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6057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储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模块。该储能模块包括:包括至少一块碳板,至少一个流体介质通道和至少一个相变材料块;其中,所述流体介质通道和/或相变材料块设置在所述碳板的体相内,和/或,所述流体介质通道和/或相变材料块设置在相邻的所述碳板之间,和/或,单个所述相变材料块的部分设置在所述碳板的体相内。该模块采用储热材料和换热介质分开的设计,使用范围广,适用于蒸汽、气体、液体(水、导热油等),可用于电厂调峰、工业余热利用、可再生能源存储,蒸汽储热,谷电加热气体介质储热,谷电制冷储冷等领域。应用灵活性高,多个独立模块可串并联,可形成梯级温度,实现高效转化。效转化。效转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储能领域,具体涉及储能模块。

技术介绍

[0002]在能源最终消费形式中,供热占比49%,其中72.5%的供热能量消耗来自化石燃料。余热作为二次能源,有烟气余热、蒸汽余热等多种形式,占燃料消耗总量比例较大。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可以有效节约一次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目前工业余热利用技术已经有成熟应用,如直接热交换利用、热功转换利用、余热提质利用技术。但是,余热利用率低、余热利用中的传热和储热相对落后、梯级利用仍然是余热利用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针对电厂蒸汽、钢铁行业余热蒸汽等蒸汽热的利用技术,现有储热技术以热交换为主,缺乏以高温蒸汽为直接热源、可放出高品质蒸汽的储放热技术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乏以高温蒸汽为直接热源、可放出高品质蒸汽的储放热技术和装置的技术问题,提供储能模块。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储能模块。该储能模块包括:
[0005]包括至少一块碳板,至少一个流体介质通道和至少一个相变材料块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储能模块包括:包括至少一块碳板,至少一个流体介质通道和至少一个相变材料块;其中,所述流体介质通道和/或相变材料块设置在所述碳板的体相内,和/或,所述流体介质通道和/或相变材料块设置在相邻的所述碳板之间,和/或,单个所述相变材料块的部分设置在所述碳板的体相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流体介质通道与所述碳板之间的第一界面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相变材料块与所述碳板之间的第二界面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介质通道的布置方式为之字形、一字型。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储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介质通道的横截面为圆形、正方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春婷刘均庆于东梁文斌盛英高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