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型钢结构柱及钢结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65790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L型钢结构柱及钢结构系统,以缓解凸出的钢结构柱占用空间大、不适用于转角区、钢结构柱与梁的焊接点延展性差的问题。该L型钢结构柱包括钢柱主体、托板构件和盖板构件;钢柱主体包括第一柱肢和第二柱肢;第一柱肢和第二柱肢垂直连接形成L形结构,第一柱肢和第二柱肢均开设有槽,槽相通并形成L形空腔;第一柱肢和第二柱肢的外侧壁用于与梁相连;托板构件设置于梁的下方并且靠近钢柱主体,托板构件开设有阵列排布的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L型钢结构柱可减小凸出的钢结构柱占用空间、可适用于转角区,可提高与梁的连接点延展性。可提高与梁的连接点延展性。可提高与梁的连接点延展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型钢结构柱及钢结构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钢结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L型钢结构柱及钢结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在建筑工业中,楼面梁和楼层子结构柱大多采用钢结构,如截面为方钢管、圆钢管、工字形等,钢结构柱在建筑领域应用广泛。
[0003]近年来,很多施工项目对于室内精装效果要求很高,原有的各种截面形式的柱子,在内装和防火包裹后都会凸出一个很大的圆形或方形区域,凸出的钢结构柱占用室内空间,而且这些钢结构柱在转角区不适用,标准的角钢不能满足承载力需求,同时钢结构柱与梁大多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焊接点延展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L型钢结构柱及钢结构系统,以缓解凸出的钢结构柱占用空间大、不适用于转角区、钢结构柱与梁的焊接点延展性差的问题。
[0005]为了缓解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000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L型钢结构柱,包括:钢柱主体、托板构件和盖板构件;
[0007]所述钢柱主体包括第一柱肢和第二柱肢;
[0008]所述第一柱肢和所述第二柱肢垂直连接形成L形结构,所述第一柱肢和所述第二柱肢均开设有槽,所述槽相通并形成L形空腔;所述第一柱肢和所述第二柱肢的外侧壁用于与所述梁相连;
[0009]所述L形空腔内设置有隔板构件,所述隔板构件于竖直方向的两侧边抵接于所述L形空腔的角部;
[0010]所述托板构件设置于所述梁的下方并且靠近所述钢柱主体,所述托板构件开设有阵列排布的第一通孔;
[0011]所述盖板构件设置于所述梁的上方并且靠近所述钢柱主体,所述盖板构件开设有阵列排布的第二通孔;
[0012]所述托板构件和所述盖板构件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在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一螺栓孔的所述梁螺栓连接。
[00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0014]所述第一柱肢包括第一长板、第一短板和第一边缘板;
[0015]所述第一长板和所述第一边缘板于竖直方向的一侧端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边缘板于竖直方向的另一侧端与所述第一短板于竖直方向的一侧端垂直连接。
[00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0017]所述第二柱肢包括第二长板、第二短板和第二边缘板;
[0018]所述第二长板和所述第二边缘板于竖直方向的一侧端相互垂直,所述第二边缘板于竖直方向的另一侧端与所述第二短板于竖直方向的一侧端垂直连接;
[0019]所述第一长板、所述第一短板、所述第一边缘板、所述第二长板、所述第二短板和所述第二边缘板围设形成所述L形空腔。
[002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0021]所述隔板构件包括第一斜板、第二斜板和第三斜板;
[0022]以所述第一长板和所述第一边缘板在竖直方向上的交线为第一交线;
[0023]以所述第一短板和所述第二短板在竖直方向上的交线为第二交线;
[0024]以所述第二长板和所述第二边缘板在竖直方向上的交线为第三交线;
[0025]以所述第二长板和所述第一长板在竖直方向上的交线为第四交线;
[0026]所述第一斜板在竖直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交线和所述第二交线;
[0027]所述第二斜板在竖直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交线和所述第三交线;
[0028]所述第三斜板在竖直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交线和所述第四交线。
[002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0030]所述托板构件设置于所述梁的下侧并且位于所述钢柱主体和所述梁相交的角部,所述托板构件包括托板主体和位于所述托板主体上的两个第一挡板;
[0031]两个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托板主体构造成能够容纳所述梁的U形空间。
[003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0033]所述盖板构件设置于所述梁的上侧并且位于所述钢柱主体和所述梁相交的角部,所述盖板构件包括盖板主体和位于所述盖板构件上的两个第二挡板;
[0034]两个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盖板主体构造成能够容纳所述梁的U形空间。
[003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0036]所述L型钢结构柱还包括支撑板;
[0037]所述支撑板斜向设置于所述梁的下侧面与所述钢柱主体外侧壁形成的角部。
[003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0039]所述第一斜板、所述第二斜板和所述第三斜板将所述L形空腔分隔成多个三角形空腔,所述三角形空腔中设置有防火隔音棉,所述防火隔音棉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斜板、所述第二斜板和所述第三斜板的顶部边缘均平齐。
[004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结构系统,包括上述的L型钢结构柱,两个所述L型钢结构柱以两个所述第一柱肢相互平行的方式或者以两个所述第二柱肢相互平行的方式对称设置;
[0041]两个所述第一柱肢之间,或者两个所述第二柱肢之间横向设置有波板构件,所述波板构件配置为能够提高钢柱主体的抗侧刚度。
[004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0043]所述波板构件的两侧边设置有多个圆孔,第一长板和第二长板的外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圆孔位置对应的多个第二螺栓孔。
[0044]本技术中L型钢结构柱的有益效果分析如下:
[0045]通过将第一柱肢和第二柱肢于竖直方向垂直连接,形成有L型空腔,空腔内设置隔板构件与第一柱肢和第二柱肢的内侧壁连接,用于加固第一柱肢和第二柱肢的抗扭刚度和
强度,第一柱肢和第二柱肢的外侧壁与梁相连,托板构件和盖板构件平行设置于梁的上下两侧,并均垂直连接于第一柱肢和第二柱肢的外侧壁,通过开设于托板构件上的第一通孔以及开设于盖板构件上的第二通孔,将在对应位置开设螺栓孔的上梁面和下梁面分别与托板构件和盖板构件螺栓连接,缓解了凸出的钢结构柱占用空间大、不适用于转角区、钢结构柱与梁的焊接点延展性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4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7]图1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L型钢结构柱的结构示意图;
[0048]图2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L型钢结构柱连接有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9]图3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L型钢结构柱带有波板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50]图4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L型钢结构柱的俯视图。
[0051]图标:
[0052]100

