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修德专利>正文

阀座结构与水龙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4657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一种阀座结构与水龙头结构,为一种使冷水路、热水路与混水路均与主体一体成型的阀座结构、水龙头结构其制造方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龙头结构包括阀座结构、阀芯与把手盖,借此,主要借由将用以出水的冷水路、热水路与冷热水的混水路以钻孔方式设置于主体内的硬件设计,致使三个水路可以与主体一体成型,再结合出水口由环绕主体的环状水路出水,有效解决因组件间的公差或阀芯长期使用而导致渗水等问题,确实达到避免渗水而有效节约用水,以及无须使用垫圈以避免老化后密封性不佳等主要优势。等主要优势。等主要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座结构与水龙头结构


[0001]本技术有关于一种阀座结构与水龙头结构,尤其是指一种使冷水路、热水路,以及混水路均与主体一体成型的阀座结构与水龙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水龙头结构是将一上封水阀芯套设于一连接有一冷水管与一热水管的阀座结构的容置空间内,其中该上封水阀芯可借由一控制柄控制该冷水和该热水支出水比例,并于该容置空间内混合成一温水,最后再由一出水口出水以提供一使用者清洗使用,其中该上封水阀芯与该阀座结构之间通常会借由一O型封圈环绕,以达到防止清水由该上封水阀芯与该阀座结构之间的缝隙渗出;然而,由于该水龙头结构都是由一机械加工制程所制备,而机械加工制程往往会留下些许的误差,常常因此而导致公差比较差而仍旧发生渗水的问题,且该水龙头在长时间使用后,该O型封圈会有老化的现象而导致密封性不足,导致清水仍会由该上封水阀芯与该阀座结构之间的缝隙渗出;因此,如何借由创新的硬件设计,有效解决因组件间的公差或阀芯长期使用而导致的渗水问题,以确实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是水龙头结构等相关产业的开发业者与相关研究人员需持续努力克服与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阀座结构与水龙头结构,尤其是指一种使冷水路、热水路,以及混水路均与主体一体成型的阀座结构与具有阀座结构的水龙头结构其制造方法,主要借由将用以出水的冷水路、热水路与冷热水的混水路以钻孔方式设置于主体内的硬件设计,致使三个水路可以与不锈钢、全铜、塑钢、合金、陶瓷任一种类的主体一体成型,再结合出水口由环绕主体的环状水路出水,有效解决因组件间的公差或阀芯长期使用而导致渗水等问题,确实达到避免渗水而有效节约用水,以及无须使用垫圈以避免老化后密封性不佳等主要优势。
[0004]本技术的技术手段为:提出一种阀座结构,至少包括有一本体、一水路总成,以及一外管壁;本体的一端部开设有一第一容置空间,且第一容置空间外部环设有一环状水路,其中环状水路与第一容置空间之间设置有一内管壁;水路总成设置于本体内,水路总成包括有一第一水路、一第二水路、一第一混水路,以及一第二混水路,其中第一水路、第二水路与第一混水路露出于第一容置空间,而第二混水路连接第一混水路与环状水路;外管壁环设于环状水路的外部,外管壁开设有一连接环状水路的出水口。
[0005]如上所述的阀座结构,其中环状水路包括有一内表面,而本体包括有一第一外表面,内表面由第一外表面朝向第一容置空间的方向内缩。
[0006]如上所述的阀座结构,其中外管壁包括有一第二外表面,第二外表面与本体的第一外表面共平面。
[0007]如上所述的阀座结构,其中内管壁具有一第一宽度,环状水路具有一第二宽度,外
管壁具有一第三宽度。
[0008]如上所述的阀座结构,其中第二宽度大于第三宽度。
[0009]如上所述的阀座结构,其中第三宽度大于第二宽度。
[0010]如上所述的阀座结构,其中内管壁、环状水路、外管壁的宽度总合与环状水路的第二宽度的比值介于1:0.1至1:0.5之间。
[0011]如上所述的阀座结构,其中第一水路、第二水路与第一混水路于第一容置空间内呈三角形配置。
[0012]如上所述的阀座结构,其中水路总成可进一步包括有一连接第一水路与一第一外部水源的第一管路。
[0013]如上所述的阀座结构,其中第一水路为一冷水路,第一外部水源为一来自外部的冷水源,而第一管路为一用以传输冷水源的冷水管路。
[0014]如上所述的阀座结构,其中水路总成可进一步包括有一连接第二水路与一第二外部水源的第二管路。
[0015]如上所述的阀座结构,其中第二水路为一热水路,第二外部水源为一来自外部的热水源,而第二管路为一用以传输热水源的热水管路。
[0016]如上所述的阀座结构,其中本体远离第一容置空间的一端部开设有一第二容置空间。
[0017]如上所述的阀座结构,其中第一管路可进一步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内。
[0018]如上所述的阀座结构,其中第二管路可进一步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内。
[0019]如上所述的阀座结构,其中阀座结构可进一步于出水口设置有一出水管。
[0020]为了达到阀座结构的实施目的,本专利技术人乃研拟如下实施技术提供一种阀座结构的制造方法,适用于一如上所述的阀座结构,其至少包括下列步骤:首先,步骤一:于一本体的一端部借由一车铣技术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且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外部形成一环状凹槽,其中该环状凹槽与该第一容置空间之间形成有一内管壁;步骤二:于该第一容置空间朝向远离该第一容置空间的方向形成一水路总成,该水路总成以钻孔方式形成有一第一水路、一第二水路,以及一第一混水路,其中该第一水路、该第二水路与该第一混水路露出于该第一容置空间;步骤三:由该环状凹槽朝向该第一混水路方向以钻孔方式形成一第二混水路,其中该第二混水路连通该第一混水路;步骤四:于该环状凹槽外部环设一外管壁,以使该环状凹槽形成一环状水路,其中该外管壁以焊接方式环绕该环状凹槽;以及步骤五:于该外管壁上以钻孔方式形成一出水口。
