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皮肤牵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6106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00
一种一次性皮肤牵张器,包括牵张条与粘贴板,所述牵张条一端设有限位凸块,所述粘贴板设置两个,所述粘贴板包括粘贴部与牵拉部,所述牵拉部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设有弧形限位槽,所述弧形限位槽与限位凸块相匹配,所述卡接部设有双卡齿结构,采用双卡齿结构增强反向牵张力峰值,为伤口的治疗与闭合提供更稳定的环境。环境。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皮肤牵张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皮肤牵张器。

技术介绍

[0002]慢性体表创面的形成多为各类疾病的并发症,随着一些慢性疾病的高发,慢性创面患病人群也渐渐出现。糖尿病足就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伴随糖尿病人的增加,糖尿病足发生率也不断上升。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已经达到5500万人,在这些糖尿病人中,在未来的3

5年内,预计将会有15%的病人会患上糖尿病足,严重的将面临截肢,显著影响患者本人的生活质量,并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0003]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老龄化,下肢静脉性溃疡和压疮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日渐困扰着中老年群体,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人不断增加,而对于因为中风、骨折、术后康复期等原因长期卧床的病人,压疮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皮肤牵张器配合负压吸引治疗此类伤口,并且一些急性较大张力创面的创伤手术,也需要皮肤牵张器急性牵拉减张来降低手术风险。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一次性皮肤牵张器为单卡齿结构,造成整体结构反向牵张力峰值较低,不能给伤口提供稳定的愈合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皮肤牵张器,采用双卡齿结构增强反向牵张力峰值,为伤口的治疗与闭合提供更稳定的环境。
[0006]本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皮肤牵张器,包括牵张条与粘贴板,所述牵张条一端设有限位凸块,所述粘贴板设置两个,所述粘贴板包括粘贴部与牵拉部,所述牵拉部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设有弧形限位槽,所述弧形限位槽与限位凸块相匹配,所述卡接部设有双卡齿结构。
[000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一次性牵张器可以进行双向组装,提高使用的便利性,采用双卡齿结构增强反向牵张力峰值,为伤口的治疗与闭合提供更稳定的环境。
[0008]进一步的,所述牵张条设有单向锯齿,所述单向锯齿与双卡齿结构相匹配。
[000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提高卡接固定的强度,让伤口在闭合过程中更加稳定。
[0010]进一步的,所述粘贴板设有双面胶,所述双面胶一面与粘贴板粘结固定、另一面设有离型纸。
[001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初步固定更加快捷,便于储存与取用。
[0012]进一步的,所述卡接部设于牵拉部内,所述卡接部设有扳机,所述卡接部的扳机从牵拉部伸出。
[0013]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便于对皮肤牵张器的调节。
[0014]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块朝向弧形限位槽一侧为弧形面。
[001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牵拉过程中卡接的更加牢固,提高结构稳定性,利于伤口愈
合。
[0016]进一步的,所述粘贴板两侧均匀设有多个缝合孔。
[001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提供进一步固定的方式。
[0018]进一步的,所述牵张条设置的单向锯齿两侧设有凸面。
[001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提高牵张条的强度,加强牵张力。
[0020]进一步的,所述牵张条未设置限位凸块的一端经过削薄处理,厚度小于限位凸块一端。
[002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便于牵张条穿过粘贴板。
[0022]进一步的,所述粘贴板和牵张条均由高分子材质制成。
[0023]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兼顾柔韧性与强度,避免对使用者造成二次伤害。
[0024]进一步的,所述双卡齿结构可以替换为单卡齿结构。
[002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图2的A部放大图;
[00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牵张条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粘贴板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牵张条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1、牵张条;11、限位凸块;12、单向锯齿;2、粘贴板;21、粘贴部;211、双面胶;212、离型纸;22、牵拉部;221、卡接部;222、弧形凹槽;223、扳机;224、双卡齿结构;23、缝合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和讨论,显然,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例,并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4]为了便于对本技术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为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
[0035]本技术的实施例1参照图1、所示,涉及一种一次性皮肤牵张器,包括牵张条1与粘贴板2,所述一组一次性皮肤牵张器设有两个粘贴板2,所述两个粘贴板2尺寸与结构一致,所述牵张条1一端设有限位凸块11,所述牵张条1设有单向锯齿12,所述单向锯齿12不贯通整个牵张条1,所述单向齿条左右两侧均设有凸面,加强牵张力,提高结构强度与稳定性,所述牵张条1未设置限位凸块11的一端经过削薄处理,厚度小于限位凸块11一端。
[0036]所述粘贴板2包括粘贴部21与牵拉部22,所述粘贴板2设有双面胶211,所述双面胶211一面与粘贴板2粘结固定、另一面设有离型纸212,便于储存与使用,所述牵拉部22设有供牵张条1穿过的孔洞,所述牵拉部22设有卡接部221,所述卡接部221设于牵拉部22内,所
述卡接部221设有扳机223,所述卡接部221的扳机223从牵拉部22伸出,所述卡接部221设有弧形限位槽,所述卡接部221设有双卡齿结构224。所述单向锯齿12与双卡齿结构224相匹配。
[0037]所述限位凸块11朝向弧形限位槽一侧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限位槽与限位凸块11的弧形面配合卡接固定。
[0038]所述粘贴板2两侧均匀设有多个缝合孔23,所述缝合孔23配合订皮,或配合缝合器对皮肤牵张器进行进一步的固定。
[0039]所述粘贴板2和牵张条1均由高分子材质制成,兼顾柔韧性与强度,避免对使用者造成二次伤害。
[0040]所述双卡齿结构可以替换为单卡齿结构,在伤口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单卡齿结构,可以节约成本。
[004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42]组装后的皮肤牵张器粘贴在伤口侧边皮肤上,利用皮肤的应力松弛和机械蠕变机制。对底层皮肤的强力局部粘附能够以相对最小的切向剪切应力对皮肤施加显著的拉力,在几天到几周内逐渐缓慢地进行皮肤伸展来闭合伤口。
[004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皮肤牵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张条与粘贴板,所述牵张条一端设有限位凸块,所述粘贴板设置两个,所述粘贴板包括粘贴部与牵拉部,所述牵拉部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设有弧形限位槽,所述弧形限位槽与限位凸块相匹配,所述卡接部设有双卡齿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皮肤牵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张条设有单向锯齿,所述单向锯齿与双卡齿结构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次性皮肤牵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板设有双面胶,所述双面胶一面与粘贴板粘结固定、另一面设有离型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次性皮肤牵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设于牵拉部内,所述卡接部设有扳机,所述卡接部的扳机从牵拉部伸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加百康福建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