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春玲专利>正文

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4777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包括枕头本体,以与枕头本体接触的一侧面为接触面,另一侧面为背离面,枕头本体的接触面设置有头容纳凹部,枕头本体的接触面对应于头容纳凹部的两侧分别设置为收卷垫高部,头容纳凹部和两收卷垫高部之间分别设置有开缝,两开缝均沿头容纳凹部的长度方向延伸;枕头本体的背离面对应于头容纳凹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枕头本体的背离面对应于两收卷垫高部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件,两第二连接均与第一连接件连接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养成新生儿不偏头的习惯,同时可以对新生儿的偏头进行矫正,并且在喂奶时方便将新生儿的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新生儿溢奶后误吸。以防止新生儿溢奶后误吸。以防止新生儿溢奶后误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护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新生儿每天的睡眠时间超过全天的一半时间,而新生儿在睡觉时容易不自觉将头部往一边偏,特别是对于刚出生的新生儿,其骨质柔软,头颅骨还未完全闭合,可塑性强,若长时间偏头睡觉,容易使新生儿的头部有一边扁下去,影响新生儿的后期发育。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其能够养成新生儿不偏头的习惯,同时可以对新生儿的偏头进行矫正。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包括枕头本体,以与所述枕头本体接触的一侧面为接触面,另一侧面为背离面,所述枕头本体的接触面设置有头容纳凹部,且所述枕头本体的接触面对应于所述头容纳凹部的两侧分别设置为收卷垫高部,所述头容纳凹部和两所述收卷垫高部之间分别设置有开缝,两所述开缝均沿所述头容纳凹部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枕头本体的背离面对应于所述头容纳凹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枕头本体的背离面对应于两所述收卷垫高部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件,两所述第二连接均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配合。
[0007]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设有钩刺面的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沿所述头容纳凹部的宽度方向布置;两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设有绒毛面的第二魔术贴,且两所述第二魔术贴均沿头容纳凹部的长度方向布置;其中,两所述第二魔术贴均与所述第一魔术贴粘接配合。
[0008]所述枕头本体对应于每个所述开缝的两相对侧面分别设置有两魔术贴一,同一所述开缝上的两所述魔术贴一相互粘接配合,且同一所述开缝中两所述魔术贴一分别对应为设有钩刺面的第三魔术贴和设有绒毛面的第四魔术贴。
[0009]所述枕头本体的背离面设置有两连接带,两所述连接带上分别设有绒毛面的第五魔术贴,两所述第五魔术贴与两第三魔术贴分别一一对应粘接配合,且两所述第五魔术贴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三魔术贴粘接配合时两所述第五魔术贴分别覆盖对应的所述第三魔术贴。
[0010]所述枕头本体包括相互缝合的枕头面层和枕头底层,所述接触面为所述枕头面层的外侧面,所述背离面为所述枕头底层的外侧面,所述枕头面层和所述枕头底层之间设置有枕头夹层。
[0011]所述枕头夹层为填充有棉花、若干个高分子软管或若干个硅胶粒的夹层。
[0012]还包括与所述枕头本体一体连接的躯干本体,所述躯干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躯干面层和躯干底层,所述躯干面层和所述躯干底层之间设置有躯干夹层,所述躯干夹层中设
置有垫高垫。
[0013]所述躯干本体背离所述枕头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躯干本体对应于所述开口的位置设置有拉链。
[0014]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采用头容纳凹部的设置,新生儿的头部位于头容纳凹部中,由于两收卷垫高部相对于头容纳凹部都凸出,故将新生儿限制于头容纳凹部中,使新生儿的头部不易偏向一边,以养成新生儿不偏头的习惯;并且,开缝和收卷垫高部的配合,在矫正新生的偏头时,将对应于新生儿偏头一侧的收卷垫高部收卷以垫高,令新生儿的头部朝向自身未偏头的一侧,以对新生儿的头部进行调整,以纠正新生儿的偏头;而且,在喂奶后方便将新生儿的头偏向一边,以防止新生儿溢奶后误吸。
[0016]2、在新生儿平躺或俯卧时,两开缝均处于闭合状态,以避免新生儿乱动而使头部伸入到开缝中,确保新生儿的安全。
[0017]3、收卷垫高部收卷以垫高之后,采用相应的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粘接配合,以确保收卷垫高部不会自然或在外力作用下塌下来,确保枕头本体的使用,同时由于相应收卷垫高部的收卷而导致相应开缝的位置露出,故采用连接带将露出的第三魔术贴遮盖,以避免第三魔术贴上的钩刺面与新生儿的皮肤接触而划伤或伤害到新生儿。
[0018]4、枕头夹层的设置,方便医护人员或家属对收卷垫高部进行收卷,且不易变形。
[0019]5、垫高垫设置于躯干夹层中,便于新生儿俯卧位,一方面利于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另一面在遇到新生儿哭闹不止时,让新生儿俯卧位,可以令新生儿更有安全感而停止哭闹,安心睡觉。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实施例一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实施例一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100

