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拿取的防烫复底汤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605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汤锅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拿取的防烫复底汤锅,包括锅体和覆盖于所述锅体顶部锅盖,所述锅体的锅身外固定安装有锅柄,所述锅盖包括玻璃片和包边,所述包边与所述锅体相匹配,所述玻璃片镶嵌于所述包边内,在所述玻璃片表面中部安装有盖柄,所述锅柄和所述盖柄上均设有硅胶套。钢质结构的汤锅散热效果差,通过增加硅胶避免汤锅的锅柄和盖柄过烫;通过增加汤锅的复底,强化汤锅的热效率,避免汤锅的受热不均匀,同时额外增加高温漆,提升汤锅的使用效率,有效的延长汤锅的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拿取的防烫复底汤锅


[0001]本技术涉及汤锅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拿取的防烫复底汤锅。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汤锅手柄多数使用钢柄或者电木材料制作,钢柄在明火上面加热后发烫且散热效果差,不注意时很容易烫伤使用者,且拿取时需用抹布等配合使用,很不方便;电木手柄耐高温但是时间长了容易开裂破碎,影响使用。且很多手柄结构设计不合理,太小或者太大,弧度设计随意,握在手里很不舒服,影响使用,同时汤锅采用钢材支撑,受热并不均匀,导致热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汤锅容易烫手及汤锅受热不均匀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拿取的防烫复底汤锅。
[0004]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便于拿取的防烫复底汤锅,包括锅体和覆盖于所述锅体顶部锅盖,所述锅体的锅身外固定安装有锅柄,所述锅盖包括玻璃片和包边,所述包边与所述锅体相匹配,所述玻璃片镶嵌于所述包边内,在所述玻璃片表面中部安装有盖柄,所述锅柄和所述盖柄上均设有硅胶套。
[0006]作为本实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锅体和锅柄之间通过第一铆钉固定连接。
[0007]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铆接的方式提升稳定性及气密性。
[0008]作为本实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锅柄为中空四边形,且锅柄的其中一边弯折,弯折段与所述锅体连接,远离所述弯折段的非相邻边上套设有硅胶套。
[0009]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弯折连接使得锅柄和锅体连接更加紧固。
[0010]作为本实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锅柄为U型柄,且所述U型柄的两端点弯折并与所述锅体连接,所述U型柄的中间段套设有硅胶套。
[0011]作为本实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盖柄通过第二铆钉与玻璃片固定连接。
[0012]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铆接的方式提升稳定性及气密性。
[0013]作为本实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锅体包括锅身及锅底,所述锅底安装于所述锅身底部。
[0014]作为本实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锅身为第一不锈钢层,所述锅底包括铝板层和第二不锈钢层,所述铝板层安装于所述第一不锈钢层底部,所述第二不锈钢层安装于所述铝板层底部。
[0015]作为本实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不锈钢层包裹所述铝板层,且所述第二不锈钢层边缘与所述第一不锈钢层连接。
[0016]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铝板增加锅体的导热效果,并且提升热持久性。
[0017]作为本实用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锅体的锅身外表喷涂有高温漆,所述高温漆
均匀喷涂于锅体的顶部至底部。
[0018]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高温漆保护锅体,提升锅体的使用寿命,避免锅体明火熏黑或沾水生锈影响。
[0019]作为本实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玻璃片上设有排气孔。
[0020]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增加排气孔排除因加热产生的热气,避免锅盖翻起。