钢柱主体;110

第一柱肢;111

第一长板;112

第一短板;113

第一边缘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型钢结构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柱主体(100)、托板构件(300)和盖板构件(400);所述钢柱主体(100)包括第一柱肢(110)和第二柱肢(120);所述第一柱肢(110)和所述第二柱肢(120)垂直连接形成L形结构,所述第一柱肢(110)和所述第二柱肢(120)均开设有槽,所述槽相通并形成L形空腔;所述第一柱肢(110)和所述第二柱肢(120)的外侧壁用于与梁(500)相连;所述L形空腔内设置有隔板构件(200),所述隔板构件(200)于竖直方向的两侧边抵接于所述L形空腔的角部;所述托板构件(300)设置于所述梁(500)的下方并且靠近所述钢柱主体(100),所述托板构件(300)开设有阵列排布的第一通孔(310);所述盖板构件(400)设置于所述梁(500)的上方并且靠近所述钢柱主体(100),所述盖板构件(400)开设有阵列排布的第二通孔(410);所述托板构件(300)和所述盖板构件(400)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通孔(310)和所述第二通孔(410)与在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一螺栓孔(510)的所述梁(500)螺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钢结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肢(110)包括第一长板(111)、第一短板(112)和第一边缘板(113);所述第一长板(111)和所述第一边缘板(113)于竖直方向的一侧端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边缘板(113)于竖直方向的另一侧端与所述第一短板(112)于竖直方向的一侧端垂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型钢结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柱肢(120)包括第二长板(121)、第二短板(122)和第二边缘板(123);所述第二长板(121)和所述第二边缘板(123)于竖直方向的一侧端相互垂直,所述第二边缘板(123)于竖直方向的另一侧端与所述第二短板(122)于竖直方向的一侧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长板(111)、所述第一短板(112)、所述第一边缘板(113)、所述第二长板(121)、所述第二短板(122)和所述第二边缘板(123)围设形成所述L形空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型钢结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构件(200)包括第一斜板(210)、第二斜板(220)和第三斜板(230);以所述第一长板(111)和所述第一边缘板(113)在竖直方向上的交线为第一交线;以所述第一短板(112)和所述第二短板(122)在竖直方向上的交线为第二交线;以所述第二长板(121)和所述第二边缘板(123)在竖直方向上的交线为第三交线;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广夏浩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南中心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