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0001]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显示器件包括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
‑
LC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显示器件等。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显示器件具有寿命长、显示亮度高、对比度大和色域广的优点。以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元件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除了有比常规的液晶显示器件厚度薄和重量轻的特性外,还具有响应速度快、视角宽和低电压驱动的特性,因此,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可以广泛应用于蜂窝电话、便携信息终端、电视和监视器中。
[0003]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主要包括阴极、发光层和阳极,在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中,每个子像素中都具有开关晶体管和驱动晶体管,通过调整开关晶体管和驱动晶体管使得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中的发光层发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该显示基板通过使从第一有效发光区域出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基板, 包括:第一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子像素,所述多个子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一有效发光区域;所述第二子像素包括第二像素电路和第二有效发光区域;在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和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遮光层,且所述第一遮光层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在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和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遮光层,且所述第二遮光层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从所述第一有效发光区域出射的光线的波长大于从所述第二有效发光区域出射的光线的波长,所述第一遮光层的面积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面积的比值为a,所述第二遮光层的面积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面积的比值为b,a与b的比值M1的范围为1.020~1.1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面积等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面积;在平行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主表面的平面上,所述第一遮光层的面积和所述第二遮光层的面积的比值等于所述M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开口率为n1(1
‑
a), 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开口率为n2(1
‑
b);(1
‑
a)/(1
‑
b)=(n2/n1)M2*K1*K2,其中,K1为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初始亮度和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初始亮度的比值,K2为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寿命和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寿命的比值,n1为所述第一子像素中的开口区域的面积与所述第一子像素中除了所述第一遮光层遮挡的区域之外的部分的面积的比值,n2为所述第二子像素中的开口区域的面积与所述第二子像素中除了所述第二遮光层遮挡的区域之外的部分的面积的比值,(n2/n1)M2的取值范围为1.000~1.130,且(1
‑
a)/(1
‑
b)的取值范围为0.877~0.99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多个子像素还包括第三子像素;所述第三子像素包括第三像素电路和第三有效发光区域;在所述第三像素电路和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之间设置有第三遮光层,且所述第三遮光层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三像素电路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从所述第三有效发光区域出射的光线的波长小于从所述第二有效发光区域出射的光线的波长,且在平行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主表面的平面上,所述第三遮光层的面积占比c等于所述第三遮光层的面积与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面积的比值,所述第三子像素的开口率为n3(1
‑
c);(1
‑
c)/(1
‑
b)=(n2/n3)M3*K3*K4,其中,K3为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初始亮度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的初始亮度的比值,K4为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寿命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的寿命的比值,n3为所述第三子像素中的开口区域的面积与所述第三子像素中除了所述第三遮光层遮挡的
区域之外的部分的面积的比值,(n2/n3)M3的取值范围为0.190~0.260,且(1
‑
c)/(1
‑
b)的取值范围为1.002~1.35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多个子像素还包括第四子像素;所述第四子像素包括第四像素电路和第四有效发光区域;在所述第四像素电路和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之间设置有第四遮光层,且所述第四遮光层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四像素电路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从所述第四有效发光区域出射的光线的波长大于从所述第二有效发光区域出射的光线的波长,且在平行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主表面的平面上,所述第四遮光层的面积占比d等于所述第四遮光层的面积与所述第四子像素的面积的比值,所述第四子像素的开口率n4(1
‑
d)的取值范围为0.230~0.950,其中,n4为所述第四子像素中的开口区域的面积与所述第四子像素中除了所述第四遮光层遮挡的区域之外的部分的面积的比值。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还包括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像素电路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发光,且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线的颜色和从所述第一有效发光区域出射的光线的颜色相同;所述第二子像素还包括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像素电路控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发光,且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线的颜色和从所述第二有效发光区域出射的光线的颜色相同;所述第三子像素还包括第三发光元件,所述第三像素电路控制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发光,且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线的颜色和从所述第三有效发光区域出射的光线的颜色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还包括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像素电路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发光;所述第二子像素还包括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像素电路控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发光;所述第三子像素还包括第三发光元件,所述第三像素电路控制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发光;所述第四子像素还包括第四发光元件,所述第四像素电路控制所述第四发光元件发光;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和所述第四发光元件均为白光发光元件,且在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和所述第四发光元件的远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滤光层、第二滤光层、第三滤光层和透光层;从所述第一滤光层出射的光线的颜色和从所述第一有效发光区域出射的光线的颜色相同,从所述第二滤光层出射的光线的颜色和从所述第二有效发光区域出射的光线的颜色相同,从所述第三滤光层出射的光线的颜色和从所述第三有效发光区域出射的光线的颜色相同,从所述透光层出射的光线的颜色和从所述第四有效发光区域出射的光线的颜色相
同。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滤光层的材料的透过率为λ1、所述第二滤光层的材料的透过率为λ2、所述第三滤光层的材料的透过率为λ3、所述透光层的材料的透过率为λ4;所述第一滤光层、所述第二滤光层、所述第三滤光层和所述透光层的总透过率T(λ)=n1(1
‑
a)λ1+ n2 (1
‑
b)λ2+ n3(1
‑
c)λ3+ n4(1
‑
d)λ4,且λ4的取值范围为0.260~0.950;所述第一滤光层、所述第二滤光层和所述第三滤光层的透过率的加和与所述透光层的透过率满足:[n1(1
‑
a)λ1+ n2(1
‑
b)λ2+ n3(1
‑
c)λ3]:[ n4(1
‑
d)λ4]=1:1,且n4(1
‑
d)的取值范围为0.260~0.860。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在平行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主表面的平面上,所述第一滤光层、所述第二滤光层、所述第三滤光层和所述透光层的面积的总和与所述第一遮光层、所述第二遮光层、所述第三遮光层和所述第四遮光层的面积的总和的比值的范围为1.050~6.800。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在平行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主表面的平面上,所述第一滤光层的面积与所述第一遮光层的面积的比值的范围为2.000~3.000。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在平行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主表面的平面上,所述第二滤光层的面积与所述第二遮光层的面积的比值的范围为1.1074~1.6938。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还包括: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数据线和第一感应线和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感应线,其中,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感应线相交以限定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先建波,许静波,王景泉,乔勇,吴新银,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