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6348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涉及永磁电机的散热领域。该转子结构包括外围磁体结构、中心转轴及支撑梁,外围磁体结构包括永磁体、磁钢压条与磁体安装壳体,支撑梁套于中心转轴上、且支撑磁体安装壳体,永磁体和磁钢压条紧密有序且沿轴向安装于磁体安装壳体的外侧壁上,相邻的N极磁体和S极磁体之间设有磁钢压条、且通过磁钢压条压紧于装壳体的外侧壁上,磁钢压条螺钉安装于磁体安装壳体上,壳体的两侧端面上通过螺钉安装有多个磁钢挡块,磁钢挡块呈环形阵列分布,挡块两端分别为水平端与弯折端,水平端限位永磁体,弯折端形成风扇叶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在转轴上开设键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转子的自重,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适用性广。适用性广。适用性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永磁电机的散热领域,具体为一种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永磁电机散热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总结起来,其内部散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轴流风扇的形式,另一种为离心风扇的形式,此两种风扇均为在轴上开设键槽,将风扇安装于轴上,不仅费工费料而且还增加了电机重量,提高了电机成本。因此需要改进或者设计新的永磁电机的内部散热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永磁电机散热结构复杂、费工费料而且由此增加电机成本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改进后的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该转子结构可以实现永磁电机的内部散热功能。
[0004]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包括外围磁体结构、中心转轴及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套于中心转轴上、且呈十字形状;所述外围磁体结构包括永磁体、磁钢压条与磁体安装壳体,所述支撑梁位于磁体安装壳体内部且支撑磁体安装壳体,所述永磁体和磁钢压条紧密有序且沿轴向安装于磁体安装壳体的外侧壁上,所述永磁体包括交替布置的N极磁体和S极磁体,相邻的N极磁体和S极磁体之间设有磁钢压条、且通过磁钢压条压紧于磁体安装壳体的外侧壁上,所述磁钢压条通过多个螺钉安装于磁体安装壳体上,所述磁体安装壳体的两侧端面上通过螺钉安装有多个对永磁体起到限位作用的磁钢挡块,所述磁钢挡块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磁钢挡块的两端分别为水平端与弯折端,其中任意一个磁钢挡块的水平端与相邻磁钢挡块的弯折端相对;所述水平端限位永磁体,所述弯折端形成风扇叶片。/>[0005]本技术所设计的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是一种自身具有散热功能的转子结构,主要是在转子的外围磁体结构上加装上具有一定形状的风扇片,在转子进行转动的时候,风扇片也直接起到风扇的作用,对电机进行散热。该转子结构主要包括外围磁体结构、中心转轴及支撑梁,支撑梁套于中心转轴上、且呈十字形状,用于支撑外围磁体结构,外围磁体结构包括永磁体、磁钢压条与磁体安装壳体,支撑梁位于磁体安装壳体内部,也就是用于支撑磁体安装壳体,永磁体是通过磁钢压条压在磁体安装壳体的外侧壁上的,而永磁体和磁钢压条的安装固定方式为:紧密有序且沿轴向安装,永磁体包括交替布置的N极磁体和S极磁体,相邻的N极磁体和S极磁体之间设有磁钢压条,并通过磁钢压条压紧于磁体安装壳体的外侧壁上,磁钢压条通过多个螺钉安装于磁体安装壳体上,也就使得永磁体安装在了壳体上。为了防止永磁体滑出,在在磁体安装壳体的两侧端面上通过螺钉均布安装多个对永磁体起到限位作用的磁钢挡块,磁钢挡块呈环形阵列分布,磁钢挡块可以卡住永磁体,防止其滑脱,该磁钢挡块同时要实现散热功能,所以对磁钢挡块的结构形状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使其具有折弯结构,磁钢挡块的两端分别为水平端与弯折端,其中任意一个磁钢挡块的
水平端与相邻磁钢挡块的弯折端相对,水平端限位永磁体,弯折端形成风扇叶片,此结构使得叶片方向一致,而且该折弯结构不限定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的散热量,进行形状的调整,并制造;在转子转动过程中,磁钢挡块的折弯结构作为风扇叶片起到散热作用。本技术具体操作为:按照一定次序,将N极磁体和S极磁体通过磁钢压条压紧安装在磁体安装壳体上,磁钢压条通过螺钉紧固,然后在磁体安装壳体的两侧端面上用螺钉安装起散热和限位作用的磁钢挡块,磁钢挡块的水平端卡住永磁体,弯折端作为风扇叶片方向一致;当转子结构转动时,磁钢挡块的弯折端作为风扇叶片也同步转动,对电机起到了一定的散热作用。
[0006]优选的,所述N极磁体和S极磁体均通过相同磁性的永磁体块拼接而成。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磁钢挡块的水平端和弯折端形成L形折弯结构。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取消了原有电机的风扇结构,将原有在轴上套装的风扇变更到磁体安装壳体上,避免了在转轴上开设键槽,降低了转轴的应力集中点,提高了转轴的寿命,同时由于风扇叶安装到磁体安装壳体上,磁体安装壳体在支撑永磁体的基础上同时担任风扇叶的轮毂,无需额外增加轮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转子的自重,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而且磁钢挡块不限定于L形折弯结构,该L型结构可根据风量需求变更其直角边的造型,实现其多种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1]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2]图4为图3的A

