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圈式风量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4419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圈式风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主壳体的空腔内设置有叶片,所述叶片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凸部,所述叶片的下部设置有第二凸部;所述主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部伸入所述第一凹槽中限位移动;所述叶片下部设置有控制所述叶片转动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部伸入所述第二凹槽中限位;所述主壳体通过承插件和抱箍限位安装在建筑物通风系统的通风管道内;转动所述转动盘带动叶片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重量轻便,易于安装,调节精准度高,能很好的达到调节风量大小的目的。整体结构具有很好的抗冲击性,防潮,耐腐蚀,而且对于环境来说更加的环保。加的环保。加的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圈式风量调节阀


[0001]本技术涉及分布器用风量调节设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圈式风量调节阀。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物通风系统的通风管道内设有风量调节阀,风量调节阀又叫调风门,是工业厂房民用建筑的通风装置,一般用在空调,通风系统管道中,用来调节通风管道中的风量,也可用于新风和回风的调节,广泛的使用在现在的生活中。风量调节阀只能简单的控制风量的大小,并不能精准调节。
[0003]为此,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光圈式风量调节阀。通过更合理简便的结构设计,制造一款可以操作自如的光圈式风量调节阀。
[0005]一种光圈式风量调节阀,包括:
[0006]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空腔内设置有叶片,所述叶片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凸部,所述叶片的下部设置有第二凸部;
[0007]所述主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部伸入所述第一凹槽中限位移动;
[0008]所述叶片下部设置有控制所述叶片转动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部伸入所述第二凹槽中限位;
[0009]所述主壳体通过承插件和抱箍限位安装在建筑物通风系统的通风管道内;
[0010]转动所述转动盘带动叶片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运动。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部为长条形凸台。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部为凸点。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为若干第一长弧形凹槽。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为若干第二长弧形凹槽。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盘外侧设置有转动手柄。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壳体外设置有对转动手柄转动幅度进行限位的限位凹槽。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承插件外侧设置有承插缺口,与所述抱箍内侧的限位件进行配合。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承插件外周上边沿设置有刻度标识,与所述转动盘外周下边沿的刻度显示空窗配合。
[0019]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叶片为若干头尾相接的不规则子叶片,所述单个子叶片上下设置有对应的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
[0020]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壳体上端设置有密封圈。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本技术结构简单,重量轻便,易于安装,调节精准度高,能很好的达到调节风量大小的目的。整体结构具有很好的抗冲击性,防潮,耐腐蚀,而且对于环境来说更加的环保。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爆炸图)。
[0025]图2为本技术转动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最大开启状态)。
[0027]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最小关闭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结构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9]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属于“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0]如图1

4所示的一种光圈式风量调节阀,包括了主壳体2,主壳体2的空腔内设置有叶片3,叶片3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凸部31,叶片3的下部设置有第二凸部32。
[0031]重点结合图1,第一凸部31为长条形凸台,第二凸部32为凸点。
[0032]主壳体2内设置有与第一凸部31对应的第一凹槽21,第一凸部31伸入第一凹槽21中被第一凹槽21限位移动。第一凹槽21具体为主壳体2圆心间隔排布的若干第一长弧形凹槽。
[0033]叶片3下部设置有控制叶片3转动的转动盘4,转动盘4上设置有第二凹槽42,第二凸部32伸入第二凹槽42中限位。第二凹槽42具体为叶片3圆心间隔排布的若干第二长弧形凹槽。
[0034]叶片3为若干头尾相接的不规则子叶片,单个子叶片上下设置有对应的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
[0035]通过转动转动盘4来带动叶片3在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42之间运动。
[0036]转动盘4外侧设置有转动手柄41,在主壳体2外设置有对转动手柄41转动幅度进行限位的限位凹槽22。
[0037]主壳体2通过承插件5和抱箍6限位安装在建筑物通风系统的通风管道内(图中未示出)。
[0038]承插件5外侧设置有承插缺口52,与抱箍6内侧的限位件61进行配合来实现限位安装。
[0039]承插件5外周上边沿设置有刻度标识51,与转动盘4外周下边沿的刻度显示空窗43配合。另外在主壳体2上端设置有密封圈1,用于对整体结构进行密封安装。
[0040]如图3视角中,通过逆时针转动手柄41,转动盘4会逆时针转动,弧形凹槽42内的凸点32位置会随着改变,长条形凸台31会在第一凹槽21内往主壳体2圆心方向滑动,达到减小光圈式风量调节阀通径的作用。
[0041]同理,如图4视角中,通过顺时针转动手柄41,可使得长条形凸台31会在第一凹槽21内往主壳体2圆心相反方向滑动,达到增大光圈式风量调节阀通径的作用。
[004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
[0043]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圈式风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空腔内设置有叶片,所述叶片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凸部,所述叶片的下部设置有第二凸部;所述主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部伸入所述第一凹槽中限位移动;所述叶片下部设置有控制所述叶片转动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部伸入所述第二凹槽中限位;所述主壳体通过承插件和抱箍限位安装在建筑物通风系统的通风管道内;转动所述转动盘带动叶片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圈式风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为长条形凸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圈式风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部为凸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圈式风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若干第一长弧形凹槽。5.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俊邹洪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朴勒暖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