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杆吊顶晾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6388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杆吊顶晾衣机,属于晾衣机领域,包括主晾杆、副晾杆以及可变位摆杆,所述主晾杆的至少一端设置有主伸缩架,所述副晾杆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副伸缩杆,所述可变位摆杆的一端与所述副晾杆可转动连接,所述可变位摆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调节孔,所述可变位摆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主伸缩架的连接处设置有活动铰点,所述活动铰点可沿所述调节孔滑动。本公开的双杆吊顶晾衣机仅需要依据双杆吊顶晾衣机的形状对吊顶一侧裁切即可完成安装,而且具有双升降晾杆,晾晒能力更加出众。晾晒能力更加出众。晾晒能力更加出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杆吊顶晾衣机


[0001]本技术涉及晾衣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杆吊顶晾衣机。

技术介绍

[0002]室内装修风格日渐偏向于简单及美观,一种新型的能够与吊顶的适配的晾衣机正越来越流行,这种晾衣机的主要特点是能够将晾衣机的主机或者钢丝绳收放机隐藏在吊顶内,从下方只能看到其面板,这样不仅十分节约空间,而且更加具有科技感。现有的吊顶晾衣机多采用单杆进行升降,但由于单杆晾衣机的主机者钢丝绳收放机的宽度通常大于单杆的容纳罩的宽度,这就使得安装单杆晾衣机时需要先在吊顶上开一个大孔,固定单杆晾衣机的主机及固定座等结构,然后安装容纳罩后再对吊顶进行修补。同时,还需要在单杆晾衣机的一侧设置检修孔,这就使得吊顶的结构及漆面被严重破坏,使用体验差。
[0003]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215328896U公开了一种可与吊顶齐平的隐藏式智能晾衣机,该晾衣机包括设置有凹槽的吊顶、穿过所述凹槽设置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底端位于所述吊顶的下方,所述收纳槽的顶盖位于所述吊顶的上方;所述顶盖上端设置有所述晾衣机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穿过所述收纳槽连接至晾衣杆;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通过拉动钢丝绳带动所述晾衣杆上升至所述收纳槽内。上述专利公开的隐藏式智能晾衣机,其收纳槽相关结构的宽度是小于驱动装置的,驱动装置也即上文中的主机或者钢丝绳收放机,这样安装时就极其容易破坏吊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双杆吊顶晾衣机,仅需要依据双杆吊顶晾衣机的形状对吊顶一侧裁切即可完成安装,有效缩短了安装时间,而且具有双升降晾杆,晾晒能力更加出众。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双杆吊顶晾衣机,包括第一升降晾架、第二升降晾架、固定座及钢丝绳收放机,所述第一升降晾架与所述第二升降晾架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升降晾架的顶部固定在所述固定座的第一横梁的底部,所述第二升降晾架的顶部固定在所述固定座的第二横梁的底部,所述钢丝绳收放机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
[0007]本技术进一步地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宽度H1≤所述第一升降晾架的外侧边与所述第二升降晾架的外侧边之间的距离H2。
[0008]本技术进一步地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还包括第一纵梁及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的第一端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梁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纵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的第二端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梁的第二端相连。
[0009]本技术进一步地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一纵梁的底部相连,其另一侧边朝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延
伸;以及所述第二纵梁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二纵梁的底部相连,其另一侧边朝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延伸。
[0010]本技术进一步地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第一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第二安装孔。
[0011]本技术进一步地技术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收放机的底部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钢丝绳收放机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
[0012]本技术进一步地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多个与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让位孔。
[0013]本技术进一步地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晾架与所述第二升降晾架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座形状相适配的装饰板。
[0014]本技术进一步地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晾架包括第一容纳罩、第一面板及第一晾杆,所述第一面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纳罩的底部,所述第一晾杆通过升降绳与所述钢丝绳收放机相连,所述第一晾杆可嵌入至所述第一容纳罩的容纳槽内。
