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防漏效果的叠合板构件节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695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防漏效果的叠合板构件节点结构,属于混凝土预制件技术领域,一种基于防漏效果的叠合板构件节点结构,包括第一预制叠合板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叠合板和第二预制叠合板之间夹持连接有平衡组件,并且平衡组件内侧对应第二预制叠合板及第一预制叠合板的位置处还设置有拉伸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计的平衡组件、调控组件以及拉伸组件等结构的互相配合下,不仅提高了第一预制叠合板和第二预制叠合板之间的抗裂性能,避免出现不均匀变形,降低了后期开裂的风险,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主梁的载荷强度,解决了平整性和密实度的问题,避免在进行浇筑时出现浆料漏泄等不良现象。避免在进行浇筑时出现浆料漏泄等不良现象。避免在进行浇筑时出现浆料漏泄等不良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防漏效果的叠合板构件节点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混凝土预制件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防漏效果的叠合板构件节点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工地施工现场叠合板的安装多是直接安装到竖梁上,而相对两块叠合板之间为直接对接关系,在进行二次浇筑时,容易发生混凝土浆料的外渗,且由于叠合板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形变,进而容易引发开裂,不能保证后浇混凝土层的密实度和平整性的质量,因此,现阶段亟需一种基于防漏效果的叠合板构件节点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混凝土预制件*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防漏效果的叠合板构件节点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基于防漏效果的叠合板构件节点结构,包括第一预制叠合板和第二预制叠合板,所述第一预制叠合板和第二预制叠合板之间夹持连接有平衡组件,并且平衡组件内侧对应第二预制叠合板及第一预制叠合板的位置处还设置有拉伸组件,所述平衡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控组件,所述调控组件卡接在主梁的顶部。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平衡组件包括上层平衡座,所述上层平衡座的底部通过密封垫分别与第一预制叠合板及第二预制叠合板的顶部吻合连接,所述上层平衡座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内置竖梁,所述内置竖梁的表面套接有外置竖梁,所述外置竖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层平衡座,所述下层平衡座的顶部通过一组拉伸组件分别与第一预制叠合板及第二预制叠合板的底部吻合连接。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外置竖梁的表面开设有穿行连接孔,并且内置竖梁表面对应穿行连接孔的位置处还开设有穿行连接槽,所述穿行连接槽和穿行连接孔内穿插有伸出筋,所述伸出筋浇筑于第一预制叠合板或第二预制叠合板内,并且内置竖梁与外置竖梁之间还设置有防脱落部件。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拉伸组件包括驱动座,所述驱动座位于下层平衡座与第一预制叠合板或第二预制叠合板之间,所述驱动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行连接座,所述滑行连接座滑动连接在下层平衡座顶部所开设的滑行连接口内,所述滑行连接座的侧端面开设有螺纹连接槽,所述螺纹连接槽内螺纹连接有外置螺纹轴,所述外置螺纹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卡接在下层平衡座的侧端面上,所述外置螺纹轴的侧端面还开设有插入式连接槽。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调控组件包括螺纹连接轴,所述螺纹连接轴的表面分别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筒,且两个螺纹筒内置螺纹面的螺纹方向互逆,且两个螺纹筒分别卡接在上层平衡座与下层平衡座之间。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螺纹连接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轮盘,所述轮盘的轮廓面上开设有插接槽,所述轮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接轴,所述转接轴的表面卡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卡接在主梁的顶部。
[001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技术中,通过设计的平衡组件、调控组件以及拉伸组件等结构的互相配合下,不仅提高了第一预制叠合板和第二预制叠合板之间的抗裂性能,避免出现不均匀变形,降低了后期开裂的风险,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主梁的载荷强度,解决了平整性和密实度的问题,避免在进行浇筑时出现浆料漏泄等不良现象。
