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钴蓝仿瓷玻璃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3291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05
本申请涉及玻璃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钴蓝仿瓷玻璃瓶及其制备方法。玻璃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砂岩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钴蓝仿瓷玻璃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玻璃瓶制造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钴蓝仿瓷玻璃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玻璃瓶是食品饮料以及很多产品的包装容器,可定量包装、运输、储藏和盛装各种液体、半液体及固体状物品,其 运用十分广泛,是我国传统的饮料包装容器。玻璃瓶具有很多优点:玻璃瓶可多次使用,可 以降低包装成本;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能很好的阻隔氧气等气体对内装物的侵袭,同时能 阻止内装物中的可挥发性成分的挥发;玻璃瓶安全卫生,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能力,适合酸性 物质的包装。
[0003]但是,现有的玻璃瓶大多是白色、透明的,当玻璃瓶所盛装的材料有光敏性时,如啤酒、果酒等,为了提高所盛装材料的保质期,玻璃瓶最好做成有色的玻璃瓶。现有的有色玻璃瓶的制备方法一般包括如下步骤:将玻璃原料、着色剂和澄清剂等混合,然后依次进行熔制、成型、热处理和检验等。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色玻璃瓶存在着色效果差,成品成色不均匀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着色效果,提高玻璃瓶成品的成色均匀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钴蓝仿瓷玻璃瓶及其制备方法。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钴蓝仿瓷玻璃瓶配方,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钴蓝仿瓷玻璃瓶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砂岩45

66份、白云石10

15份、石灰石3

7份、长石3

8份、纯碱15

20份、氧化铈0.1

>2 份和着色料3

10份;以所述着色料的总量计,所述着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氧化钴10

20份、氧化铜10

20份、钛白粉1

3份、硼酸2

5份和溶剂60

120份。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氧化钴、氧化铜、钛白粉、硼酸和溶剂按一定比例制成的着色剂与玻璃瓶的其余原料的相容性较好,着色能力好且着色均匀,有利于得到成色均匀、典雅的钴蓝仿瓷玻璃瓶。
[0007]氧化钴和氧化铜相互配合,可调制出典雅的钴蓝色,而钛白粉的加入,一方面可提高钴蓝颜色的饱和度,另一方面可提高着色剂的着色能力,而硼酸作为矿化剂,可改善玻璃瓶的成色,有助于得到着色均匀的玻璃瓶。
[0008]着色剂中的溶剂选择强酸或部分弱酸作为溶剂,强酸可以是盐酸、硫酸或硝酸,弱酸可以是草酸或醋酸。本申请中的溶剂优选为醋酸。
[0009]优选的,所述氧化钴和氧化铜的重量之比为(1.25

1.67):1,进一步优选为1.34:1, 1.42:,1.56:1。
[0010]用氧化钴和氧化铜调配钴蓝色时,当氧化钴过量,得到蓝色偏深沉;当氧化铜过
量,得到蓝色略显寡淡。本申请中,当氧化钴和氧化铜的重量之比为(1.25

1.67):1,此时得到的钴蓝色纯净、优雅且唯美。
[0011]优选的,所述着色剂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得:按配方比例,将氧化钴、氧化铜、钛白粉和硼酸混合均匀,随后溶解在溶剂中,湿法球磨1
‑ꢀ
2h,过孔径为0.065mm的筛,将筛下物焙烧至600

900℃,随后保温5

10min,自然冷却,制得着色剂。
[0012]优选的,所述筛下物焙烧时,以10

15℃/min的速度焙烧至600

750℃。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得的着色剂与玻璃瓶的其余原料可更好的相容,且分散性更好,成色更均匀。申请人发现,焙烧温度从600℃升到900℃,颜色从逐渐加深,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透明度。当以10

15℃/min的速度焙烧至600

750℃,得到的颜色均匀且澄澈,不会有蓝黑色出现。
[0014]优选的,所述钴蓝仿瓷玻璃瓶配方中还包括回收碎玻璃,所述回收碎玻璃的重量占砂岩重量的24%

37.7%。10.8

24.8份进一步优选,当配方中加入回收碎玻璃时,可减少砂岩的用量,此时,配方中,砂岩占30
‑ꢀ
50份,碎玻璃占12.5

17.8份。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配方中加入适量的回收碎玻璃,由于碎玻璃具有潜在活性,所以可以降低生产工艺中的熔融温度,提高玻璃融化效率,同时还节省了玻璃瓶生产的原料和燃料的用量,减少废弃排放量,有利于保护环境。此外,将回收碎玻璃用于玻璃瓶的生产,有利于坏旧玻璃的回收利用,有利于废物利用,变废为宝。
[0016]优选的,所述回收碎玻璃的粒径为0.2

0.4mm。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碎玻璃的粒径为0.2

0.4mm,有利于玻璃熔化,且有利于得到均匀的液态玻璃(熔体),从而可改善玻璃瓶的成色。
[0018]优选的,所述砂岩中二氧化硅的含量最大不超过98%。
[0019]玻璃的稳定性是原料中各种矿物质(氧化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影响最多的是二氧化硅,熔体中二氧化硅含量越高,溶体的黏度越大扩散速度会越慢,熔体的均匀性也越差。
[0020]优选的,所述砂岩的粒径:0.1

0.7mm的颗粒至少占95%,0.2

0.5mm的颗粒至少占 80%。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砂岩颗粒中,粒径为0.1

0.7mm的颗粒至少占95%,粒径为 0.2

0.5mm的颗粒至少占80%,这样有利于熔体的融化,且能减少熔体内的气泡的产生,有利于提高液态玻璃的澄清效果,有利于液态玻璃的均化,从而有利于得到均质、稳定的玻璃瓶。
[002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钴蓝仿瓷玻璃瓶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钴蓝仿瓷玻璃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配料:将砂岩、白云石、石灰石、长石、纯碱、氧化铈和着色料各自粉碎,随后按配方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S2、熔制:将混合料在1550

1600℃下熔融,得到均匀、无气泡的液态玻璃;S3、成型:将液态玻璃冷却至600

800℃,随后放入吹瓶模具中,成型,得到预制玻璃瓶;S4、退火:将预制玻璃瓶退火,当温度小于150℃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制得钴蓝仿
瓷玻璃瓶。
[0023]优选的,当配方中含有回收碎玻璃时,步骤S2中,混合料在1450

1500℃下熔融即可。
[0024]优选的,所述着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配方比例,将氧化钴、氧化铜、钛白粉和硼酸混合均匀,随后溶解在溶剂中,湿法球磨1
‑ꢀ
2h,过孔径为0.065mm的筛,将筛下物焙烧至600

9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钴蓝仿瓷玻璃瓶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砂岩45

66份、白云石10

15份、石灰石3

7份、长石3

8份、纯碱15

20份、氧化铈0.1

2份和着色料3

10份;以所述着色料的总量计,所述着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氧化钴10

20份、氧化铜10

20份、钛白粉1

3份、硼酸2

5份和溶剂60

1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钴蓝仿瓷玻璃瓶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钴和氧化铜的重量之比为(1.25

1.67):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钴蓝仿瓷玻璃瓶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剂的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得:按配方比例,将氧化钴、氧化铜、钛白粉和硼酸混合均匀,随后溶解在溶剂中,湿法球磨1

2h,过孔径为0.065mm的筛,将筛下物焙烧至600

900℃,随后保温5

10min,自然冷却,制得着色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钴蓝仿瓷玻璃瓶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筛下物焙烧时,以10

15℃/min的速度焙烧至600

750℃。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钴蓝仿瓷玻璃瓶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定坤骆华新
申请(专利权)人:绵竹市红森玻璃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