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墙区段的成槽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401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15
本公开涉及一种防渗墙区段的成槽结构及施工方法,成槽结构包括两个隔离件和两个横向支撑结构,所有隔离件和横向支撑结构均沿防渗墙区段的深度方向延伸;两个横向支撑结构分别位于防渗墙区段的两个横向侧边处,两个隔离件分别位于防渗墙区段的两个纵向侧边处,并且每个隔离件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横向支撑结构抵接,以使隔离件和横向支撑结构共同围成成槽结构的槽内空腔。本公开提供的防渗墙区段的成槽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两个隔离件和两个横向支撑结构共同形成成槽结构,来将需要进行后期混凝土浇筑的范围进行圈定,以形成完整且封闭的槽内空间,从而能够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浇筑,成槽速度快,并且无需设置泥浆护壁,施工效率高。率高。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渗墙区段的成槽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混凝土防渗墙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防渗墙区段的成槽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防渗墙,是对闸坝等水工建筑物在松散透水地基中进行垂直防渗处理的主要措施之一。防渗墙按分段建造,一个圆孔或槽孔浇筑混凝土后构成一个墙段,许多墙段连成一整道墙。
[0003]传统的防渗墙施工采用全置换工艺,即,把原始地层中的土砂石等物质弄出地面,泥浆固壁,然后采用导管法水下砼浇筑成墙。并且,传统施工工艺还要把孔两端已浇混凝土表面附着的岩屑和泥皮刷洗干净,以保证墙体混凝土、相邻两墙段的竖直接缝、墙底与基岩接触带的质量。这种操作方式工序繁多,导致成槽速度慢,操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防渗墙区段的成槽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5]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防渗墙区段的成槽结构,其包括两个隔离件和两个横向支撑结构,所有所述隔离件和所述横向支撑结构均沿所述防渗墙区段的深度方向延伸;
[0006]两个所述横向支撑结构分别位于所述防渗墙区段的两个横向侧边处,两个所述隔离件分别位于所述防渗墙区段的两个纵向侧边处,并且每个所述隔离件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横向支撑结构抵接,以使所述隔离件和所述横向支撑结构共同围成所述成槽结构的槽内空腔。
[0007]可选的,所述横向支撑结构包括若干横向支撑件和若干横向围板,所有所述横向支撑件沿所述防渗墙区段的横向方向间隔布设;<br/>[0008]所述横向支撑件沿所述防渗墙区段的深度方向延伸,各个所述横向围板依次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横向支撑件之间,并且所述横向围板的两端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横向支撑件抵接。
[0009]可选的,所述横向支撑结构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撑件和所述横向围板的顶部,所述加强件沿所述防渗墙区段的横向方向布设。
[0010]可选的,所述横向支撑件为H型钢。
[0011]可选的,所述成槽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纵向支撑结构,两个所述纵向支撑结构分别位于所述纵向侧边部处,并且每个所述纵向支撑结构的两侧分别抵接于两个所述横向支撑结构。
[0012]可选的,所述纵向支撑结构包括纵向支撑横杆和纵向支撑竖板,所述纵向支撑横杆沿所述防渗墙区段的纵向方向延伸,所述纵向支撑横杆的两端与两个所述横向支撑结构
抵接;
[0013]所述纵向支撑竖板设置在所述纵向支撑横杆上,所述纵向支撑竖板沿所述防渗墙区段的深度方向延伸。
[0014]可选的,所述纵向支撑竖板的数量为四个,各个所述纵向支撑竖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纵向支撑横杆的四个端角处。
[0015]可选的,所述隔离件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圆筒形结构的直径不小于所述纵向侧边部的长度。
[0016]可选的,所述隔离件的顶部具有凹型槽,所述成槽结构的纵向支撑结构位于所述凹型槽内。
[0017]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的防渗墙区段的成槽结构进行防渗墙区段施工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18]在地面上进行测量,以确定出所述防渗墙区段的作业位置;
[0019]在所述防渗墙区段的两个横向侧边处分别打入所述横向支撑结构,以形成所述成槽结构的两个横向边沿;
[0020]对两个所述横向支撑结构之间的地面进行开挖,并将两个所述隔离件分别固定在所述成槽结构的两个纵向边沿处,以形成所述成槽结构的两个纵向边沿,并使两个所述隔离件和两个所述横向支撑结构共同围成所述成槽结构的槽内空腔。
