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取出药材的炒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411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便于取出药材的炒制设备,包括基座,基座为矩形体,基座的上方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下端面连接有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的一端设有第二支撑柱,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通过转动机构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柱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下端面连接有第三支撑柱,第三支撑柱的一端连接有炒制体,第二支撑板的下端面还连接有电机,电机内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有若干组炒制叶片,炒制体的外壁连接有加热器,炒制体的外壁还连接有倒料环,基座的上端面连接有控制器,电机、加热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解决了现有药材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炒制,炒制完成后炒制体温度较高难以将药材取出的问题。完成后炒制体温度较高难以将药材取出的问题。完成后炒制体温度较高难以将药材取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取出药材的炒制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设备,具体涉及便于取出药材的炒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中药行业由于迎合了近年来国际上绿色消费的热潮,而且在产业化和规模化上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实现了超过其他行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水平,但也存在着知识产权流失严重,国际市场份额下降,科技研发力量薄弱,相关国家政策法规不完善等问题,不断变化的产业环境促成了中药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局面,对药材的生产也应当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监督管理,但另一方面,药材的生产,即药材的种植、采集和饲养活动,又明显不同于一般药品的生产活动,一般药品的生产活动属于工业化生产,质量可控性强,而药材的生产一般属于农业生产活动,质量可控性与工业化生产相比,影响因素更多,更为困难,本法对一般药品生产活动监督管理的规定,难以完全适用于药材的种植、采集和饲养,同时又应当看到,要保证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质量,也需要从药材生产入手,现有药材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炒制,炒制完成后炒制体温度较高难以将药材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药材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炒制,炒制完成后炒制体温度较高难以将药材取出,目的在于提供便于取出药材的炒制设备,解决了现有药材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炒制,炒制完成后炒制体温度较高难以将药材取出的问题。
[0004]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便于取出药材的炒制设备,包括基座,基座为矩形体,基座的上方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下端面连接有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的一端设有第二支撑柱,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通过转动机构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柱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下端面连接有第三支撑柱,第三支撑柱位于第二支撑板的两侧,第三支撑柱的一端连接有炒制体,炒制体内部设有用于炒制药材的空间,炒制体的上端开口,炒制体位于基座的上方,第二支撑板的下端面还连接有电机,电机内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有若干组炒制叶片,炒制叶片位于炒制体内部,炒制叶片的形状与炒制体内壁的形状相匹配,炒制体的外壁连接有加热器,加热器环绕炒制体的外壁,炒制体的外壁还连接有倒料环,倒料环与炒制体的连接处位于炒制体的下方,基座的上端面连接有控制器,电机、加热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现有药材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炒制,炒制完成后炒制体温度较高难以将药材取出,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现在设置了一种便于取出药材的炒制设备,基座用于连接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用于连接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用于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柱,便于第二支撑柱绕着第一支撑柱进行转动,第二支撑柱用于连接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用于连接第三支撑柱,第三支撑柱用于连接炒制体,炒制体的内部中空用于炒制药材,炒制体的上端开口用于放入、取出药材,第二支撑板的下端面还用于连接电
