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线自适应预应力碳纤维板张拉锚具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轴线自适应预应力碳纤维板张拉锚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过去修建的各级公路桥梁还肩负着日渐增大的交通载荷及车流量。由于早期设计施工养护等技术条件的局限性,旧桥逐渐产生病害。面对数量巨大的问题桥,无论从财政资金还是保障通行运输能力的角度,全部拆除重建是不合理的,因而针对性地对有条件的桥梁进行加固处理成为必然趋势。碳纤维板有自重轻、抗腐蚀、抗疲劳、抗拉强度大等特性,非常适用于混凝土桥梁的加固。
[0003]现有的碳纤维板预应力锚具,通过提前预埋两端锚具后期夹持碳纤维板张拉的原理来实现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由于施工过程测量及安装误差,加之桥梁配筋位置不明确,很难把控固定端锚具与张拉端锚具的轴线位置,由于安装轴线误差导致在张拉过程中碳纤维板受力不均,难以保证碳纤维板的持续受力及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线自适应预应力碳纤维板张拉锚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线自适应预应力碳纤维板张拉锚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端组件(1),所述固定端组件(1)固定安装于浇筑混凝土上,所述固定端组件(1)包括固定端底板(11)、固定端夹具(12)、固定端顶板(13)和固定端盖板(14),且固定端底板(11)上设置有固定端夹具(12),该固定端夹具(12)上端安装有固定端顶板(13)和固定端盖板(14),所述固定端夹具(12)包括固定端楔形板(121)、固定端外套(122)和贯穿孔(123),且固定端外套(122)内贯穿开设有贯穿孔(123),且贯穿孔(123)内设置有固定端楔形板(121);张拉端组件(2),所述张拉端组件(2)位于固定端组件(1)的侧边,且张拉端组件(2)包括张拉端底板(21)、张拉端顶板(22)、张拉端夹具(23)、张拉螺栓(24)和张拉端盖板(25),所述张拉端底板(21)的两侧贯穿安装有张拉螺栓(24),且张拉端底板(21)的侧边设置有张拉端盖板(25),所述张拉端盖板(25)的下端连接有张拉端顶板(22),且张拉端顶板(22)远离张拉端盖板(25)的一端设置有张拉端底板(21),所述张拉端夹具(23)包括张拉端楔形板(231)和张拉端外套(232),且张拉端外套(232)内设置有张拉端楔形板(231);所述固定端顶板(13)与张拉端底板(21)之间设置有碳纤维板(4);张拉工装(3),所述张拉工装(3)位于张拉螺栓(24)远离张拉端夹具(23)的一端,且张拉螺栓(24)贯穿连接于张拉工装(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线自适应预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王硕,何林楠,张谦,刘茹琪,韩广义,陈浩,张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瑞斯特复合材料衡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