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架、升降装置及升降桌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59968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架、升降装置及升降桌,包括上梁、下梁、升降支撑件和驱动机构,上梁、下梁和升降支撑件于竖直方向上由高到低依次排布,上梁、下梁和升降支撑件均沿自身长度方向分为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之间呈夹角设置以构成L型结构,且上梁与下梁之间竖直设置有导向支撑柱,导向支撑柱贯穿升降支撑件,驱动机构与升降支撑件相连以驱动升降支撑件沿导向支撑柱的高度方向做升降动作。当桌板夹设于两个支撑架之间时,两个支撑架升降支撑件的第二支撑段均位于桌板的后方。该种结构可以在两个支撑架上加设外套、挡布等部件使得在桌板的后端或者说两个第二支撑段之间形成遮挡。说两个第二支撑段之间形成遮挡。说两个第二支撑段之间形成遮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架、升降装置及升降桌


[0001]本技术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撑架、升降装置及升降桌。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常见的办公家具,升降桌在公司中的使用逐渐多了起来。升降桌比起传统桌具可以调节桌面高度以适应不同体型的人群,但现在市面上的电动升降桌都是桌体位于升降桌腿上方且两者连接点在桌体底部的直推式升降桌,依靠桌腿的伸缩来控制桌体的升降,造型单一,并且单根桌腿的承载能力有限,在桌腿伸长后容易摇晃不稳定。
[0003]申请号为“202020449595.X”的新型升降桌腿及桌子中就提出了一种在口字型的支撑框架内设置有两根导杆并配合滑块及连接背板进行移动,通过连接背板带动桌板进行升降的桌腿结构。但是当用户有隐私保密等方面的需求时,该种结构无法对桌板的后方形成遮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于即可设置于桌板的旁侧配合桌板进行升降,且通过自身结构上的弯折以使得可加设外套、挡布等部件在所配合的桌板的后端形成遮挡的支撑架。
[0005]本技术同时提出一种可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梁、下梁、升降支撑件和驱动机构,所述上梁、下梁和升降支撑件于竖直方向上由高到低依次排布,所述上梁、下梁和升降支撑件均沿自身长度方向分为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所述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之间呈夹角设置以构成L型结构,且所述上梁与下梁之间竖直设置有导向支撑柱,所述导向支撑柱贯穿所述升降支撑件,所述导向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上梁、下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升降支撑件相连以驱动所述升降支撑件沿导向支撑柱的高度方向做升降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支撑柱的数量仅为两根,其中一根导向支撑柱位于所述上梁的第一支撑段与下梁的第一支撑段之间,另一根导向支撑柱位于所述上梁的第二支撑段与下梁的第二支撑段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段与第二支撑段之间的夹角为9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丝杆,所述丝杆设置于所述上梁与下梁之间并贯穿所述升降支撑件,所述上梁、下梁和升降支撑件均于丝杆的两侧形成所述第一支撑段与第二支撑段;所述丝杆可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丝杆上套有丝母,所述丝母与丝杆螺旋配合,且所述丝母与所述升降支撑件相连,所述驱动组件作用于丝杆或丝母上,用以驱动所述丝母及升降支撑件沿丝杆高度方向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蜗杆、蜗轮和壳体,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升降支撑件保持相对固定,所述壳体固定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上,所述丝母、蜗杆与蜗轮均收纳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壳体一侧侧壁伸入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正富虞红潮王科亭俞鹏飞王肖明
申请(专利权)人:永艺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