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超纤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389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性超纤合成革的制备工艺,涉及合成革技术领域,通过在水性浆料的制备原料中加入水性聚氨酯树脂,通过水性聚氨酯树脂来代替传统的油性树脂,制备过程中避免有毒废水和废气排放,同时制备得到的水性超纤合成革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无害,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安全环保,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含浸浆料不包含增稠剂,含浸浆料的渗透润湿性能不受影响,同时,采用预凝胶工艺,在较低温度下,水分还未挥发前先将树脂凝固,又有效的避免了泳移。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较为经济便利的水性超纤含浸加工工艺,尤其适用于厚密超细纤维革的加工。尤其适用于厚密超细纤维革的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超纤合成革的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合成革
,具体涉及一种水性超纤合成革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超纤革全称是“超细纤维合成革”,是在超细纤维构成的基布基础上,涂覆以PU涂层而形成的高仿真皮革制品,具有极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优异的耐寒、透气、耐老化,撕裂强度、拉伸强度高,耐折性好、耐寒性佳、耐霉变性能较佳、成品厚实丰满、仿真性好,表面易清洗、组织结构和天然皮革相似等性能,且其中有机挥发物含量低,环保性极佳。
[0003]但是由于其超细纤维的特性,纤维比表面积大、显色性差,吸附的染料容易脱落,所以常规一浴法染色干湿摩擦牢度低,特别是湿摩擦牢度,深色品种只能达到1级,远不能满足高端市场的要求,并且,传统水性超纤合成革制备过程中浆料无法进入超细纤维无纺布的纤维缝隙内,超细纤维无纺布在含浸槽内保持水平状态并采用辊件传动的方式进行浸润,浸润效果差,无法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性超纤合成革的制备工艺,该水性合成革套皮革的制备方法主要步骤如下:
[0006]步骤一:无纺布制作;
[0007]步骤二:PU树脂含浸;
[0008]步骤三:碱减量;
[0009]步骤四:材料染整。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无纺布制作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1]A1:首先以涤纶、丙纶为原料,经过多次针刺加,此处,针刺是指利用三角截面棱边带倒钩的刺针对纤网进行反复穿刺,经过许多次的针刺,相当多的纤维束被刺入纤网,使纤网中纤维互相缠结,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力和厚度的针刺法非织造材料。
[0012]A2:然后对无纺布进行热轧,热轧将从主梳机进入热轧机上下热辊的片状原料短纤通过热辊温度为180

200℃和压力进行热压成形;
[0013]A3:上述热辊压力由空压机提供的压缩风经调压装置上压1.1

1.3MPa下压0.6

1.0MPa进入调压气缸。
[00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PU树脂含浸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5]B1:将电解质采用去离子水溶解,配置成质量浓度为0.5~2%的一价电解质溶液作为助凝剂;
[0016]B2:按水性聚氨酯树脂与助凝剂质量比为100:15~100的比例将水性聚氨酯树脂与助凝剂混合均匀,得到水性聚氨酯树脂浆料;
[0017]B3:将超细纤维无纺布与水性聚氨酯树脂浆料通过浸轧工艺得到浸轧超细纤维无
纺布。
[001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碱减量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9]C1:浸轧15

17%的烧碱液,1.5

2.5g/L的渗透剂TF

107,轧液率为40%

50%,辊简烘燥温度为125

130℃,烘燥时间为30

60min;
[0020]C2:然后进入无张力平洗机热水、冷水冲洗,再用醋酸中和,水洗脱水,于145

155℃下拉幅机超慢烘干,得到水性超纤合成革。
[002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材料染整还包括以下步骤:
[0022]D1:将超细纤维合成革,置于含有硫化染料硫化染料和烧碱的染色浴中;
[0023]D2:D1中硫化染料和烧碱的染色浴中,浴比为:1:5~1:15,室温运转15~20min后,然后以1~3℃/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60~85℃,加保险粉5~15g/L和烧碱1~2g/L的混合液,保温30~60min,排液水洗后,用0.1~1g/L的醋酸和1.5~3.5g/L的H2O2,在50~70℃的条件下氧化30~60min,再皂洗剂SN

