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滑无损伤吸痰管
[0001]本技术涉及无损伤吸痰管领域,具体为超滑无损伤吸痰管。
技术介绍
[0002]吸痰管为吸痰器用连接管。吸痰器主要是电动式多功能负压吸痰器和简易手动吸痰器,操作端需要连接吸痰管或海绵吸痰管方可使用。简易手动吸痰器可应用于运输途中和野外的吸痰抢救,具有无电源、体积小、重量轻、吸引力大、结构紧凑、便于携带、成本低、坚固耐用等特点。
[0003]目前,大多数吸痰管为光滑管体,在插入至喉管后,容易贴附在喉管粘膜上,使吸痰管难以移动,若强行移动吸痰管容易导致其擦伤喉管粘膜内壁,造成二次伤害,且传统的吸痰管与吸痰器之间为了便于吸痰管的快速更换,使两者连接不稳定的问题,容易在吸痰过程中出现分离断开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超滑无损伤吸痰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超滑无损伤吸痰管,超滑无损伤吸痰管包括吸痰管,吸痰管的右侧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连接座,连接座的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插管,连接座通过固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超滑无损伤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滑无损伤吸痰管包括吸痰管(1),吸痰管(1)的右侧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固定座(2)的内壁上设置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卡柱(3),卡柱(3)与固定座(2)的内壁滑动连接,卡柱(3)的内侧端部插管(51)右侧外壁上的卡槽卡接固定;吸痰管(1)为超滑管体,吸痰管(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套环(11),套环(11)为软体结构,且套环(11)的外侧端部为弧形,套环(11)在吸痰管(1)的外壁上均匀分布;连接座(5),连接座(5)的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插管(51),连接座(5)通过固定座(2)与吸痰管(1)的端部卡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滑无损伤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柱(3)的外侧端部与弹簧(31)的内侧端部固定连接,弹簧(31)的外侧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军,陈震,徐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竹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