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桂皮风味的果蜜香型红茶及其加工方法、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641027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桂皮风味的果蜜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符合质量标准的茶青采摘、重度萎凋、一次摇青、重度揉捻、重度富氧发酵、高温干燥、烘干、足火提香等步骤,能够形成同时具有熟葡萄果香味、蜂蜜香味以及桂皮香味等多重风味的复合香型红茶,香气浓厚,口感醇和,质量稳定,且还能有效降低传统蜜香红茶中的涩味。的涩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桂皮风味的果蜜香型红茶及其加工方法、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桂皮风味的果蜜香型红茶及其加工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蜜香红茶,为纯天然绿色茶叶,茶汤蜜味浓厚,滋味浓醇。香蜜红茶原本是由中国台湾茶业改良场成功研制的茶品,和白毫乌龙颇为相似,蜜香红茶的香味之一源于其茶树在生长过程中,叶片遭小绿叶蝉叮咬后,而带有的独特的蜜香,同时还又保持了红茶所特有的醇和口感,颇受消费者青睐。为此,很多研发机构大力开展关于蜜香红茶制作工艺的研究,例如,国内专利CN103652002A记载了一种蜜香型红茶的加工工艺,采用没有被小绿叶蝉叮咬的鲜叶,通过创新摇青工序、过红锅工序和竹笼烘培工序,并改进萎凋工序和发酵工序等方法,强化红茶所特有的甜香,形成与蜜香红茶气味和口感相似的红茶产品。但是,这种方式制得的红茶产品质量和感官品质和采用小绿叶蝉吸食后的鲜叶制备得到的蜜香红茶具有明显差距。
[0003]而传统的以小绿叶蝉叮咬后的鲜叶为原料制作的蜜香红茶,产品仅具有蜜香风味,口感单一。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适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桂皮风味的果蜜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茶青采摘:选择适合制作乌龙茶的中叶种茶树品种,采摘茶嫩梢作为茶青;其中,以单个芽叶被小绿叶蝉叮咬等级达1级~4级、单个芽叶被小绿叶蝉叮咬5处以上、嫩度为一芽一叶和/或一芽二叶的茶青为标准叶,所述标准叶的质量占所述茶青总质量的比例符合适制蜜香红茶的茶青等级为特级、1级、2级、3级以及4级中任一等级的质量标准;所述适制蜜香红茶的茶青等级的质量标准划分包括:特级茶青:被小绿叶蝉叮咬等级为4级的标准叶的质量占所述茶青总质量之比≥30%;或,被小绿叶蝉叮咬等级为3级与4级的标准叶的质量之和占所述茶青总质量之比≥70%,被小绿叶蝉叮咬等级为1级与2级的标准叶的质量之和占所述茶青总质量之比≤30%;1级茶青:0%<被小绿叶蝉叮咬等级为4级的标准叶的质量占所述茶青总质量之比<30%,50%≤被小绿叶蝉叮咬等级为3级与4级的标准叶的质量之和占所述茶青总质量之比<70%,被小绿叶蝉叮咬等级为1级与2级的标准叶的质量之和占所述茶青总质量之比≤50%;2级茶青:不含有被小绿叶蝉叮咬等级为4级的标准叶,0%≤被小绿叶蝉叮咬等级为3级的标准叶的质量占所述茶青总质量之比<50%,被小绿叶蝉叮咬等级为2级的标准叶的质量占所述茶青总质量之比≥50%,被小绿叶蝉叮咬等级为1级的标准叶的质量占所述茶青总质量之比≤50%;3级茶青:不含有被小绿叶蝉叮咬等级为4级与3级的标准叶,0%<被小绿叶蝉叮咬等级为2级的标准叶的质量占所述茶青总质量之比<50%,被小绿叶蝉叮咬等级为1级的标准叶的质量占所述茶青总质量之比≥50%;4级茶青:不含有被小绿叶蝉叮咬等级为4级、3级以及2级的标准叶,被小绿叶蝉叮咬等级为1级的标准叶的质量占所述茶青总质量之比≥50%;步骤(2)重度萎凋:采用光照萎凋以及非光照萎凋相结合的复合萎凋方式;首先对采摘的茶青在光强度为1500Lux~30000Lux、温度20℃~30℃的条件下进行光照萎凋,光照萎凋的时间为20min~50min,随后在温度不超过30℃的条件下进行非光照萎凋,非光照萎凋时间为6h~15h,萎凋至所述茶青的含水量为56%~58%、且出现轻微桂皮味;步骤(3)摇青:对重度萎凋后的茶青进行一次长时摇青,摇青时间为15min~30min,随后进行适度摊青;步骤(4)重度揉捻:对摇青后的茶青采用先中压然后重压再中压的方式进行揉捻,或直接采用重压的方式进行揉捻;步骤(5)重度发酵:对重度揉捻后的茶青进行发酵,保持发酵室内的空气含氧量为21%~23%,温度为22℃~30℃,相对湿度为90%~98%,摊叶厚度为8cm~12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秒高邱振国王红蕾陈国健
申请(专利权)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