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宝鹏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屋面给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64871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屋面给排水系统,涉及排水系统技术领域,包括两个排水槽和用于安装排水槽的建筑屋面,两个所述排水槽分别固定在建筑屋面长度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排水槽的底部两端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排水管,多个所述排水管底部连接有同一个预埋集水箱,所述排水槽内底部开设有与排水管连通的排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排水槽、排水管、预埋集水箱、水泵、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的相互配合,排水管将排水槽内雨水导入预埋集水箱内存储,而启动水泵后可将预埋集水箱内抽出使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而在预埋集水箱集满后,打开分流支管上的控制阀,多余的雨水可经分流支管排出,避免排水槽堵塞造成建筑屋面返水。排水槽堵塞造成建筑屋面返水。排水槽堵塞造成建筑屋面返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屋面给排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排水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屋面给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屋面就是建筑物屋顶的表面,它主要是指屋脊与屋檐之间的部分,这一部分占据了屋顶的较大面积,或者说屋面是屋顶中面积较大的部分,其主要用于抵抗自然界的雨、雪、风、霜、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保证建筑内部有一个良好的使用环境。
[0003]为了避免建筑屋面积水,在屋面上通常设有排水系统,现有的屋面排水系统大多只是简单的利用水槽导水,水槽内的水再经由排水管道向外排出,排水管道内的雨水直接排出,使得水源无法得到及时且持续利用,造成水源的浪费,同时在大风等恶劣天下,水槽内易堆积树叶等杂物,杂物易随水流堵塞排水管,导致排水系统的排水效率降低,严重时还会导致排水管完全堵塞,使得屋面出现积水问题,长此以往会影响屋面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屋面排水系统无法实现对水的循环利用,造成水资源浪费,同时排水系统还易因树叶等堵塞,使得系统排水效率降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屋面给排水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屋面给排水系统,包括两个排水槽和用于安装排水槽的建筑屋面,两个所述排水槽分别固定在建筑屋面长度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排水槽的底部两端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排水管,多个所述排水管底部连接有同一个预埋集水箱,所述排水槽内底部开设有与排水管连通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内壁嵌设有滤网;所述排水槽内壁通过复位机构连接有用于清理滤网的推料耙,所述推料耙侧壁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排水槽下方的活动拉绳,所述排水槽底部连接有用于接收废料的收集机构。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预埋集水箱外设有水泵,所述水泵进、出水口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水泵一端与预埋集水箱连接。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排水管上连接有分流支管,所述分流支管和排水管上均安装有控制阀。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推料耙侧壁的多根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推料耙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多个所述固定块均固定连接在排水槽内侧壁上。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推料耙顶部固定安装有与活动拉绳固定连接的定位块,所述排水槽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套设在活动拉绳外的限位块。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收集机构包括贯穿排水槽并与排水槽固定连接的栅格框,所述栅格框内底部贯穿并螺纹连接有封堵管。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排水槽内底部开设有与栅格框连通的出料孔,所述出料孔顶部搭设有封堵板,所述封堵板通过多根第二弹簧与排水槽内壁连接。
[001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建筑屋面给排水系统,通过排水槽、排水管、预埋集水箱、水泵、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的相互配合,排水管将排水槽内雨水导入预埋集水箱内存储,而启动水泵后可将预埋集水箱内抽出使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而在预埋集水箱集满后,打开分流支管上的控制阀,多余的雨水可经分流支管排出,避免排水槽堵塞造成建筑屋面返水,使得收集水量能够实现及时且持续的收集并再利用过程,利于促进海绵城市的进一步建设完善。
[0020]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建筑屋面给排水系统,通过排水槽、滤网、复位机构、推料耙、活动拉绳和收集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拉动活动拉绳,活动拉绳带动推料耙将堆积在滤网上的树叶等杂质推入收集机构内,避免杂质堵塞滤网导致建筑屋面积水而影响屋面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屋面给排水系统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屋面给排水系统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屋面给排水系统中排水槽的俯视图;
[0025]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屋面给排水系统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例说明:
[0027]1、排水槽;2、建筑屋面;3、排水管;4、预埋集水箱;5、滤网;6、推料耙;7、活动拉绳;8、水泵;9、进水管;10、出水管;11、分流支管;12、控制阀;13、第一弹簧;14、固定块;15、定位块;16、限位块;17、栅格框;18、封堵管;19、封堵板;20、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参照图1

图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屋面给排水系统:包括两个排水槽1和用于安装排水槽1的建筑屋面2,两个排水槽1分别固定在建筑屋面2长度方向的两侧;两个排水槽1的底部两端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排水管3,多个排水管3底部连接有同一个预埋集水箱4,预埋集水箱4外设有水泵8,水泵8进、出水口分别连接有进水管9和出水管10,进水管9远离水泵8一端与预埋集水箱4连接,排水管3上连接有分流支管11,分流支管11和排水管3上均安装有控制阀12,在建筑物施工之初,将预埋集水箱4、部分排水管3和部分进水管9预
埋至地面以下,两个控制阀12分别用于控制排水管3和分流支管11的通断,以便在预埋集水箱4内集满雨水后多余的雨水可经分流支管11排出,防止排水槽1内雨水返流,在预埋集水箱4顶部内壁连接有未在图中示出的液位传感器,在建筑内任一位置设有未在图中示出的与液位传感器和两个控制阀12电连接的PLC控制器,在液位传感器检测到预埋集水箱4内液位过高时,表示预埋集水箱4内雨水集满,此时PLC控制器控制排水管3上的控制阀12关闭,而分流支管11上的控制阀12打开,以便排水管3内多余雨水排出,防止排水槽1内雨水返渗。
[0030]其中,排水槽1内底部开设有与排水管3连通的排水孔,排水孔内壁嵌设有滤网5;通过设置滤网5防止树叶等杂质进入排水管3内,排水槽1内壁通过复位机构连接有用于清理滤网5的推料耙6,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推料耙6侧壁的多根第一弹簧13,第一弹簧13远离推料耙6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多个固定块14均固定连接在排水槽1内侧壁上,利用第一弹簧13可对推料耙6起到复位作用,方便推料耙6位置的调整。
[0031]推料耙6侧壁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排水槽1下方的活动拉绳7,推料耙6顶部固定安装有与活动拉绳7固定连接的定位块15,排水槽1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屋面给排水系统,包括两个排水槽(1)和用于安装排水槽(1)的建筑屋面(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排水槽(1)分别固定在建筑屋面(2)长度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排水槽(1)的底部两端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排水管(3),多个所述排水管(3)底部连接有同一个预埋集水箱(4),所述排水槽(1)内底部开设有与排水管(3)连通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内壁嵌设有滤网(5);所述排水槽(1)内壁通过复位机构连接有用于清理滤网(5)的推料耙(6),所述推料耙(6)侧壁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排水槽(1)下方的活动拉绳(7),所述排水槽(1)底部连接有用于接收废料的收集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给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集水箱(4)外设有水泵(8),所述水泵(8)进、出水口分别连接有进水管(9)和出水管(10),所述进水管(9)远离水泵(8)一端与预埋集水箱(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给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3)上连接有分流支管(11),所述分流支管(11)和排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鹏
申请(专利权)人:李宝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