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云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靶向P53突变体的甾体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在治疗肿瘤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64265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靶向P53突变体的甾体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在治疗肿瘤中的应用,通过结构整合的方式,将p53靶向抗肿瘤药物的关键药效基团引入到甾体类化合物中,合成了一系列以p53为靶点的甾体类化合物,药理实验结果证实这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p53靶向抗肿瘤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靶向P53突变体的甾体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在治疗肿瘤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和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靶向P53突变体的甾体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在治疗肿瘤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人类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对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研究的重点。尽管肿瘤的治疗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抗肿瘤药物的研发还是任重而道远。Tp53作为抑癌基因,其编码的p53蛋白能够促进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然而在超过50%肿瘤细胞中都存在p53基因突变。P53蛋白全长由393个氨基酸组成,包括反式激活结构域(TAD)、DNA结合结构域(DBD)、四聚化结构域(DB)三大功能结构域,其突变主要是发生在DBD区的单点错义突变,导致p53失去原有的肿瘤抑制功能,同时通过功能性获得效应(GOF)进一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报道显示突变p53在肿瘤细胞中通常表达较高,因而其可以成为区别于正常细胞的一个特异性抗肿瘤靶点。
[0003]甾体类化合物又称为类固醇类化合物,是由甲戊二羟酸生源合成途径转化而来,且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一类天然化合物。其基本结构由环戊烷并氢化菲、两个角甲基、及C

17位不同侧链构成。同时甾体类化合物还具有高度的亲脂性、良好的生物膜穿透能力等优点,已经成为药物研发的热点,可将其用于肿瘤治疗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p53靶向抗肿瘤作用的甾体类化合物,具体提供一种靶向P53突变体的甾体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在治疗肿瘤中的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式(I)所示甾体类化合物或其药用盐,
[0007][0008]其中,A为NH或S;R1为氢或酰基;R2为烷基、芳基、取代的芳基、杂芳基或酰基;R4为

CO



C(OH)R3‑
;R3为氢、烷基、芳基、芳基取代的烷基或烯基。
[0009]作为优选的,R1为氢,甲酰基,乙酰基,丙酰基或丁酰基;R2为1至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6至14个碳原子的芳香单环或多环芳基,1至5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卤素、甲氧基、乙氧基、氨基、甲氨基、二甲氨基、乙酰氨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取代的芳基,杂芳基,或烷酰基或芳环上带有或不带有取代基的芳香酰基;R4为

CO



C(OH)R3‑
;R3为氢、1至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6至14个碳原子的芳香单环或多环芳基,1至5个碳原子的
直链或支链烷基、卤素、甲氧基、乙氧基、氨基、甲氨基、二甲氨基、乙酰氨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取代的芳基,或包含2至10个碳原子且至少一个碳

碳双键的脂肪烃基团。
[0010]其中,R3包括但不限于乙烯基、烯丙基、1

丙烯基、1

丁烯基、2

丁烯基、3

丁烯基、3

甲基
‑2‑
丁烯基、苄基、2

苯乙基和萘基甲基。
[0011]作为优选的,式(I)所示甾体类化合物包括:17β

(2

甲基苯氨基甲基)

16



雄甾
‑5‑




醇,17β

(3

甲基苯氨基甲基)

16



雄甾
‑5‑




醇,17β

(2

氯苯氨基甲基)

16



雄甾
‑5‑




醇,17β

(2

溴苯氨基甲基)

16



雄甾
‑5‑




醇,17β

(4

氯苯氨基甲基)

16



雄甾
‑5‑




醇,17β

(4

甲基苯硫基甲基)

雄甾
‑5‑




醇,17β

苯硫基甲基

雄甾
‑5‑




醇,17β

(4

氯苯硫基甲基)

雄甾
‑5‑




醇,17β

(4

异丙基苯硫基甲基)

雄甾
‑5‑




醇,17β

(4

三氟甲基苯硫基甲基)

雄甾
‑5‑




醇,17β

(2

萘硫基甲基)

雄甾
‑5‑




醇,17β

(4

溴苯硫基甲基)

雄甾
‑5‑




醇,17β

(4

氯苯甲酰胺基甲基)

16



雄甾
‑5‑




醇醋酸酯,17β

(4

甲基苯甲酰胺基甲基)

16



雄甾
‑5‑




醇醋酸酯,17β

(4

氟苯甲酰胺基甲基)

16



雄甾
‑5‑




醇醋酸酯,17β

苯甲酰胺基甲基

1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式(I)所示甾体类化合物或其药用盐,其特征在于:其中,A为NH或S;R1为氢或酰基;R2为烷基、芳基、取代的芳基、杂芳基或酰基;R4为

CO



C(OH)R3‑
;R3为氢、烷基、芳基、芳基取代的烷基或烯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甾体类化合物或其药用盐,其特征在于:R1为氢,甲酰基,乙酰基,丙酰基或丁酰基;R2为1至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6至14个碳原子的芳香单环或多环芳基,1至5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卤素、甲氧基、乙氧基、氨基、甲氨基、二甲氨基、乙酰氨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取代的芳基,杂芳基,或烷酰基或芳环上带有或不带有取代基的芳香酰基;R4为

CO



C(OH)R3‑
;R3为氢、1至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6至14个碳原子的芳香单环或多环芳基,1至5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卤素、甲氧基、乙氧基、氨基、甲氨基、二甲氨基、乙酰氨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取代的芳基,或包含2至10个碳原子且至少一个碳

碳双键的脂肪烃基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甾体类化合物或其药用盐,其特征在于,式(I)所示甾体类化合物包括:17β

(2

甲基苯氨基甲基)

16



雄甾
‑5‑




醇,17β

(3

甲基苯氨基甲基)

16



雄甾
‑5‑




醇,17β

(2

氯苯氨基甲基)

16



雄甾
‑5‑




醇,17β

(2

溴苯氨基甲基)

16



雄甾
‑5‑




醇,17β

(4

氯苯氨基甲基)

16



雄甾
‑5‑




醇,17β

(4

甲基苯硫基甲基)

雄甾
‑5‑




醇,17β

苯硫基甲基

雄甾
‑5‑




醇,17β

(4

氯苯硫基甲基)

雄甾
‑5‑




醇,17β

(4

异丙基苯硫基甲基)

雄甾
‑5‑




醇,17β

(4

三氟甲基苯硫基甲基)

雄甾
‑5‑




醇,17β

(2

萘硫基甲基)

雄甾
‑5‑




醇,17β

(4

溴苯硫基甲基)

雄甾
‑5‑




醇,17β

(4

氯苯甲酰胺基甲基)

16



雄甾
‑5‑




醇醋酸酯,17β

(4

甲基苯甲酰胺基甲基)

16



雄甾
‑5‑




醇醋酸酯,17β

(4

氟苯甲酰胺基甲基)

16



雄甾
‑5‑




醇醋酸酯,17β

苯甲酰胺基甲基

16



雄甾
‑5‑




醇醋酸酯,17β

(4

甲氧基苯甲酰胺基甲基)

16



雄甾
‑5‑




醇醋酸酯,17β

(3

溴苯甲酰胺基甲基)

16



雄甾
‑5‑




醇醋酸酯,17β

(3

甲氧基苯甲酰胺基甲基)

16



雄甾
‑5‑




醇醋酸酯,17β

(2

溴苯甲酰胺基甲基)

16



雄甾
‑5‑




醇醋酸酯,17β

烟酰胺基甲基

16



雄甾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虹陈静波王嘉健陶静耿学业董杰刘文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