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药固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6489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药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处理桶,处理桶内部的上端设有过滤盒,过滤盒的中部转动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上端设有驱动组件,转动轴的下端固定有安装框。本方案在使用过程中,药液中的液体通过过滤盒的过滤孔流入至处理桶的内部,而药液中的大块残渣被过滤盒滤出,且电机带动叶扇旋转,从而使得叶扇在旋转时把处理桶内部下端的热气通过过滤盒向大块的药材残渣吹拂,最终处理桶内部的热气通过限位板的进料口处向外界飞出,即通过加快处理桶内部热气散出速度的方式对药材残渣进行降温,从而避免人员在对药材残渣进行收集时易被烫伤的现象。收集时易被烫伤的现象。收集时易被烫伤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药固液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中医药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中医药固液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反应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知,且中医药事业是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0003]中医药中的药物提炼是重中之重,不论是家庭喝的中药还是加工的中成药,一般都需通过对药材的煎煮进行药效提炼,中药在提料后需要使用分离装置对煎煮锅内的药液以及药物残渣进行分离并收集,目前的分离装置较为简陋,效果单一,一般仅通过一个单纯的过滤板对药液以及残渣进行过滤分离,但由于装置并无对残渣进行散热降温的效果,使得人员对分离出的残渣进行手机时易被烫伤;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中医药固液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中医药固液分离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中医药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处理桶,所述处理桶内部的上端设有过滤盒,过滤盒的中部转动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上端设有驱动组件,转动轴的下端固定有安装框,安装框的两侧均安装有收集袋,且两个收集袋之间首尾相连,转动轴位于过滤盒与安装框之间的杆体上固定有叶扇。
[0007]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以及带传动模块,电机设置在处理桶上端的一侧,且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轴的上端之间通过带传动模块相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处理桶的外环面固定有安装架,安装架通过支撑架与电机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过滤盒的上端面固定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中部通过轴承与转动轴相连接,且限位板远离电机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
[0010]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上表面且靠近进料口的一侧固定有阻拦板,且阻拦板的两端向内弯折。
[0011]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外环面设有若干限位凸起,且处理桶的上端面对应限位凸起设有相配合的限位槽。
[0012]优选的,所述处理桶的内地面呈倒圆锥形,且处理桶内底面的凹陷处安装有排液管以及与排液管相配合的阀门。
[001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医药固液分离装置,有益效果在于:
[0014]1、本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夹杂有药材残渣的药液通过限位板的进料口倒入过滤盒的内部,此时药液中的液体通过过滤盒的过滤孔流入至处理桶的内部,而药液中的大块残渣被过滤盒滤出,此时便对药液进行了固液分离处理,且进一步的启动电机,即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带传动模块以及转动轴带动叶扇旋转,从而使得叶扇在旋转时把处理桶内部下端的热气通过过滤盒向大块的药材残渣吹拂,最终处理桶内部的热气通过限位板的进料口处向外界飞出,即在此过程中通过叶扇的作用,可使得处理桶内部的热气可更快散出,即通过加快处理桶内部热气散出的方式对药材残渣进行降温,从而避免人员在对药材残渣进行收集时易被烫伤的现象。
[0015]2、本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在转动轴转动的过程中可同步的带动两个收集袋进行旋转,而两个收集袋在旋转时对处理桶内部下端药液中的小微残渣进行捕获,即药液中的小微残渣通过安装框的开口进入收集袋的内部,从而使得分离出的药液更纯净。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医药固液分离装置的轴测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医药固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医药固液分离装置的叶扇与过滤盒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医药固液分离装置的叶扇与收集袋配合示意图。
[0020]图中:1、处理桶;2、过滤盒;3、转动轴;4、安装框;5、收集袋;6、叶扇;7、电机;8、带传动模块;9、安装架;10、支撑架;11、限位板;12、阻拦板;13、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参照图1

4,一种中医药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处理桶1,处理桶1内部的上端设有过滤盒2,过滤盒2的中部转动安装有转动轴3,转动轴3的上端设有驱动组件,转动轴3的下端固定有安装框4,安装框4的两侧均安装有收集袋5,且两个收集袋5之间首尾相连,转动轴3位于过滤盒2与安装框4之间的杆体上固定有叶扇6。
[0024]驱动组件包括电机7以及带传动模块8,电机7设置在处理桶1上端的一侧,且电机7的输出端与转动轴3的上端之间通过带传动模块8相连接,处理桶1的外环面固定有安装架9,安装架9通过支撑架10与电机7相连接,通过安装架9的设置,可使得装置在安装时较为便捷,且通过螺栓安装的方式有利于后期对装置进行检修,而由于限位板11放置在处理桶1的上端,且过滤盒2位于处理桶1的内部,使得电机7通过带传动模块8与转动轴3相连接时,其过滤盒2以及限位板11仍可对转动轴3提供有效的支撑效果。
[0025]过滤盒2的上端面固定有限位板11,限位板11的中部通过轴承与转动轴3相连接,且限位板11远离电机7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限位板11上表面且靠近进料口的一侧固定有阻拦板12,且阻拦板12的两端向内弯折,通过限位板11以及阻拦板12的设置,可避免处理桶1内部的热气向电机7飞去,即避免了热气对电机7造成损伤的现象。
[0026]限位板11的外环面设有若干限位凸起,且处理桶1的上端面对应限位凸起设有相配合的限位槽,处理桶1的内地面呈倒圆锥形,且处理桶1内底面的凹陷处安装有排液管13以及与排液管13相配合的阀门。
[0027]使用原理及优点: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装置通过安装架9固定在外界,进而当需要对煎煮后的中药材药液进行固液分离时,把夹杂有药材残渣的药液通过限位板11的进料口倒入过滤盒2的内部,此时药液中的液体通过过滤盒2的过滤孔流入至处理桶1的内部,而药液中的大块残渣被过滤盒2滤出,进一步的启动电机7,即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带传动模块8带动转动轴3转动,而在转动轴3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叶扇6旋转,从而使得叶扇6在旋转时把处理桶1内部下端的热气通过过滤盒2向大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药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处理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桶(1)内部的上端设有过滤盒(2),过滤盒(2)的中部转动安装有转动轴(3),转动轴(3)的上端设有驱动组件,转动轴(3)的下端固定有安装框(4),安装框(4)的两侧均安装有收集袋(5),且两个收集袋(5)之间首尾相连,转动轴(3)位于过滤盒(2)与安装框(4)之间的杆体上固定有叶扇(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药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7)以及带传动模块(8),电机(7)设置在处理桶(1)上端的一侧,且电机(7)的输出端与转动轴(3)的上端之间通过带传动模块(8)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药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桶(1)的外环面固定有安装架(9),安装架(9)通过支撑架(10)与电机(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陈情王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