S0.5~2g/L,90~100℃皂洗30~60min,排液,然后得到染色的水性超纤合成革。
[002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5]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性超纤合成革的制备工艺,通过将超细纤维合成革,置于含有硫化染料硫化染料和烧碱的染色浴中,通过采用浴比为:1:5~1:15,室温运转15~20min后,然后以1~3℃/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60~85℃,加保险粉5~15g/L和烧碱1~2g/L的混合液,保温30~60min,排液水洗后,用0.1~1g/L的醋酸和1.5~3.5g/L的H2O2,在50~70℃的条件下氧化30~60min,再皂洗剂SN

S0.5~2g/L,90~100℃皂洗30~60min的条件,能够对该合成革进行染色。
[0026]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性超纤合成革的制备工艺,通过在水性浆料的制备原料中加入水性聚氨酯树脂,通过水性聚氨酯树脂来代替传统的油性树脂,制备过程中避免有毒废水和废气排放,同时制备得到的水性超纤合成革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无害,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安全环保。
[0027]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性超纤合成革的制备工艺,电解质液是加到含浸浆料中,凝胶行为通过温度触发,且采用的电解质助凝剂浓度低,用量少,因此废水量小。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含浸浆料不包含增稠剂,含浸浆料的渗透润湿性能不受影响,同时,采用预凝胶工艺,在较低温度下,水分还未挥发前先将树脂凝固,又有效的避免了泳移。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较为经济便利的水性超纤含浸加工工艺,尤其适用于厚密超细纤维革的加工。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实施例1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性超纤合成革的制备工艺,该水性合成革套皮革的制备方法主要步骤如下:
[0031]步骤一:无纺布制作;
[0032]步骤二:PU树脂含浸;
[0033]步骤三:碱减量;
[0034]步骤四:材料染整。
[0035]所述步骤一中无纺布制作还包括以下步骤:
[0036]A1:首先以涤纶、丙纶为原料,经过多次针刺加,此处,针刺是指利用三角截面棱边带倒钩的刺针对纤网进行反复穿刺,经过许多次的针刺,相当多的纤维束被刺入纤网,使纤网中纤维互相缠结,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力和厚度的针刺法非织造材料。
[0037]A2:然后对无纺布进行热轧,热轧将从主梳机进入热轧机上下热辊的片状原料短纤通过热辊温度为180℃和压力进行热压成形;
[0038]A3:上述热辊压力由空压机提供的压缩风经调压装置上压1.3MPa下压1.0MPa进入调压气缸。
[0039]所述步骤二中PU树脂含浸还包括以下步骤:
[0040]B1:将电解质采用去离子水溶解,配置成质量浓度为1%的一价电解质溶液作为助凝剂;...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超纤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水性合成革套皮革的制备方法主要步骤如下:步骤一:无纺布制作;步骤二:PU树脂含浸;步骤三:碱减量;步骤四:材料染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超纤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无纺布制作还包括以下步骤:A1:首先以涤纶、丙纶为原料,经过多次针刺加,此处,针刺是指利用三角截面棱边带倒钩的刺针对纤网进行反复穿刺,经过许多次的针刺,相当多的纤维束被刺入纤网,使纤网中纤维互相缠结,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力和厚度的针刺法非织造材料。A2:然后对无纺布进行热轧,热轧将从主梳机进入热轧机上下热辊的片状原料短纤通过热辊温度为180

200℃和压力进行热压成形;A3:上述热辊压力由空压机提供的压缩风经调压装置上压1.1

1.3MPa下压0.6

1.0MPa进入调压气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超纤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PU树脂含浸还包括以下步骤:B1:将电解质采用去离子水溶解,配置成质量浓度为0.5~2%的一价电解质溶液作为助凝剂;B2:按水性聚氨酯树脂与助凝剂质量比为100:15~100的比例将水性聚氨酯树脂与助凝剂混合均匀,得到水性聚氨酯树脂浆料;B3:将超细纤维无纺布与水性聚氨酯树脂浆料通过浸轧工艺得到浸轧超细纤维无纺布。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忠李启贤
申请(专利权)人:福鼎利都超纤皮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