[0021]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22]本公开提供的防渗墙区段的成槽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采用两个隔离件和两个横向支撑结构共同来形成成槽结构,首先在防渗墙区段上打入两个横向支撑结构,来将需要进行后期混凝土浇筑的范围进行圈定,而后放入两个隔离件来将该范围进行阻隔,以形成完整且封闭的槽内空间,从而能够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浇筑,成槽速度快,并且无需设置泥浆护壁,施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23]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防渗墙区段的成槽结构的俯视图;
[0026]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具有纵向支撑结构的防渗墙区段的成槽结构的俯视图;
[0027]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防渗墙区段的成槽结构的测试图;
[0028]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纵向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隔离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隔离件和纵向支撑结构的侧视图;
[0031]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防渗墙区段的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2]其中,1、隔离件;11、凹型槽;2、横向支撑结构;21、横向支撑件;22、横向围板;3、纵
向支撑结构;31、纵向支撑横杆;32、纵向支撑竖板;4、槽内空腔;a、横向方向;b、纵向方向;c、深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5]混凝土防渗墙,是对闸坝等水工建筑物在松散透水地基中进行垂直防渗处理的主要措施之一。防渗墙按分段建造,一个圆孔或槽孔浇筑混凝土后构成一个墙段,许多墙段连成一整道墙。墙的顶部与闸坝的防渗体连接,两端与岸边的防渗设施连接,防渗墙底部嵌入基岩或相对不透水地层中一定深度,即可截断或减少地基中的渗透水流,保证地基的渗透稳定和闸坝安全。
[0036]传统的防渗墙施工采用全置换工艺,全置换工艺的防渗墙主要程序为:造孔、清孔换浆、终孔与清孔验收、浇筑泥浆下混凝土、全墙质量检查与验收、处理与坝内防渗体的连接。即,把原始地层中的土砂石等物质弄出地面,泥浆固壁,然后采用导管法水下砼浇筑成墙。传统施工工艺成槽作业累计耗用工时约占防渗墙总工期的60%以上,泥浆的质量也直接影响造孔的进度、质量与安全。清孔换浆时将孔内含有大量砂粒与岩屑的泥浆更换成质量合格的泥浆,还要把孔两端已浇混凝土表面附着的岩屑和泥皮刷洗干净,以保证墙体混凝土、相邻两墙段的竖直接缝、墙底与基岩接触带的质量。这种操作方式工序繁多,导致成槽速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墙区段的成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隔离件(1)和两个横向支撑结构(2),所有所述隔离件(1)和所述横向支撑结构(2)均沿所述防渗墙区段的深度方向(c)延伸;两个所述横向支撑结构(2)分别位于所述防渗墙区段的两个横向侧边处,两个所述隔离件(1)分别位于所述防渗墙区段的两个纵向侧边处,并且每个所述隔离件(1)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横向支撑结构(2)抵接,以使所述隔离件(1)和所述横向支撑结构(2)共同围成所述成槽结构的槽内空腔(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墙区段的成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结构(2)包括若干横向支撑件(21)和若干横向围板(22),所有所述横向支撑件(21)沿所述防渗墙区段的横向方向间隔布设;所述横向支撑件(21)沿所述防渗墙区段的深度方向延伸,各个所述横向围板(22)依次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横向支撑件(21)之间,并且所述横向围板(22)的两端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横向支撑件(21)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渗墙区段的成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结构(2)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撑件(21)和所述横向围板(22)的顶部,所述加强件沿所述防渗墙区段的横向方向布设。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渗墙区段的成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件(21)为H型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墙区段的成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槽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纵向支撑结构(3),两个所述纵向支撑结构(3)分别位于所述防渗墙区段的两个纵向侧边处,并且每个所述纵向支撑结构(3)的两侧分别抵接于两个所述横向支撑结构(2)。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林虞政军靳云鹏郑星龄孙铁孟庆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