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器用分流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7565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烧器用分流盘,它包括固定于一体的上分流盘和下分流盘,上分流盘的中部设有排液口,上分流盘的顶面设有以排液口为中心的外环混气腔和中心混气腔,上分流盘的底面设有多个以排液口为中心的上凸座,外环混气腔上间隔设有多个与上凸座底面相通的上外环分流口,中心混气腔上间隔设有多个与上凸座底面相通的上中心分流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流盘在中心设有排液口以及环绕排液口设有外环混气腔和中心混气腔,侧部设有进气口,不需要在排液口处安装中心火盖,因此能够将烹煮时溢出的液体从排液口和进气口处排出,防止堵塞火孔从而影响燃烧工况,并且便于清洁。并且便于清洁。并且便于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烧器用分流盘


[0001]本技术涉及燃烧器
,具体涉及一种燃烧器用分流盘。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灶具燃烧器一般分成两个火盖(中心火盖与外环火盖),并且两个火盖分别与独立的混气腔连通,中心火盖位于燃烧系统的中心处,火盖上的火孔会粘结烹煮时溢出的液体,从而导致堵塞火孔,影响燃烧工况,也不便于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的问题,我们研制了一种燃烧器用分流盘,其能够将烹煮时溢出的液体从排液口和进气口处排出,防止堵塞火孔从而影响燃烧工况,并且便于清洁。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燃烧器用分流盘,它包括固定于一体的上分流盘和下分流盘,所述上分流盘的中部设有排液口,上分流盘的顶面设有以排液口为中心的外环混气腔和中心混气腔,上分流盘的底面设有多个以排液口为中心的上凸座,所述外环混气腔上间隔设有多个与上凸座底面相通的上外环分流口,所述中心混气腔上间隔设有多个与上凸座底面相通的上中心分流口;所述下分流盘的顶面设有多个与上凸座一一对应相贴的下凸座,且上凸座与下凸座相贴后与相邻的上凸座以及下凸座之间间隔形成进气口;所述下凸座上均设有与下分流盘底面相通的下外环分流口以及下中心分流口,所述上外环分流口与下外环分流口上下对应,所述上中心分流口与下中心分流口上下对应。
[0005]于一个或多个实施案例中,所述上凸座和下凸座均呈扇形,上凸座和下凸座的弧形面分别靠近上分流盘和下分流盘的边缘。
[0006]于一个或多个实施案例中,所述上凸座弧形面的外侧设有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的上端与上凸座的弧形面相贴,下端与下凸座的弧形面相贴,弧形挡板的上下顶面分别与上分流盘的底面边缘以及下分流盘的顶面边缘相贴。
[0007]于一个或多个实施案例中,所述上凸座和下凸座远离弧形面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上下对应的上螺纹柱和下螺纹柱,并在上螺纹柱和下螺纹柱处穿设螺丝将上分流盘和下分流盘固定于一体。
[0008]于一个或多个实施案例中,所述下外环分流口处均设有用于与炉头座固定连接的定位螺柱。
[0009]于一个或多个实施案例中,所述下分流盘上位于排液口下方设有供点火针穿过的第一通孔以及供探火针穿过的第二通孔。
[0010]本技术同
技术介绍
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分流盘在中心设有排液口以及环绕排液口设有外环混气腔和中心混气腔,侧部设有进气口,不需要在排液口处安装中心火盖,因此能够将烹煮时溢出的液体从排液口和进气口处排出,防止堵塞火孔从而影响燃烧工况,并且
便于清洁。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拆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上分流盘的底面结构图。
[0015]图中,100

上分流盘;101

排液口;102

外环混气腔;103

中心混气腔;104

上凸座;105

上外环分流口;106

上中心分流口;107

弧形挡板;108

上螺纹柱;200

下分流盘;201

下凸座;202

下外环分流口;203

下中心分流口;204

下螺纹柱;205

定位螺柱;206

第一通孔;207

第二通孔;300

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请参看图1

3所示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燃烧器用分流盘,它包括固定于一体的上分流盘100和下分流盘200,上分流盘100的中部设有排液口101,上分流盘100的顶面设有以排液口101为中心的外环混气腔102和中心混气腔103,上分流盘100的底面设有多个以排液口101为中心的上凸座104,外环混气腔102上间隔设有多个与上凸座104底面相通的上外环分流口105,中心混气腔103上间隔设有多个与上凸座104底面相通的上中心分流口106;下分流盘200的顶面设有多个与上凸座104一一对应相贴的下凸座201,且上凸座104与下凸座201相贴后与相邻的上凸座104以及下凸座201之间间隔形成进气口300;下凸座201上均设有与下分流盘200底面相通的下外环分流口202以及下中心分流口203,上外环分流口105与下外环分流口202上下对应,上中心分流口106与下中心分流口203上下对应。本技术的分流盘在中心设有排液口101以及环绕排液口101设有外环混气腔102和中心混气腔103,侧部设有进气口300,不需要在排液口101处安装中心火盖,因此能够将烹煮时溢出的液体从排液口101和进气口300处排出,防止堵塞火孔从而影响燃烧工况,并且便于清洁
[0018]优选地,上凸座104和下凸座201均呈扇形,上凸座104和下凸座201的弧形面分别靠近上分流盘100和下分流盘200的边缘,上凸座104弧形面的外侧设有弧形挡板107,弧形挡板107的上端与上凸座104的弧形面相贴,下端与下凸座201的弧形面相贴,弧形挡板107的上下顶面分别与上分流盘100的底面边缘以及下分流盘200的顶面边缘相贴,从而起到密封和防护的作用。
[0019]优选地,上凸座104和下凸座201远离弧形面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上下对应的上螺纹柱108和下螺纹柱204,并在上螺纹柱108和下螺纹柱204处穿设螺丝将上分流盘100和下分流盘200固定于一体,上分流盘100和下分流盘200设置成分体结构更容易清洗,并且其中一个组件损坏时可单独进行更换,降低使用成本。
[0020]优选地,下外环分流口202处均设有用于与炉头座固定连接的定位螺柱205,用于与炉头座固定安装。
[0021]优选地,下分流盘200上位于排液口101下方设有供点火针穿过的第一通孔206以
及供探火针穿过的第二通孔207,从而保证点火功能的正常使用。
[0022]在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合一个实施例”、“优选地”、“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于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者示例中以合适方式结合。
[0023]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
的技术人员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器用分流盘,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于一体的上分流盘(100)和下分流盘(200),所述上分流盘(100)的中部设有排液口(101),上分流盘(100)的顶面设有以排液口(101)为中心的外环混气腔(102)和中心混气腔(103),上分流盘(100)的底面设有多个以排液口(101)为中心的上凸座(104),所述外环混气腔(102)上间隔设有多个与上凸座(104)底面相通的上外环分流口(105),所述中心混气腔(103)上间隔设有多个与上凸座(104)底面相通的上中心分流口(106);所述下分流盘(200)的顶面设有多个与上凸座(104)一一对应相贴的下凸座(201),且上凸座(104)与下凸座(201)相贴后与相邻的上凸座(104)以及下凸座(201)之间间隔形成进气口(300);所述下凸座(201)上均设有与下分流盘(200)底面相通的下外环分流口(202)以及下中心分流口(203),所述上外环分流口(105)与下外环分流口(202)上下对应,所述上中心分流口(106)与下中心分流口(203)上下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用分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路平苏亦嗣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高厨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