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尘监测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3623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09
一种粉尘监测模块,包括盒体和空腔,盒体包括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左侧壁上设置进气口,下侧壁上设置出气口。空腔内设置电路板和粉尘监测器,电路板与盒体之间设置有第一螺纹组件。出气口处设置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矩形件,矩形件内设置有使得空腔与出气口连通的通气廊道,空腔和通气廊道之间设置有连通口。矩形件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设置有第一辊轴,第二腔室内设置有第二辊轴。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上均设置有条形口,第一辊轴上设置有穿过条形口延伸进第二腔室且与第二辊轴缠绕的过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粉尘监测模块在监测完空气后,向后级模块继续传送空气时,无法将粉尘进行清除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尘监测模块


[0001]本技术属于环境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粉尘监测模块。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微站又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微站,是用于采集、监测特定大气污染物,并可将数据实时上传至云服务器的户外监测设备,其核心是通过气体传感器技术进行监测,以此来进行空气污染分析、污染源头追溯及标准大气站数据补充。如果需要完整监测某一区域,则可以采用多点布置的方式予以实现。
[0003]粉尘监测是空气微站的必备功能之一,可以对PM2.5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时发现污染源并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通常粉尘监测模块安装于空气微站箱体(以下简称箱体)内,为了避免外界灰尘大量进入箱体内,一般会将粉尘监测模块安放于盒体内,再将盒体固定于箱体内,此时通过导气管将外界空气集中传送至盒体内,就可依靠盒体内的粉尘监测模块对空气中的PM2.5进行监测。监测完毕的气体可以再次传输至四气监测模块进行测量,并得到相应数据。其中,按照国标要求,四气为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
[0004]现有的粉尘监测模块,在监测完空气中的PM2.5后,会将空气中的粉尘一并传送至四气监测模块,导致四气监测模块中的传感器蒙尘,影响传感器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粉尘监测模块,包括盒体以及位于盒体内的空腔,盒体包括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左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下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进气口与盒体之间和出气口与盒体之间均为法兰连接,空腔内设置有电路板以及位于电路板上的粉尘监测器,电路板与盒体之间设置有第一螺纹组件,出气口处设置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位于出气口处的矩形件,矩形件内设置有连通空腔与出气口的通气廊道,空腔和通气廊道之间设置有连通口,矩形件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以出气口的中轴线对称布局,第一腔室内设置有第一辊轴,第二腔室内设置有第二辊轴,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上均设置有条形口,第一辊轴上设置有穿过条形口延伸进第二腔室内与第二辊轴缠绕的过滤网。
[0007]优选地,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驱动第二辊轴转动的驱动组件。
[0008]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位于第二空腔内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上设置有转轴,转轴与第二辊轴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
[0009]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位于转轴上的主动轮,第二辊轴上设置有从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设置有传动带。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螺纹组件包括第一螺纹孔、第一开孔和第一螺钉,第一螺纹孔位于盒体上,第一开孔位于电路板上,第一螺钉穿过第一开孔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空腔设置有进出口以及位于进出口处的盖板,盖板与盒体之间设置
