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6057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储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模块。该储能模块包括:包括至少一块碳板,至少一个流体介质通道和至少一个相变材料块;其中,所述流体介质通道和/或相变材料块设置在所述碳板的体相内,和/或,所述流体介质通道和/或相变材料块设置在相邻的所述碳板之间,和/或,单个所述相变材料块的部分设置在所述碳板的体相内。该模块采用储热材料和换热介质分开的设计,使用范围广,适用于蒸汽、气体、液体(水、导热油等),可用于电厂调峰、工业余热利用、可再生能源存储,蒸汽储热,谷电加热气体介质储热,谷电制冷储冷等领域。应用灵活性高,多个独立模块可串并联,可形成梯级温度,实现高效转化。效转化。效转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储能领域,具体涉及储能模块。

技术介绍

[0002]在能源最终消费形式中,供热占比49%,其中72.5%的供热能量消耗来自化石燃料。余热作为二次能源,有烟气余热、蒸汽余热等多种形式,占燃料消耗总量比例较大。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可以有效节约一次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目前工业余热利用技术已经有成熟应用,如直接热交换利用、热功转换利用、余热提质利用技术。但是,余热利用率低、余热利用中的传热和储热相对落后、梯级利用仍然是余热利用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针对电厂蒸汽、钢铁行业余热蒸汽等蒸汽热的利用技术,现有储热技术以热交换为主,缺乏以高温蒸汽为直接热源、可放出高品质蒸汽的储放热技术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乏以高温蒸汽为直接热源、可放出高品质蒸汽的储放热技术和装置的技术问题,提供储能模块。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储能模块。该储能模块包括:
[0005]包括至少一块碳板,至少一个流体介质通道和至少一个相变材料块;
[0006]其中,所述流体介质通道和/或相变材料块设置在所述碳板的体相内,和/或,所述流体介质通道和/或相变材料块设置在相邻的所述碳板之间,和/或,单个所述相变材料块的部分设置在所述碳板的体相内。
[0007]优选地,所述储能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流体介质通道与所述碳板之间的第一界面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相变材料块与所述碳板之间的第二界面层。
[0008]优选地,所述流体介质通道的布置方式为之字形、一字型或不规则形状。
[0009]优选地,所述流体介质通道的横截面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或菱形。
[0010]优选地,所述相变材料块的横截面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或菱形。
[0011]优选地,各所述相变材料块相同或不同。
[0012]优选地,所述储能模块包括至少两块碳板,并在相邻碳板的相对侧分别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形成所述流体介质通道。
[0013]优选地,所述相变材料块分布在所述流体介质通道的两侧。
[0014]优选地,所述相变材料块设置在所述相变材料块分布在所述流体介质通道的一侧。
[0015]优选地,所述储能模块包括至少两块碳板,所述流体介质通道贯穿所述碳板。
[001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储能模块,该模块采用储热材料和换热介质分开的设计,使用范围广,适用于蒸汽、气体、液体(水、导热油等),可用于工业余热利用;可用于电厂蒸
汽存储与利用,参与电厂调峰;也可用于可再生能源存储,蒸汽储热,谷电加热气体介质储热,谷电制冷储冷等领域。应用灵活性高,多个独立模块可串并联,可形成梯级温度,实现高效转化。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储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储能模块的正视图;
[0019]图3是图2中A

A切面的剖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储能模块的正视图;
[0021]图5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储能模块的正视图;
[0022]图6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储能模块的正视图;
[0023]图7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储能模块的正视图;
[0024]图8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储能模块的正视图;
[0025]图9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储能模块的正视图;
[0026]图10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储能模块的正视图;
[0027]图1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储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储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储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00碳板
ꢀꢀꢀꢀꢀꢀꢀꢀꢀ
200流体介质通道
ꢀꢀꢀꢀꢀꢀ
300相变材料块
[0032]400第一界面层
ꢀꢀꢀ
500第二界面层
ꢀꢀꢀꢀꢀꢀꢀꢀꢀ
600第一金属层
[0033]700第二金属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35]本技术提供一种储能模块,参考图1

12,该储能模块包括:
[0036]包括至少一块碳板100,至少一个流体介质通道200和至少一个相变材料块300;
[0037]其中,所述流体介质通道200和/或相变材料块300设置在所述碳板100的体相内,和/或,所述流体介质通道200和/或相变材料块300设置在相邻的所述碳板100之间,和/或,单个所述相变材料块300的部分设置在所述碳板100的体相内。
[0038]其中,所述碳板的材质为碳材料,所述碳材料的热导率≥75W/mK;密度≥1.8g/cm3。根据具体使用需求选择相应的相变温度和材料类型。
[003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储能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流体介质通道200与所述碳板100之间的第一界面层400,以及设置在所述相变材料块300与所述碳板100之间的第二界面层500。第一界面层400和第二界面层500的材质为界面材料(热导率≥5W/mK,优选≥10W/mK),该界面材料能够降低界面热阻。具体地,根据实际使用温度选择界面材料的具体种类,例如,可以是导热硅脂、硅胶垫片或柔性石墨,使用温度>200℃,界面材料选择柔性石墨。
[0040]为防止流体介质通道内的流体介质(气体、液体或蒸汽)和相变材料块中的相变材料泄露,分别在第一界面层400和第二界面层上设置第一金属层600和第二金属层700,其中,第一金属层600和第二金属层700可以以金属管的形式呈现,所述金属管的壁厚为1

15mm,耐温

40℃至1000℃。本技术对金属管的材质不做特别限定,例如,流体介质通道内介质温度小于350℃时,流道可以选择铜合金材料。该储能模块采用了储热炭、相变材料和金属管复合的结构,储热炭具有高热导率,能带来较高的储放热/冷效率,相变材料具有高储能密度,能够带来更高的储热/冷容量,金属盘管结构能够减少模块组合时的接缝问题,适用于高压介质(比如高压蒸汽、高压水)。另外,金属管作为独立的流道,可通气体或液体或蒸汽,适应温度范围广,不局限于蒸汽储热应用,也可储冷。
[004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流体介质通道200的布置方式为之字形、一字型或不规则形状。
[004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

图8所述流体介质通道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储能模块包括:包括至少一块碳板,至少一个流体介质通道和至少一个相变材料块;其中,所述流体介质通道和/或相变材料块设置在所述碳板的体相内,和/或,所述流体介质通道和/或相变材料块设置在相邻的所述碳板之间,和/或,单个所述相变材料块的部分设置在所述碳板的体相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流体介质通道与所述碳板之间的第一界面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相变材料块与所述碳板之间的第二界面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介质通道的布置方式为之字形、一字型。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储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介质通道的横截面为圆形、正方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春婷刘均庆于东梁文斌盛英高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