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7121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撒肥装置,包括储肥组件、混料仓、多组调节组件和搅拌组件;储肥组件设有多个储肥腔,每个储肥腔的底部开设有出肥口;混料仓置于储肥组件的底部,且分别与多个储肥腔均连通;多组调节组件与出肥口一一对应,上端伸出储肥组件,且与储肥组件的顶部螺接;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搅拌组件设于第一调节件上,搅拌组件包括设于第一调节件的下端且延伸至混料仓内的搅拌件,和用于驱动第一调节件带动搅拌件转动的驱动组件。其中,调节组件的下端用于在出肥口内上下移动,以改变调节组件的下端覆盖出肥口的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撒肥装置可方便调节出肥量,且能够实现肥料混合均匀。且能够实现肥料混合均匀。且能够实现肥料混合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撒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农耕施肥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撒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施肥是保证农业增产增收、维持土地可持续生产的重要环节。在现阶段的农业生产中,谷类作物、豆科作物、薯芋类作物等的生长过程中都需要在施加肥料后修耕整地,然后再进行播种作业。而施肥的种类是否符合作物生长的所需比例,肥料撒施的是否均匀,对作物生长有重要作用。
[0003]目前市场上的撒肥装置,多为与小型农机相配套的简易撒肥机,在农机动力带动下以均匀转速撒施肥料。肥料撒施的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出肥量无法控制,尤其是在需要播撒的肥料涉及多种类时,不同种类的肥料掺混困难,肥料难以混合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撒肥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撒肥量控制不便,且肥料难以混合均匀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撒肥装置,用于安装在施肥机上,定义所述施肥机的走行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撒肥装置包括:
[0006]储肥组件;所述储肥组件的设有与施肥机的走行方向相平行的第一方向;所述储肥组件的内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储肥腔,每个所述储肥腔的底部均开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位置对应的出肥口;
[0007]混料仓,置于所述储肥组件的底部,且通过多个位置对应的所述出肥口分别与多个所述储肥腔均连通;所述混料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0008]多组调节组件,沿竖直方向穿设在所述储肥组件内,且与所述出肥口一一对应;所述调节组件的上端伸出所述储肥组件,且与所述储肥组件的顶部螺接,下端伸入所述出肥口内;多组所述调节组件分别为一组穿设在位于中部的所述储肥腔内的第一调节件,和多组穿设在其余的所述储肥腔内的第二调节件;以及
[0009]搅拌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调节件上;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调节件的下端,且延伸至所述混料仓内的搅拌件,和设于所述第一调节件上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调节件带动所述搅拌件转动;
[0010]其中,所述调节组件的下端用于在所述调节组件的上端与所述储肥组件的顶部上下旋动时在所述出肥口内上下移动,以改变所述调节组件的下端覆盖所述出肥口的面积。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
[0012]第一连接杆,沿竖直方向穿设在位于中部的所述储肥腔内,上端伸出所述储肥组件且与所述储肥组件螺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部设置有所述驱动组件;
[0013]第一调节堵,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呈由上至下横截面逐渐减小的锥形结构;所述第一调节堵的底部设置有所述搅拌件;
[0014]其中,所述第一调节堵伸入所述出肥口内,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储肥组件上下旋动时在所述出肥口内上下移动,以改变所述第一调节堵覆盖所述出肥口的面积。
[00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包括:
[0016]套筒,上端伸出所述储肥组件,且与所述储肥组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0017]转杆,上端套设在所述套筒的下端,且与所述套筒转动连接,下端连接有所述第一调节堵;所述转杆上部连接有所述驱动组件;
[0018]其中,在所述套筒与所述储肥组件上下旋动时,所述套筒的下端用于带动所述转杆上下移动。
[0019]示例性的,所述转杆的上端设置有轴径大于所述转杆的转动轴段,所述套筒的下端设置有向所述套筒内腔延伸的环形的连接部,所述转动轴段设于所述套筒的内腔,且底面与所述连接部贴合;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转动轴段的下方。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调节件包括:
[0021]第二连接杆,沿竖直方向穿设在其余的所述储肥腔内,上端伸出所述储肥组件且与所述储肥组件通过螺纹连接;
[0022]第二调节堵,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呈由上至下横截面逐渐减小的锥形结构;
[0023]其中,所述第二调节堵伸入所述出肥口内,用于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储肥组件上下旋动时在所述出肥口内上下移动,以改变所述第二调节堵覆盖所述出肥口的面积。
[00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搅拌件包括:
[0025]固定杆,上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调节件的底部,下端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至所述混料仓内;
