隔离板(2),所述隔离板(2)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架(3),且固定架(3)的上端设置有顶板(17),所述顶板(17)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18),且安装槽(18)的内侧安装有滑轮(19),所述固定架(3)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卷扬机(5)和第二卷扬机(6),且第一卷扬机(5)的后侧设置有电控箱(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隔离式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8)与传递窗主体(1)铰接,且传递窗主体(1)的上端门框设置有电磁门锁(7),且电磁门锁(7)分别与第一卷扬机(5)和第二卷扬机(6)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隔离式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8)的外侧边部设置有把手(11),且把手(11)的外端设置有解锁按钮(10),并且解锁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外根陈文光孙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密朗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