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346372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11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终端;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岛状结构、多个电连接结构以及第一柔性胶层,第一柔性胶层填充于多个岛状结构之间,以及第一柔性胶层覆盖多个岛状结构,相邻两个岛状结构在拉伸状态的第二间距和在未拉伸状态的第一间距的比值范围为10%至20%;本申请通过在相邻两个岛状结构之间以及岛状结构上设置第一柔性胶层,通过柔性胶层的收缩性,在保证整体拉伸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小了相邻两个岛状结构在未拉伸状态时的间距,增加了柔性显示面板从收缩态向拉伸态转换的拉伸面积,提高了柔性显示面板的拉伸率。板的拉伸率。板的拉伸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终端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终端。

技术介绍

[0002]在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技术的基础上,可拉伸式显示技术将是下一代显示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可拉伸显示技术的本质是实现屏幕本身的柔性化,通过显示背板的柔性化设计,即采用图案化设计的方式,将背板材料进行镂空处理,使得显示面板在原面积的基础上可以向任意方向拉伸变形,从而实现可拉伸、可拓展式显示。
[0003]然而,由于显示面板的高分辨率需求,显示面板可以进行镂空处理的面积有所限制,即在柔性层中进行打孔的面积具有上限,使得现有可拉伸显示面板的拉伸率无法进一步提升。
[0004]因此,亟需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终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终端,以改善现有可拉伸显示面板的拉伸率较小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岛状结构,设置有发光单元,多个所述岛状结构分离设置;多个电连接结构,所述电连接结构包括电连接所述发光单元的金属线,相邻的所述岛状结构通过多个所述电连接结构拉伸连接;以及第一柔性胶层,填充于多个所述岛状结构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柔性胶层覆盖多个所述岛状结构;其中,当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处于未拉伸状态时,相邻两个所述岛状结构的间距为第一间距,当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处于拉伸状态时,相邻两个所述岛状结构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二间距和所述第一间距的差值与所述第一间距的比值范围为10%至2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胶层的材料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粘接层,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背光侧贴合;第二粘接层,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贴合;第二柔性胶层,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两侧,所述第二柔性胶层通过所述第一粘接层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背光侧的表面粘接,以及所述第二柔性胶层通过所述第二粘接层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表面粘接;其中,所述第二柔性胶层的材料和所述第一柔性胶层的材料相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胶层的材料包括热塑性热熔胶,所述热塑性热熔胶包括树脂、增粘剂、粘度调节剂以及抗氧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粘接层,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背光侧贴合;第二柔性胶层,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两侧,所述第二柔性胶层通过所述第一粘接层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背光侧的表面粘接,以及所述第二柔性胶层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表面的所述第一柔性胶层直接粘接;其中,所述第二柔性胶层的材料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6.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作家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