[0015]本技术进一步地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晾架包括具有容纳槽的第二容纳罩、第二面板及第二晾杆,所述第二面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容纳罩的底部,所述第二晾杆通过升降绳与所述钢丝绳收放机相连,所述第二晾杆可嵌入至所述第二容纳罩的容纳槽内。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本技术提供的双杆吊顶晾衣机设置了第一升降晾架、第二升降晾架及固定座,第一升降晾架的顶部固定在固定座的第一横梁的底部,第二升降晾架的顶部固定在固定座的第二横梁的底部,这种结构的双杆吊顶晾衣机不仅具有更好的晾晒能力,而且在吊顶安装时更加便捷,能有效缩短安装时间。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双杆吊顶晾衣机的立体图,晾杆隐藏;
[0019]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双杆吊顶晾衣机的正视图,晾杆隐藏;
[0020]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双杆吊顶晾衣机的仰视图,晾杆隐藏;
[0021]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双杆吊顶晾衣机的侧视图,晾杆隐藏;
[0022]图5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固定座的第一立体图;
[0023]图6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固定座的第二立体图;
[0024]图7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双杆吊顶晾衣机的正视图,晾杆展开;
[0025]图8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双杆吊顶晾衣机的立体图,含装饰板。
[0026]图中:
[0027]1、第一升降晾架;2、第二升降晾架;3、固定座;31、第一横梁;32、第二横梁;4、钢丝绳收放机;33、第一纵梁;34、第二纵梁;35、第一安装板;36、第二安装板;351、第一安装孔;361、第二安装孔;5、固定板;51、让位孔;6、装饰板;11、第一容纳罩;12、第一面板;13、第一晾杆;7、升降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9]实施例一
[0030]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双杆吊顶晾衣机包括第一升降晾架1、第二升降晾架2、固定座3以及钢丝绳收放机4,第一升降晾架1与第二升降晾架2对称分布,第一升降晾架1的顶部固定在固定座3的第一横梁31的底部,第二升降晾架2的顶部固定在固定座3的第二横梁32的底部,钢丝绳收放机4固定在固定座3上,钢丝绳收放机4用于通过钢丝绳7驱动下文中的第一升降晾架1的第一晾杆13及第二升降晾架2的第二晾杆进行升降,由于设置有第一升降晾架1及第二升降晾架2增加了整个双杆吊顶晾衣机的宽度,使得固定座3的宽度大于钢丝绳收放机4的宽度,这样一次性在吊顶上开设一个“H”形状的洞,就能够放置整个双杆吊顶晾衣机,无需再补吊顶,当然若结合下文中的固定座3的第一安装板35及第二安装板36均朝固定座3的内侧延伸且固定座3的宽度H1≤第一升降晾架1的外侧边与第二升降晾架2的外侧边之间的距离H2便能更好的满足这一特征。现有技术中单杆晾衣机通常采用单个钢丝绳收放机4及单个升降晾架,则通常钢丝绳收放机4的宽度通常大于升降晾架的宽度,这是由于钢丝绳收放机4通常包含电机及变向轮等结构,而用户又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杆吊顶晾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升降晾架(1)及第二升降晾架(2);固定座(3),所述第一升降晾架(1)与所述第二升降晾架(2)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升降晾架(1)的顶部固定在所述固定座(3)的第一横梁(31)的底部,所述第二升降晾架(2)的顶部固定在所述固定座(3)的第二横梁(32)的底部;钢丝绳收放机(4),所述钢丝绳收放机(4)固定在所述固定座(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杆吊顶晾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的宽度H1≤所述第一升降晾架(1)的外侧边与所述第二升降晾架(2)的外侧边之间的距离H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杆吊顶晾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还包括第一纵梁(33)及第二纵梁(34);所述第一纵梁(3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31)的第一端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梁(32)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纵梁(3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31)的第二端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梁(32)的第二端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杆吊顶晾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3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安装板(35),所述第一安装板(35)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一纵梁(33)的底部相连,其另一侧边朝所述固定座(3)的内侧延伸;以及所述第二纵梁(3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安装板(36),所述第二安装板(36)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二纵梁(34)的底部相连,其另一侧边朝所述固定座(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海芳任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鑫至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