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加固建筑的自复位耗能外甲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抗震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固建筑的自复位耗能外甲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住所往往是集中式的。一旦发生地震和地质灾害,损失将不可估量。近年来,中国的地震灾害发生频繁;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威胁人身安全及造成经济损失的往往是由于建筑物的破坏。而当前国内,建筑物在抗震功能上的结构设计较少。我国现有的结构形式,如砖混结构,本身就带有脆性破坏,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虽较好,但填充墙易出现剪切变形、裂缝等破坏。而且在等级较高的地震之后,通常伴随着多场余震,再次对建筑物造成破坏,因此自复位结构可以抵抗一部分震波,但其耗能较大,对于较大的地震,不能支撑后续的余震的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自复位能力强、提升建筑物抗震能力的用于加固建筑的自复位耗能外甲结构。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用于加固建筑的自复位耗能外甲结构,包括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固建筑的自复位耗能外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具有凹槽的底板;呈间隔设置的多个立柱,所述立柱包括有柱体和设置在所述柱体上的至少一个柱脚,所述柱脚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凹槽中;且所述柱脚与所述底板形成球面副结构;耗能组件,设置在相邻的两所述立柱之间,所述耗能组件包括有耗能元件和预应力筋,所述耗能元件的一端铰接在一所述柱体上,耗能元件的另一端铰接在另一所述柱体上;且所述预应力筋连接相邻的两所述柱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固建筑的自复位耗能外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还包括至少两个弹性连接件,所述柱体上靠近所述柱脚的一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相连,弹性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固建筑的自复位耗能外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连杆和套设在所述连杆上的多个碟簧,所述连杆穿设在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碟簧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两侧,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螺母连接在所述底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固建筑的自复位耗能外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远离所述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跃,王春妮,张烨,胡涵凯,张琪,林小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