[0026]多根搅拌棒,一端与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另一端向背离所述固定杆的方向延伸。
[00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储肥组件包括:
[0028]储肥箱,设有所述储肥腔,所述储肥箱的底部开设有所述出肥口,且下方连接有所述混料仓;
[0029]控制箱,设于所述储肥箱的顶部,内部设置有所述驱动组件;
[0030]其中,所述调节组件均沿竖直方向穿设在所述储肥箱和所述控制箱之间,且所述调节组件的上端与所述控制箱的顶部螺接。
[003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0032]驱动链轮,设于所述第一调节件上,且置于所述控制箱内;所述驱动链轮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调节件的下端环绕所述第一调节件的轴线转动;
[0033]传动链,设于所述控制箱的内腔底部,且环绕所述第一调节件设置;所述传动链与所述驱动链轮传动连接;
[0034]驱动电机,设于所述控制箱上,且输出端通过传动链轮与所述传动链动力相连。
[003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伸出所述储肥组件的上端设置有手持部。
[003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定义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每个所述储肥组件的底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均开设有多个所述出肥口;所述混料仓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设置有多个,分别与每个所述储肥腔的多个所述出肥口对应连通;
[0037]其中,位于中部的所述储肥腔的每个所述出肥口内分别穿设有一组所述第一调节件;其余所述储肥腔的每个所述出肥口内分别穿设有一组所述第二调节件。
[0038]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设置有多个储肥腔,用于分别容纳不同的肥料;通过设置多组调节组件,可通过调整调节组件的下端在出肥口内的上下位置,来改变调节组件的下端覆盖出肥口的面积,从而调整出肥口的出肥量,以实现不同肥料的不同配比;通过设置搅拌组件,可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位于第一调节件下端的搅拌件转动,以便对混料仓内的肥料进行搅拌使其混匀,保证肥料的均匀度。
附图说明
[00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撒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撒肥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撒肥装置的储肥腔的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撒肥装置,用于安装在施肥机上,定义所述施肥机的走行方向为第一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撒肥装置包括:储肥组件;所述储肥组件的内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储肥腔,每个所述储肥腔的底部均开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位置对应的出肥口;混料仓,置于所述储肥组件的底部,且通过多个所述出肥口分别与多个所述储肥腔连通;所述混料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多组调节组件,沿竖直方向穿设在所述储肥组件内,且与所述出肥口一一对应;所述调节组件的上端伸出所述储肥组件,且与所述储肥组件的顶部螺接,下端伸入所述出肥口内;多组所述调节组件分别为一组穿设在位于中部的所述储肥腔内的第一调节件,和多组穿设在其余的所述储肥腔内的第二调节件;以及搅拌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调节件上;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调节件的下端且延伸至所述混料仓内的搅拌件,和设于所述第一调节件上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调节件带动所述搅拌件转动;其中,所述调节组件的下端用于在所述调节组件的上端与所述储肥组件的顶部上下旋动时在所述出肥口内上下移动,以改变所述调节组件的下端覆盖所述出肥口的面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撒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第一连接杆,沿竖直方向穿设在位于中部的所述储肥腔内,上端伸出所述储肥组件且与所述储肥组件螺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部设置有所述驱动组件;第一调节堵,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呈由上至下横截面逐渐减小的锥形结构;所述第一调节堵的底部设置有所述搅拌件;其中,所述第一调节堵伸入所述出肥口内,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储肥组件上下旋动时在所述出肥口内上下移动,以改变所述第一调节堵覆盖所述出肥口的面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撒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包括:套筒,上端伸出所述储肥组件,且与所述储肥组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转杆,上端套设在所述套筒的下端,且与所述套筒转动连接,下端连接有所述第一调节堵;所述转杆上部连接有所述驱动组件;其中,在所述套筒与所述储肥组件上下旋动时,所述套筒的下端用于带动所述转杆上下移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撒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的上端设置有轴径大于所述转杆的转动轴段,所述套筒的下端设置有向所述套筒内腔延伸的环形的连接部,所述转动轴段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艳刘豆豆石怡彤袁洪林尹宝重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