[002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2]钢质结构的汤锅散热效果差,通过增加硅胶避免汤锅的锅柄和盖柄过烫;通过增加汤锅的复底,强化汤锅的热效率,避免汤锅的受热不均匀,同时额外增加高温漆,提升汤锅的使用效率,有效的延长汤锅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24]图1为本技术的锅盖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锅身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锅身复底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中标记及对应部分的名称:
[0028]图中:锅体1、第一铆钉2、锅柄3、玻璃片4、第二铆钉5、盖柄6、包边7、排气孔8、第一不锈钢层11、铝板层12、第二不锈钢层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30]实施例
[0031]如图1

3所示,一种便于拿取的防烫复底汤锅,包括锅体1和覆盖于所述锅体1顶部锅盖,所述锅体1的锅身外固定安装有锅柄3,所述锅盖包括玻璃片4和包边7,所述包边7与所述锅体1相匹配,所述玻璃片4镶嵌于所述包边7内,在所述玻璃片4表面中部安装有盖柄6,所述锅柄3和所述盖柄6上均设有硅胶套。
[0032]锅体1和锅盖组成汤锅,在锅体1和锅盖外增加手柄,便于拿取,手柄会受到锅体1和锅盖的热传导影响,手柄也会发热变烫,最终烫手,在手柄上增加硅胶套用于防烫,便于拿取。
[003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具体使用时,所述锅体1和锅柄3之间通过第一铆钉2固定连接。
[003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具体使用时,所述锅柄3为中空四边形,且锅柄3的其中一边弯折,弯折段与所述锅体1连接,远离所述弯折段的非相邻边上套设有硅胶套。
[003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具体使用时,所述锅柄3为U型柄,且所述U型柄的两端点弯折并与所述锅体1连接,所述U型柄的中间段套设有硅胶套。
[0036]弯折后的手柄与锅体贴合更加紧密,稳固性更高。
[003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具体使用时,所述盖柄6通过第二铆钉5与玻璃片4固定连接。
[0038]锅身上面锅柄采用冷铆工艺连接,通过冲床等设备将铆钉墩粗形成钉头;锅盖上面盖柄采用同样工艺制作;铆缝严密,不漏气体、液体。锅柄和盖柄采用不锈钢包硅胶制作,防烫防滑,保护使用者免受烫伤危害。锅柄和盖柄弧度按照人体工学设计,便于拿取,握姿舒服。
[003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具体使用时,所述锅体1包括锅身及锅底,所述锅底安装于所述锅身底部。
[0040]锅底用于均热,确保受热均匀,提升锅身的受热效率。
[004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具体使用时,所述锅身为第一不锈钢层11,所述锅底包括铝板层12和第二不锈钢层13,所述铝板层12安装于所述第一不锈钢层11底部,所述第二不锈钢层13安装于所述铝板层12底部。
[0042]铝板相对于不锈钢具有更加良好的热传导性,在明火或者电磁炉使用的情况下均能提升热传导效率。
[004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具体使用时,所述第二不锈钢层13包裹所述铝板层12,且所述第二不锈钢层13边缘与所述第一不锈钢层11连接。
[0044]第二不锈钢包裹铝板,对铝板进行保护,提升铝板的稳定性。
[0045]采用不锈钢钎焊复底,锅身的第一不锈钢层11采用SUS304、铝片、锅底的第二不锈钢层13采用SUS409,SUS304、铝片、SUS409通过钎剂、钎料等复合在一起,底部带磁可以在明火及电磁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拿取的防烫复底汤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1)和覆盖于所述锅体(1)顶部锅盖,所述锅体(1)的锅身外固定安装有锅柄(3),所述锅盖包括玻璃片(4)和包边(7),所述包边(7)与所述锅体(1)相匹配,所述玻璃片(4)镶嵌于所述包边(7)内,在所述玻璃片(4)表面中部安装有盖柄(6),所述锅柄(3)和所述盖柄(6)上均设有硅胶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拿取的防烫复底汤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和锅柄(3)之间通过第一铆钉(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拿取的防烫复底汤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柄(3)为中空四边形,且锅柄(3)的其中一边弯折,弯折段与所述锅体(1)连接,远离所述弯折段的非相邻边上套设有硅胶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拿取的防烫复底汤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柄(3)为U型柄,且所述U型柄的两端点弯折并与所述锅体(1)连接,所述U型柄的中间段套设有硅胶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拿取的防烫复底汤锅,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显峰高丙寅徐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创生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