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顶转换搭底进胶的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7558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斜顶转换搭底进胶的模具结构,包括前模芯和后模芯,所述后模芯的上端面两侧均插接有圆顶针,所述后模芯的上端面插接两个扁顶针,且两个扁顶针分别两个圆顶针的一侧,所述后模芯的上端面中部设置两个斜顶,所述斜顶位于两个圆顶针之间,所述后模芯上设置有流道,所述流道内底部四侧均开设有进胶口,所述后模芯的一侧卡接有滑块,所述前模芯的外侧壁和上端面均开设有多个第一运水孔,所述后模芯的外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二运水孔,所述前模芯位于后模芯的上方,通过做斜顶转换做搭底的进胶并辅助顶出这种方式,保证了产品尖边的完整和控制出模的变形量,就很好的控制生产合格率,提高整体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整体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整体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顶转换搭底进胶的模具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一种斜顶转换搭底进胶的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0003]在模具加工行业中,对长细条且两侧边为尖边的外观高光件产品,其进胶方式和顶出结构要求非常高,不然会很容易出现尖边损坏和短射及顶出变形等问题,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按传统加工方法做牛角进胶或直接搭底进胶都存在短射或尖角边损伤等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斜顶转换搭底进胶的模具结构,包括前模芯和后模芯,所述后模芯的上端面两侧均插接有圆顶针,所述后模芯的上端面插接两个扁顶针,且两个扁顶针分别两个圆顶针的一侧,所述后模芯的上端面中部设置两个斜顶,所述斜顶位于两个圆顶针之间,所述后模芯上设置有流道,所述流道内底部四侧均开设有进胶口,所述后模芯的一侧卡接有滑块,所述前模芯的外侧壁和上端面均开设有多个第一运水孔,所述后模芯的外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二运水孔,所述前模芯位于后模芯的上方。
[000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块位于后模芯侧面,用于侧边扣位以及排气。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流道位于后模芯上,用于控制产品进胶。
[000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斜顶插接于后模芯上一侧,用于转换进胶和辅助顶出。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流道和多个进胶口相连通。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12](1)通过做斜顶转换搭底进胶方式,首先确保不会损坏外观尖角边,再根据产品大小来调节进胶量,并以斜顶的大面积顶出确保产品出模变形量得到控制,满足客户的装配要求和首件装配测试时间。
[0013](2)通过做斜顶转换做搭底的进胶并辅助顶出这种方式,保证了产品尖边的完整和控制出模的变形量,就很好的控制生产合格率,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整体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后模芯内部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拆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流道和产品外部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后模芯外部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扁顶针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1]图8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仰视图;
[0022]图9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0023]图10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0024]图1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前模芯;2、滑块;3、流道;4、斜顶;5、圆顶针;6、扁顶针;7、后模芯;8、第一运水孔;9、第二运水孔;10、进胶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8]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9]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斜顶转换搭底进胶的模具结构。
[0030]实施例一:
[0031]结合图1

10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斜顶转换搭底进胶的模具结构,包括前模芯1和后模芯7,后模芯7的上端面两侧均插接有圆顶针5,后模芯7的上端面插接两个扁顶针6,且两个扁顶针6分别两个圆顶针5的一侧,后模芯7的上端面中部设置两个斜顶4,斜顶4位于两个圆顶针5之间,后模芯7上设置有流道3,流道3内底部四侧均开设有进胶口10,后模芯7的一侧卡接有滑块2,前模芯1的外侧壁和上端面均开设有多个第一运水孔8,后模芯7的外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二运水孔9,前模芯1位于后模芯7的上方。
[0032]具体的,滑块2位于后模芯7侧面,用于侧边扣位以及排气。
[0033]进一步的,流道3位于后模芯7上,用于控制产品进胶,斜顶4插接于后模芯7上一侧,用于转换进胶和辅助顶出。
[0034]更进一步的,流道3和多个进胶口10相连通。
[003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模具注塑完成打开前模芯1后,滑块2同时拉开脱离产品,第一步:推动顶针板将全部圆顶针5和扁顶针6及斜顶4将产品顶高脱离后模7;第二步:取出产品和流道3;第三步:再剪开流道3修平进胶口10,这样就能正常生产出产品,模具合模前,先把顶针板复位,同时带动斜顶4和圆顶针5及扁顶针6复位;然后合模带动滑块2复位,注塑机最后射胶生产。
[0036]在本技术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装配于”、“安装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顶转换搭底进胶的模具结构,包括前模芯(1)和后模芯(7),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芯(7)的上端面两侧均插接有圆顶针(5),所述后模芯(7)的上端面插接两个扁顶针(6),且两个扁顶针(6)分别两个圆顶针(5)的一侧,所述后模芯(7)的上端面中部设置两个斜顶(4),所述斜顶(4)位于两个圆顶针(5)之间,所述后模芯(7)上设置有流道(3),所述流道(3)内底部四侧均开设有进胶口(10),所述后模芯(7)的一侧卡接有滑块(2),所述前模芯(1)的外侧壁和上端面均开设有多个第一运水孔(8),所述后模芯(7)的外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二运水孔(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名好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厚德快速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