有第二螺纹组件。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螺纹组件包括位于空腔内四个角落处的弧形柱,弧形柱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盖板上设置有第二开孔,第二开孔与第二螺纹孔之间设置有第二螺钉。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可以实现快速除尘,由于出风口处的过滤网为滚动更换方式,通过过滤网卷从第一辊轴收卷至第二辊轴实现自动更换,更换时无需停机,可极大提高过滤网更换效率和节省人力,从而降低总成本的同时提高通风效率。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粉尘监测模块的状态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粉尘监测模块图1的A

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粉尘监测模块图2的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左侧壁;2、矩形件;3、出气口;4、进气口;5、空腔;6、下侧壁;7、右侧壁;8、盖板;9、上侧壁;10、弧形柱;11、第一螺钉;12、第二螺纹孔;13、电路板;14、粉尘监测器;15、第二螺钉;16、通气廊道;17、第一腔室;18、第一辊轴;19、过滤网;20、条形口;21、第二腔室;22、第二辊轴;23、从动轮;24、传动带;25、主动轮;26、转轴;27、驱动电机;28、连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
[002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多个方案,各实施例方案介绍的各可选方式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交叉引用,从而延伸出多种可能的实施例方案,这些均可认为是本技术实施例披露、公开的实施例方案。
[0023]参照图1至图3,一种粉尘监测模块,包括盒体和其内部的空腔5,盒体包括上侧壁9、下侧壁6、左侧壁1和右侧壁7,进气口4与出气口3分别位于左侧壁1和下侧壁6。空腔5内设置有电路板13以及位于电路板13上的粉尘监测器14,电路板13与盒体之间设置有第一螺纹组件。出气口3处设置有过滤机构。
[0024]过滤机构包括位于出气口3处的矩形件2,矩形件2内设置有连通空腔5与出气口3的通气廊道16,空腔5和通气廊道16之间设置有连通口28,矩形件2包括第一腔室17和第二腔室21,第一腔室17与第二腔室21以出气口3的中轴线对称布局,第一腔室17内设置有第一辊轴18,第二腔室21内设置有第二辊轴22,第一腔室17与第二腔室21上均设置有条形口20,第一辊轴18上设置有穿过条形口20延伸进第二腔室21且与第二辊轴22缠绕的过滤网19。
[0025]空气从进气口4进入至盒体的空腔5内,在盒体内被粉尘监测器14监测完毕后向出气口3处流动。空气在通过出气口3之前首先会与连通口28处的过滤网19相接触,经过滤网
19过滤掉粉尘后空气才会进入通气廊道16内,最终从出气口3处排出。
[0026]连通口28处的过滤网19并非是一直保持不换,在第一腔室17内有全新的过滤网19卷,在第二腔室21内有被堵塞的过滤网19。需要更换过滤网19时,控制第二辊轴22对过滤网19进行收卷,同时带动第一辊轴18放出全新过滤网19即可。
[0027]第二腔室21内设置有驱动第二辊轴22转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27,驱动电机27上设置有转轴26,转轴26与第二辊轴22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位于转轴26上的主动轮25,第二辊轴22上设置有从动轮23,主动轮25与从动轮23之间设置有传动带24。
[0028]更换过滤网19的具体过程为:需要更换过滤网19时,首先启动驱动电机27,驱动电机27带动转轴26开始转动,位于转轴26上的主动轮25也会同步进行转动。主动轮25通过传动带24使得从动轮23和第二辊轴22转动,第二辊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尘监测模块,包括盒体以及位于盒体内的空腔(5),其特征在于,盒体包括上侧壁(9)、下侧壁(6)、左侧壁(1)和右侧壁(7),左侧壁(1)上设置有进气口(4),下侧壁(6)上设置有出气口(3),进气口(4)与盒体之间和出气口(3)与盒体之间均为法兰连接,空腔(5)内设置有电路板(13)以及位于电路板(13)上的粉尘监测器(14),电路板(13)与盒体之间通过第一螺纹组件连接,出气口(3)处设置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位于出气口(3)处的矩形件(2),矩形件(2)内设置有连通空腔(5)与出气口(3)的通气廊道(16),空腔(5)和通气廊道(16)之间设置有连通口(28),矩形件(2)包括第一腔室(17)和第二腔室(21),第一腔室(17)与第二腔室(21)以出气口(3)的中轴线对称布局,第一腔室(17)内设置有第一辊轴(18),第二腔室(21)内设置有第二辊轴(22),第一腔室(17)与第二腔室(21)上均设置有条形口(20),第一辊轴(18)上缠绕设置有穿过条形口(20)延伸进第二腔室(21)内与第二辊轴(22)缠绕的过滤网(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尘监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21)内设置有驱动第二辊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何洋周立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亿森动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