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喷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4328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喷雾器,包括:瓶体,其顶侧设置有泵头;喷雾管,其一端连接于泵头,喷雾管的另一端为输出端,喷雾管的外侧壁设置有多个第一喷雾出口,喷雾管设置有第二喷雾出口,喷雾管内设置有雾化器;调节筒,其转动连接于喷雾管的外侧,调节筒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避让口,调节筒上位于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避让口之间的位置形成第一遮挡部,调节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遮挡部,第二遮挡部覆盖于第二喷雾出口,转动调节筒可使得第一遮挡部覆盖于第一喷雾出口、第二遮挡部打开第二喷雾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使用需要转换喷雾方式,既可对口腔内部均匀润湿,还可只对局部位置润湿,既提高了使用效率,还提高了病患者的使用舒适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喷雾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口腔喷雾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应用上,一些病患者在手术后需要继续禁食、禁饮,此时病患者的咽喉会有疼痛不适或口渴等症状,现有的解决办法一般是直接滴水对病患者的口腔润湿,但润湿的位置难以控制调整,对于腭、颊等部位难以润湿,无法进一步提高病患者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喷雾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口腔喷雾器,包括:瓶体,其顶侧设置有泵头;喷雾管,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泵头,所述喷雾管的另一端为输出端,所述喷雾管的外侧壁沿周向环绕设置有多个第一喷雾出口,所述第一喷雾出口位于所述输出端旁侧,所述喷雾管位于所述输出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喷雾出口,所述喷雾管内正对所述第一喷雾出口与所述第二喷雾出口的位置均设置有雾化器;调节筒,其转动连接于所述喷雾管的外侧,所述调节筒的外侧壁正对所述第一喷雾出口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避让口,所述调节筒上位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避让口之间的位置形成第一遮挡部,所述调节筒靠近所述输出端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遮挡部,所述第二遮挡部覆盖于所述第二喷雾出口,转动所述调节筒可使得所述第一遮挡部覆盖于所述第一喷雾出口、所述第二遮挡部打开所述第二喷雾出口。
[0006]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按压泵头,可将瓶体内的溶液抽送至喷雾管,然后从输出端喷出,喷出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第一喷雾出口向四周喷出,另一种是通过第二喷雾出口对单个方向喷出,对于第一种喷出方式,先利用第二遮挡部对第二喷雾出口遮挡,此时第一遮挡部与第一喷雾出口相互错开,溶液可通过雾化器从喷雾管外侧均布的第一喷雾出口周向喷出,实现对口腔的四周均进行润湿,对于第二种喷出方式,则可转动调节筒,使得第一遮挡部对第一喷雾出口遮挡、第二遮挡部与第二喷雾出口相互错开,此时溶液可通过雾化器从第二喷雾出口喷出,对局部进行润湿,如此可根据使用需要转换喷雾方式,既可对口腔内部均匀润湿,还可只对局部位置润湿,既提高了使用效率,还提高了病患者的使用舒适度。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筒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喷雾管。将调节筒拆出后,第一喷雾出口与第二喷雾出口均可喷出溶液,实现第三种喷出方式。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筒的内侧壁设置有导向滑块,所述喷雾管的外侧壁设置有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沿所述喷雾管的周向延伸,所述导向滑块配合连接于所述弧形滑槽内。调节筒通过导向滑块与弧形滑槽的配合连接,可实现调节筒在喷雾管上的相对转动,并且弧形滑槽的长度亦即调节筒可转动的行程,利用弧形滑槽可实
现调节筒的转动幅度,从而使得调节筒转动行程的两端可实现对第一喷雾出口或对第二喷雾出口的遮盖。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遮挡部的内侧壁连接有第一防水垫。利用第一防水垫可提高对第一喷雾出口遮挡时的密封性。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遮挡部的内侧壁连接有第二防水垫。利用第二防水垫可提高第二遮挡部对第二喷雾出口遮挡时的密封性。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雾化器包括位于所述喷雾管内的第一网板,所述第一网板的形状为筒状,所述第一网板上正对所有的所述第一喷雾出口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网孔。泵头将溶液从瓶体抽送至喷雾管,溶液与空气一并通过第一网板上的第一网孔喷成雾状输出。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雾化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喷雾管内的第二网板,所述第二网板上正对所述第二喷雾出口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二网孔。同样的,泵头将溶液从瓶体抽送至喷雾管,溶液与空气一并通过第二网板上的第二网孔喷成雾状输出。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网板连接于所述第一网板的一端。第一网板与第二网板连为一体,形成一个罩体结构,可直接装入至调节筒内即可,安装更加方便。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雾管与所述泵头为可拆卸连接。喷雾管可为一次性使用件,使用完成后可保留瓶体,将喷雾管从泵体上拆出,再次使用时可安装拆出的喷雾管或新的喷雾管。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的喷雾管、雾化器与调节筒相互分离时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组装后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100

瓶体、110

泵头、200

喷雾管、210

第一喷雾出口、220

弧形滑槽、300

雾化器、310

第一网孔、400

调节筒、410

第一避让口、420

第一遮挡部、430

第二遮挡部、440

导向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0020]参照图1与图2,一种口腔喷雾器,包括:瓶体100,其顶侧设置有泵头110;喷雾管200,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泵头110,所述喷雾管200的另一端为输出端,所述喷雾管200的外侧壁沿周向环绕设置有多个第一喷雾出口210,所述第一喷雾出口210位于所述输出端旁侧,所述喷雾管200位于所述输出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喷雾出口,所述喷雾管200内正对所述第一喷雾出口210与所述第二喷雾出口的位置均设置有雾化器300;调节筒400,其转动连接于所述喷雾管200的外侧,所述调节筒400的外侧壁正对所述第一喷雾出口210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避让口410,所述调节筒400上位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避让口410之间的位置形成第一遮挡部420,所述调节筒400靠近所述输出端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遮挡部430,所述第二遮挡部430覆盖于所述第二喷雾出口,转动所述调节筒400可使得所述第一遮挡部420覆盖于所述第一喷雾出口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喷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00),其顶侧设置有泵头(110);喷雾管(200),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泵头(110),所述喷雾管(200)的另一端为输出端,所述喷雾管(200)的外侧壁沿周向环绕设置有多个第一喷雾出口(210),所述第一喷雾出口(210)位于所述输出端旁侧,所述喷雾管(200)位于所述输出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喷雾出口,所述喷雾管(200)内正对所述第一喷雾出口(210)与所述第二喷雾出口的位置均设置有雾化器(300);调节筒(400),其转动连接于所述喷雾管(200)的外侧,所述调节筒(400)的外侧壁正对所述第一喷雾出口(210)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避让口(410),所述调节筒(400)上位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避让口(410)之间的位置形成第一遮挡部(420),所述调节筒(400)靠近所述输出端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遮挡部(430),所述第二遮挡部(430)覆盖于所述第二喷雾出口,转动所述调节筒(400)可使得所述第一遮挡部(420)覆盖于所述第一喷雾出口(210)、所述第二遮挡部(430)打开所述第二喷雾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筒(40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喷雾管(200)。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苗苗朱述侠叶丽张仁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