枕头本体;
ꢀꢀꢀꢀꢀꢀꢀ
11

连接带;
[0026]1‑
头容纳部;
ꢀꢀꢀꢀꢀꢀꢀꢀꢀ2‑
收卷垫高部;
[0027]3‑
开缝;
ꢀꢀꢀꢀꢀꢀꢀꢀꢀꢀꢀꢀꢀ
31

第三魔术贴;
[0028]32

第四魔术贴;
ꢀꢀꢀꢀꢀꢀ
41

第一连接件;
[0029]42

第二连接件;
ꢀꢀꢀꢀꢀꢀ
51

第五魔术贴;
[0030]200

躯干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32]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为方便描述以本技术与新生儿皮肤接触的一侧面为接触面,另一侧面为背离面;如图1

4所示,包括枕头本体100,枕头本体100上设置有头容纳
凹部1,该头容纳凹部1向枕头本体100的背离面方向凹陷以形成凹部,且头容纳凹部1与新生儿的头部相适配;枕头本体100对应于头容纳凹部1的两侧分别设置为收卷垫高部2,枕头本体100对应于头容纳凹部1的两侧的侧边分别开设有开缝3,两开缝3均沿头容纳凹部1的长度方向布置;枕头本体100的背离面对应于头容纳凹部1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件41,枕头本体100的背离面对应于两收卷垫高部2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件42,两第二连接件42均与第一连接件41连接配合。
[0033]为方便描述,以新生儿平卧位并使头部位于头容纳部时,其右手边为右侧,左手边为左侧,且头部所在的一侧为前侧,相背离的一侧为后侧。
[0034]上述的第一连接件41为设有勾刺面的第一魔术贴,第一连接件41沿左右方向布置,且第一连接件的左端延伸至枕头本体100的背离面对应于头容纳凹部1的左侧侧边,第一连接件的右端延伸至枕头本体100的背离面对应于头容纳凹部1的右侧侧边;两第二连接件42均为设有绒毛面的第二魔术贴,两第二魔术贴42均沿前后方向布置;其中两第二魔术贴42都可以在对应收卷垫高部2的收卷过程中与第一魔术41粘接配合。这样,枕头本体100的左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本体,以所述枕头本体与新生儿接触的一侧面为接触面,另一侧面为背离面,所述枕头本体的接触面设置有头容纳凹部,且所述枕头本体的接触面对应于所述头容纳凹部的两侧分别设置为收卷垫高部,所述头容纳凹部和两所述收卷垫高部之间分别设置有开缝,两所述开缝均沿所述头容纳凹部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枕头本体的背离面对应于所述头容纳凹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枕头本体的背离面对应于两所述收卷垫高部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件,两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设有钩刺面的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沿所述头容纳凹部的宽度方向布置;两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设有绒毛面的第二魔术贴,且两所述第二魔术贴均沿头容纳凹部的长度方向布置;其中,两所述第二魔术贴均与所述第一魔术贴粘接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本体对应于每个所述开缝的两相对侧面分别设置有两魔术贴一,同一所述开缝上的两所述魔术贴一相互粘接配合,且同一所述开缝中两所述魔术贴一分别对应为设有钩刺面的第三魔术贴和设有绒毛面的第四魔术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本体的背离面设置有两连接带,两所述连接带上分别设有绒毛面的第五魔术贴,两所述第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春玲
申请(专利权)人:郭春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