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分离拦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3063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泥石分离拦挡装置,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支撑机构及拦截件,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相对间隔设置,支撑机构设于第一基座上,拦截件的一端与支撑机构相连接,拦截件远离支撑机构的一端与第二基座连接,拦截件上迎面朝向泥石流的一侧为迎泥侧,拦截件上与迎泥侧相背的一侧为背泥测,第一基座设于拦截件的背泥侧,拦截件上设有多个通孔,且通孔贯通拦截件的迎泥侧和拦截件的背泥侧。当出现泥石流时,浆体、固体物先从迎泥侧冲击至拦截件上,在通孔的作用下,块石等固体物被拦截至拦截件上,避免了块石等固体物冲撞支撑组件;此外,浆体在拦截件和支撑机构的共同阻挡作用下,可使其流动速度降低,从而减弱泥石流的冲击力。石流的冲击力。石流的冲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泥石分离拦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泥石流防治
,尤其是涉及一种泥石分离拦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中除含有流动的浆体外,还含有块石、流木等大块固体物,其中,由于块石等固体物随浆体流动后具有较大的冲击力,因而使得泥石流具有较大的破坏力,其所到之处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冲毁村镇,造成巨大损失。为降低泥石流的流动速度,减小泥石流的冲击力,避免泥石流破坏交通设施、村镇,人们多修建拦挡坝以阻挡并截停浆体中的块石、流木等大块固体物,同时降低浆体的流动速度,以此减弱泥石流的冲击。然而,通常设有柔性挡件的拦挡坝在受到泥石流冲击时,挡拦坝本体会与柔性挡件一同受到块石等大块杂物冲击,从而导致其结构容易被破坏,使挡拦坝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泥石分离拦挡装置,该装置能有效拦离固体物和浆体,减弱固体物对装置产生的冲击。
[0004]一种泥石分离拦挡装置,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支撑机构及拦截件,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相对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基座上,所述拦截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机构相连接,所述拦截件远离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基座连接,所述拦截件上迎面朝向泥石流的一侧为迎泥侧,所述拦截件上与所述迎泥侧相背的一侧为背泥测,所述第一基座设于所述拦截件的背泥侧,所述拦截件上设有多个通孔,且所述通孔贯通所述拦截件的迎泥侧和所述拦截件的背泥侧。
[0005]上述泥石分离拦挡装置在使用时,当出现泥石流时,由于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相对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机构置于所述第一基座上,所述拦截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机构相连接,所述拦截件远离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基座相连接,且所述拦截件上朝向泥石流的一侧为迎泥侧,与所述迎泥侧相背的一侧为背泥侧,所述第一基座设于所述拦截件的背泥侧。因而,泥石流会先朝向所述拦截件流动,随后再流至所述支撑机构处。在泥石流流动过程中,浆体、固体物先从所述拦截件的迎泥侧冲击至所述拦截件上,由于所述拦截件上设有多个贯通所述拦截件的迎泥侧和所述拦截件的背泥侧的通孔,因而,尺寸大于所述通孔尺寸的固体物将被截停至所述拦截件的迎泥侧,而浆体以及尺寸小于通孔尺寸的固体物将流过所述通孔,并流向置于所述拦截件的背泥侧的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支撑机构。所述拦截件能够根据所述通孔的尺寸将大于所述通孔尺寸的固体物与浆体以及小于所述通孔尺寸的固体物进行分离,避免大型固体物随浆体流动冲撞所述支撑机构。同时,浆体在所述拦截件和所述支撑机构的共同阻挡作用下,可使其流动速度降低,从而减弱泥石流的冲击力。
[0006]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均呈条状结构,所述拦截件包括缓冲绳,所述缓冲绳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机构相连接,所述缓冲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基座相连接,所述缓冲绳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缓冲绳沿所述第二基座的长度方向相对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缓冲绳之间形成所述通孔,多个所述缓冲绳均位于虚拟基准面上,所述虚拟基准面上迎面朝向泥石流的一侧为所述迎泥侧,所述虚拟基准面上与所述迎泥侧相背的一侧为所述背泥侧。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绳包括钢丝绳。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远离所述第一基座的一端设有第一横梁,且所述第一横梁沿所述第一基座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横梁外套设有多个套筒,且多个所述套筒均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横梁转动,每一套筒上均设有耳环,所述缓冲绳与所述套筒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缓冲绳远离所述第二基座的一端与所述耳环相连接。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拦截件还包括耗能器,所述耗能器包括挤压件和摩擦件,所述摩擦件与所述挤压件之间通过摩擦力连接,所述摩擦件和所述挤压件两者中其中一者与所述缓冲绳连接,另一者与所述第二基座连接,当所述缓冲绳的拉力大于所述挤压件与所述摩擦件之间的摩擦力时,所述摩擦件相对于所述挤压件滑动,使得所述缓冲绳与所述第二基座之间的间距增加。