[0018]2、本技术中,通过设计的平衡组件和调控组件,在进行第一预制叠合板与第二预制叠合板之间的对接工作时,将平衡组件定位在第一预制叠合板和第二预制叠合板之间,然后使用升降式机械设备带动第一预制叠合板和第二叠合板缓慢进行对接工作,随后,将扳手插入插接槽内并用力扳动轮盘通过转接轴在第二轴承内发生转动,在扭力以及螺纹咬合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下,两个螺纹筒将会在外置螺纹轴的表面产生位移,并互相靠近,便能够实现对第一预制叠合板及第二预制叠合板之间的夹持固定,上层平衡座、下层平衡座、外置柱梁及内置竖梁组合后形成一个类似于工字钢的结构体,具有较高的载荷能力,且第一预制叠合板和第二预制叠合板与该结构体组合连接后,能够使两者之间互相作用,达到一个横向平面上的平衡状态,在现有节点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不仅提高了第一预制叠合板和第二预制叠合板之间的抗裂性能,避免出现不均匀变形,降低了后期开裂的风险,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主梁的载荷强度。
[0019]3、本技术中,通过设计的拉伸组件,在拨动轮盘转动之前,还需将六棱扳手插入插入式连接槽内,并通过拨动六棱扳手带动外置螺纹轴在第一轴承内转动,在扭力以及螺纹咬合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下,滑行连接座将会在外置螺纹轴的表面发生位移,因而便能够驱使第一预制叠合板和第二预制叠合板相互靠近,再辅以密封垫,从而便可提高第一预制叠合板及第二预制叠合板与上层平衡座之间的紧密度,解决了平整性和密实度的问题,避免在进行浇筑时出现浆料漏泄等不良现象。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防漏效果的叠合板构件节点结构的爆炸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防漏效果的叠合板构件节点结构中平衡组件的爆炸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防漏效果的叠合板构件节点结构中拉伸组件的爆炸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防漏效果的叠合板构件节点结构中调控组件的爆炸图。
[0024]图例说明:
[0025]1、第一预制叠合板;2、第二预制叠合板;3、伸出筋;4、平衡组件;401、上层平衡座;402、内置竖梁;403、外置竖梁;404、穿行连接槽;405、穿行连接孔;406、下层平衡座;407、螺纹筒;408、密封垫;5、拉伸组件;501、驱动座;502、滑行连接口;503、滑行连接座;504、螺纹连接槽;505、外置螺纹轴;506、第一轴承;6、调控组件;601、螺纹连接轴;602、轮盘;603、插接槽;604、转接轴;605、第二轴承;7、主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8]实施例一
[0029]一种基于防漏效果的叠合板构件节点结构,包括第一预制叠合板1和第二预制叠合板2,所述第一预制叠合板1和第二预制叠合板2之间夹持连接有平衡组件4,并且平衡组件4内侧对应第二预制叠合板2及第一预制叠合板1的位置处还设置有拉伸组件5,所述平衡组件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控组件6,所述调控组件6卡接在主梁7的顶部。
[0030]具体的,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防漏效果的叠合板构件节点结构,包括第一预制叠合板(1)和第二预制叠合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叠合板(1)和第二预制叠合板(2)之间夹持连接有平衡组件(4),并且平衡组件(4)内侧对应第二预制叠合板(2)及第一预制叠合板(1)的位置处还设置有拉伸组件(5),所述平衡组件(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控组件(6),所述调控组件(6)卡接在主梁(7)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防漏效果的叠合板构件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组件(4)包括上层平衡座(401),所述上层平衡座(401)的底部通过密封垫(408)分别与第一预制叠合板(1)及第二预制叠合板(2)的顶部吻合连接,所述上层平衡座(401)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内置竖梁(402),所述内置竖梁(402)的表面套接有外置竖梁(403),所述外置竖梁(4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层平衡座(406),所述下层平衡座(406)的顶部通过一组拉伸组件(5)分别与第一预制叠合板(1)及第二预制叠合板(2)的底部吻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防漏效果的叠合板构件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竖梁(403)的表面开设有穿行连接孔(405),并且内置竖梁(402)表面对应穿行连接孔(405)的位置处还开设有穿行连接槽(404),所述穿行连接槽(404)和穿行连接孔(405)内穿插有伸出筋(3),所述伸出筋(3)浇筑于第一预制叠合板(1)或第二预制叠合板(2)内,并且内置竖梁(402)与外置竖梁(403)之间还设置有防脱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佳渊王连旺孙远航代升磊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博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