[0021]如上所述的阀座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车铣技术是以CNC车铣装置进行车床与铣床的技术。
[0022]如上所述的阀座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第一水路、第二水路与第一混水路于第一容置空间内呈三角形配置。
[0023]如上所述的阀座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于该步骤五的外管壁形成之前进一步于该第一水路远离该第一容置空间的一端部形成有一与一第一外部水源连接的第一管路。
[0024]如上所述的阀座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于该步骤四的该外管壁形成之前进一步于该第二水路远离该第一容置空间的一端部形成有一与一第二外部水源连接的第二管路。
[0025]如上所述的阀座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于该步骤四的该外管壁形成之前进一步于
该本体远离该第一容置空间的一端部开设有一第二容置空间。
[0026]如上所述的阀座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第一管路进一步设置于该第二容置空间内。
[0027]如上所述的阀座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第二管路进一步设置于该第二容置空间内。
[0028]为了达到上述的实施目的,本专利技术人另提出一种具有阀座结构的水龙头结构,至少包括有一如上所述的阀座结构、一阀芯,以及一把手盖;阀芯组设于阀座结构的第一容置空间内,其中阀芯远离阀座结构的一端部设置有一控制柄;把手盖套设于阀芯的控制柄上。
[0029]如上所述的具有阀座结构的水龙头结构,其中阀座结构的本体可进一步形成有至少二定位孔,而定位孔露出于第一容置空间。
[0030]如上所述的具有阀座结构的水龙头结构,其中阀芯可进一步设置有二对应卡合于定位孔内的定位件。
[0031]如上所述的具有阀座结构的水龙头结构,其中把手盖可进一步延伸有一把手。
[0032]为了达到前述水龙头结构的实施目的,本专利技术人乃研拟如下实施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阀座结构的水龙头结构的制造方法,适用于一如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有:一本体(11),其一端部开设有一第一容置空间(111),且该第一容置空间(111)外部环设有一环状水路(112),其中该环状水路(112)与该第一容置空间(111)之间设置有一内管壁(113);一水路总成(12),设置于该本体(11)内,该水路总成(12)包括有一第一水路(121)、一第二水路(122)、一第一混水路(123),以及一第二混水路(124),其中该第一水路(121)、该第二水路(122)与该第一混水路(123)露出于该第一容置空间(111),而该第二混水路(124)连接该第一混水路(123)与该环状水路(112);以及一外管壁(13),环设于该环状水路(112)的外部,该外管壁(13)开设有一连接该环状水路(112)的出水口(13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环状水路(112)包括有一内表面(1121),而该本体(11)包括有一第一外表面(114),该内表面(1121)由该第一外表面(114)朝向该第一容置空间(111)的方向内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管壁(13)包括有一第二外表面(132),该第二外表面(132)与该本体(11)的该第一外表面(114)共平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内管壁(113)具有一第一宽度(W1),该环状水路(112)具有一第二宽度(W2),该外管壁(13)具有一第三宽度(W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宽度(W2)大于该第三宽度(W3)。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三宽度(W3)大于该第二宽度(W2)。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内管壁(113)、该环状水路(112)、该外管壁(13)的一宽度总合与该环状水路(112)的该第二宽度(W2)的比值介于1:0.1至1:0.5之间。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水路(121)、该第二水路(122)与该第一混水路(123)于该第一容置空间(111)内呈正三角形配置。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水路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修德郑翊汎
申请(专利权)人:姚修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