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挤压件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以及夹设在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之间的第一连接轴和连接板,所述摩擦件包括钢棒,且所述钢棒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连接端绕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并与所述缓冲绳相连,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基座相连接,当所述连接端受到的拉力大于所述钢棒夹设在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之间受到的摩擦力以及所述钢棒与所述第一连接轴之间的摩擦力之和时,所述连接端远离所述第一连接轴移动,所述自由端靠近所述第一连接轴移动。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多个支撑单元,多个所述支撑单元沿所述第一基座的长度方向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横梁设于所述支撑单元远离所述第一基座的一端,且多个所述支撑单元通过所述第一横梁相连接。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座包括第一支块和第二支块,所述第二支块置于所述第一支块和所述第二基座之间,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块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块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相交,且在相交处与所述第一横梁相连接。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还设有第二横梁,且所述第二横梁设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横梁连接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另一所述第二横梁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或,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均向彼此倾斜设置。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锁紧件,所述支撑机构靠近所述第一基座的一端设有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锁紧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将所述支撑机构固设于所述第一基座上。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泥石分离拦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泥石分离拦挡装置中圈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泥石分离拦挡装置中圈B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泥石分离拦挡装置中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石分离拦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支撑机构及拦截件,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相对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基座上,所述拦截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机构相连接,所述拦截件远离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基座连接,所述拦截件上迎面朝向泥石流的一侧为迎泥侧,所述拦截件上与所述迎泥侧相背的一侧为背泥测,所述第一基座设于所述拦截件的背泥侧,所述拦截件上设有多个通孔,且所述通孔贯通所述拦截件的迎泥侧和所述拦截件的背泥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石分离拦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均呈条状结构,所述拦截件包括缓冲绳,所述缓冲绳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机构相连接,所述缓冲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基座相连接,所述缓冲绳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缓冲绳沿所述第二基座的长度方向相对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缓冲绳之间形成所述通孔,多个所述缓冲绳均位于虚拟基准面上,所述虚拟基准面上迎面朝向泥石流的一侧为所述迎泥侧,所述虚拟基准面上与所述迎泥侧相背的一侧为所述背泥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泥石分离拦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绳包括钢丝绳。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泥石分离拦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远离所述第一基座的一端设有第一横梁,且所述第一横梁沿所述第一基座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横梁外套设有多个套筒,且多个所述套筒均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横梁转动,每一套筒上均设有耳环,所述缓冲绳与所述套筒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缓冲绳远离所述第二基座的一端与所述耳环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泥石分离拦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件还包括耗能器,所述耗能器包括挤压件和摩擦件,所述摩擦件与所述挤压件之间通过摩擦力连接,所述摩擦件和所述挤压件两者中其中一者与所述缓冲绳连接,另一者与所述第二基座连接,当所述缓冲绳的拉力大于所述挤压件与所述摩擦件之间的摩擦力时,所述摩擦件相对于所述挤压件滑动,使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春李红中吴海平贺佐跃梁立农张长利郭月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