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取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3403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取片机,其可使晶棒切割后形成的晶片一一分离,且分离效率高,其技术方案:包括一固定结构,用于固定外设晶托;还包括一切割组件、一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使切割组件与固定结构产生相对移动以使切割组件切割外设基板,属于晶片制备技术领域。技术领域。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取片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晶片制备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取片机。

技术介绍

[0002]晶棒经切割形成多个晶片,其切割用装置及切割过程可参考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CN111976043A公开的一种晶棒切割装置及晶棒切割方法所示;
[0003]在实际应用中,晶棒的切割过程为:先将晶棒粘在一树脂基板上,再将树脂基板粘接在一晶托上;将晶托固定在切割机上,通过线切割的方式将晶棒切割成多个晶片。
[0004]切割完的晶棒通过下一工序完成取片工作,取片工作可参考专利技术专利公告号CN215150678U公开的一种单晶硅棒定位及取片机构所示;其中,其承载座由多个承载单体组成,用于粘接晶棒,在晶棒切割后,通过将承载座分解成多个承载单体,从而完成取片工作;根据其附图可知,一个承载单体对应多个晶片;若采用该方式来使晶片一一分离,则一个承载单体要对应一个晶片,而现有技术中,晶棒是有一定的长度的,所以,通过该方案来实现晶片的一一分离,则需要数量较多的承载单体才可,而承载单体的数量越多,其组合成承载座的操作就越复杂,影响生产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取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结构(1),用于固定外设晶托;还包括一切割组件(2)、一第一驱动组件(3),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用于使切割组件(2)与固定结构(1)产生相对移动以使切割组件(2)切割外设基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取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机架(A),所述固定结构(1)为设置在所述机架(A)上的固定槽(11),所述固定槽(11)的一端为供外设晶托插入的开放端,所述固定槽(11)的相对的两侧均设有卡杆(12),所述卡杆(12)向着所述固定槽(11)的长度方向延伸使固定槽(11)形成工字型的槽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取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锁紧件(13),所述第一锁紧件(13)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固定槽(11)上用于将外设晶托锁紧在所述固定槽(11)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取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A)上的电动滑台(31)、设置在所述电动滑台(31)上的安装架(32);所述切割组件(2)包括第一导轮(21)、第二导轮(22);还包括一金刚线(23),所述金刚线(23)为缠绕在第一导轮(21)、第二导轮(22)上的环形;所述第一导轮(21)通过一第二驱动组件(24)驱动转动;所述第一导轮(21)、第二导轮(22)均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32)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取片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导轮(21)、第二导轮(22)、金刚线(23)配合形成切割平面;所述第一导轮(21)通过一第一调整结构(4)安装在所述安装架(32)上,所述第二导轮(22)通过一第二调整结构(5)安装在所述安装架(32)上;所述第一调整结构(4)用于调整第一导轮(21)与所述固定槽(11)的距离,所述第二调整结构(5)用于调整第二导轮(22)与所述固定槽(11)的距离,以使所述切割平面与所述固定槽(11)之间的距离可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取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轮(21)、第二驱动组件(24)设置在一安装块(25)上,所述安装块(25)以可上下滑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贵州周铁军唐勇卿德武陈章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先导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