机,电机用于带动传动轴进行旋转,传动轴用于带动炒制叶片进行旋转,炒制叶片用于带动药材进行翻炒,使得药材进行均匀的炒制,炒制体的外壁用于连接加热器,加热器用于对炒制体进行加热,使得为炒制药材提供所需的热量,炒制体的外壁还用于连接倒料环,通过勾住倒料环,使得第二支撑柱绕着第一支撑柱进行旋转,进而使得炒制体的开口朝下,便于将炒制体内部的药材取出,基座的上端面还用于连接控制器,控制器用于调动电机、加热器进行工作。
[0007]通过将药材放入炒制体内部,通过控制器调动加热器进行工作,通过加热器将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炒制体内部,炒制体将热量传递到药材内部,通过控制器调动电机进行工作,优选的,通过间断的控制器电机进行工作,使得药材充分受热的同时,避免了药材炒制的过程中变糊的问题,电机调动传动轴进行旋转,传动轴带动炒制叶片进行旋转,炒制叶片带动药材进行旋转,使得药材充分吸收热量,药材炒制完成后,优选的,通过工具勾住倒料环,避免了直接与倒料环接触,避免了造成操作人员被烫伤的问题,通过勾住倒料环,使得炒制体绕着转动机构进行旋转,使得炒制体上端开口朝下,通过炒制体上端将炒制好的药材倒出,避免了难以将炒制体内部药材倒出的问题,通过设置便于取出药材的炒制设备,解决了现有药材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炒制,炒制完成后炒制体温度较高难以将药材取出的问题。
[0008]进一步地,转动机构包括旋转轴,旋转轴的外圈与第一支撑柱连接,旋转轴的内圈与第二支撑柱连接,旋转轴的外圈与内圈转动连接,旋转轴的外圈用于与第一支撑柱连接,旋转轴的内圈用于连接第二支撑柱,通过旋转轴的外圈与内圈转动连接,使得第二支撑柱便于绕着第一支撑柱进行旋转,进而便于炒制体绕着第一支撑柱进行旋转,便于将炒制完成的药材倒出。
[0009]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柱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一加强条,第一加强条环绕第一支撑柱位于一圆上,第一加强条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连接,第一加强条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柱连接,第一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柱用于连接若干根第一加强条,第一加强条用于增强第一支撑柱与支撑板的连接,避免了炒制体使用过程中导致第一支撑柱脱离第一支撑板的连接。
[0010]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板的下端面还连接有配重槽,配重槽的上端开口,第一支撑柱位于第一支撑板的一端,配重槽位于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第一支撑板的下端面还用于连接配重槽,配重槽用于平衡炒制体那一端的重量,避免了炒制体使用过程中重量过重导致本申请设备发生偏斜的问题,根据炒制体内部放置药材的重量不同,优选的,配重槽上端开口便于放置不同数量的配重块,便于保持不同重量下炒制体的平衡。
[0011]进一步地,基座与第一支撑板之间设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与基座的上端面连接,固定座的上端面连接有液压泵,液压泵内连接有多级伸缩轴,多级伸缩轴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的下端面连接,多级伸缩轴与第一支撑板的连接处位于第一支撑板的中部,液压泵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伸缩机构包括固定座,固定座的下端面用于连接基座,基座的上端面用于连接液压泵,液压泵用于连接多级伸缩轴,液压泵还用于带动多级伸缩轴沿着轴线进行上下伸缩运动,多级伸缩轴用于带动第一支撑板进行上下伸缩运动,便于带动炒制体进行上下伸缩运动,药材炒制完成后,根据需要将药材倒入不同的容器内,根据不同的容器高度不同,通过控制器调动液压泵进行工作,通过液压泵带动炒制体进行向上
运动,使得炒制体旋转后上端位于不同容器的上方,便于将炒制好的药材倒入不同容器内部。
[0012]进一步地,固定座与液压泵之间设有至少两根第二加强条,第二加强条位于液压泵的两侧,第二加强条的一端与固定座连接,第二加强条的另一端与液压泵连接,固定座与液压泵用于连接第二加强条,第二加强条用于增强液压泵与固定座的连接,避免了液压泵带动多级伸缩轴运动过程中导致液压泵脱离固定座的连接。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便于取出药材的炒制设备,通过旋转轴的外圈与内圈转动连接,使得第二支撑柱便于绕着第一支撑柱进行旋转,进而便于炒制体绕着第一支撑柱进行旋转,便于将炒制完成的药材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取出药材的炒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基座(1)为矩形体,基座(1)的上方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第一支撑板(2)的下端面连接有第一支撑柱(3),第一支撑柱(3)的一端设有第二支撑柱(4),第一支撑柱(3)与第二支撑柱(4)通过转动机构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柱(4)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5)的下端面连接有第三支撑柱(6),第三支撑柱(6)位于第二支撑板(5)的两侧,第三支撑柱(6)的一端连接有炒制体(7),炒制体(7)内部设有用于炒制药材的空间,炒制体(7)的上端开口,炒制体(7)位于基座(1)的上方,第二支撑板(5)的下端面还连接有电机(8),电机(8)内连接有传动轴(9),传动轴(9)的一端连接有若干组炒制叶片(10),炒制叶片(10)位于炒制体(7)内部,炒制叶片(10)的形状与炒制体(7)内壁的形状相匹配,炒制体(7)的外壁连接有加热器(11),加热器(11)环绕炒制体(7)的外壁,炒制体(7)的外壁还连接有倒料环(12),倒料环(12)与炒制体(7)的连接处位于炒制体(7)的下方,基座(1)的上端面连接有控制器(13),电机(8)、加热器(11)均与控制器(13)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取出药材的炒制设备,其特征在于,转动机构包括旋转轴(14),旋转轴(14)的外圈与第一支撑柱(3)连接,旋转轴(14)的内圈与第二支撑柱(4)连接,旋转轴(1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泽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峨嵋山道地药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