A剖视图。
[0013]图5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0014]图中标记如下:1

永磁体,2

支撑梁,3

磁钢挡块,4

磁钢压条,5

中心转轴,6

螺钉,7

磁体安装壳体,101

N极磁体,102

S极磁体,301

水平端,302

弯折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0016]一种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如图1~图5所示:包括外围磁体结构、中心转轴5及支撑梁2,所述支撑梁2套于中心转轴5上、且呈十字形状;所述外围磁体结构包括永磁体1、磁钢压条4与磁体安装壳体7,所述支撑梁2位于磁体安装壳体7内部且支撑磁体安装壳体7,所述永磁体1和磁钢压条4紧密有序且沿轴向安装于磁体安装壳体7的外侧壁上,所述永磁体1包括交替布置的N极磁体101和S极磁体102,相邻的N极磁体101和S极磁体102之间设有磁钢压条4、且通过磁钢压条4压紧于磁体安装壳体7的外侧壁上,所述磁钢压条4通过多个螺钉安装于磁体安装壳体7上,所述磁体安装壳体7的两侧端面上通过螺钉安装有多个对永磁体1起到限位作用的磁钢挡块3,所述磁钢挡块3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磁钢挡块3的两端分别为水平端301与弯折端302,其中任意一个磁钢挡块3的水平端301与相邻磁钢挡块3的弯折端302相对;所述水平端301限位永磁体1,所述弯折端302形成风扇叶片。
[0017]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优选方案:所述N极磁体101和S极磁体102均通过相同磁性的永磁体块拼接而成;所述磁钢挡块3的水平端301和弯折端302形成L形折弯结构。
[0018]本实施例具体操作为:按照一定次序,将N极磁体101和S极磁体102通过磁钢压条4压紧安装在磁体安装壳体7上,磁钢压条4通过螺钉6紧固,然后在磁体安装壳体7的两侧端面上用螺钉6安装起散热和限位作用的磁钢挡块3,磁钢挡块3的水平端301卡住永磁体1,弯折端302作为风扇叶片方向一致,弯折端302为L形折弯结构;当转子结构转动时,磁钢挡块3的弯折端302作为风扇叶片也同步转动,对电机起到了一定的散热作用。
[0019]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不限于以上具体实施方式,而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围磁体结构、中心转轴(5)及支撑梁(2),所述支撑梁(2)套于中心转轴(5)上、且呈十字形状;所述外围磁体结构包括永磁体(1)、磁钢压条(4)与磁体安装壳体(7),所述支撑梁(2)位于磁体安装壳体(7)内部且支撑磁体安装壳体(7),所述永磁体(1)和磁钢压条(4)紧密有序且沿轴向安装于磁体安装壳体(7)的外侧壁上,所述永磁体(1)包括交替布置的N极磁体(101)和S极磁体(102),相邻的N极磁体(101)和S极磁体(102)之间设有磁钢压条(4)、且通过磁钢压条(4)压紧于磁体安装壳体(7)的外侧壁上,所述磁钢压条(4)通过多个螺钉安装于磁体安装壳体(7)上;所述磁体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迎玺傅留虎赵娜李树龙冯雪山武文虎牛智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