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二氨基-3-甲基己酸作为植物免疫诱抗剂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291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2,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6

二氨基
‑3‑
甲基己酸作为植物免疫诱抗剂的应用
[0001]分案说明
[0002]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1年12月6日,申请号为2021114791427,专利技术名称为”2

氨基
‑3‑
苯基丁酸或2,6

二氨基
‑3‑
甲基己酸作为植物免疫诱抗剂的应用”的分案申请。


[0003]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生物农药领域,涉及2,6

二氨基
‑3‑
甲基己酸作为植物免疫诱抗剂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4]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农业植物所面临的非生物胁迫也日益严重。每年由于高温、低温、干旱和盐等主要非生物胁迫给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干旱是影响植物生存、生长和分布最重要的逆境胁迫因素之一,目前,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40%以上。高温和低温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植物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由于全球性气候恶化使得干旱、高低温农业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对粮食生产安全构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其次,土壤盐碱化是阻碍全球作物生长和生产力的主要非生物限制因素,中国盐碱地面积位居世界第三,占世界盐碱地面积的10%左右。因此,针对当前农业实际生产中不同作物面临的主要非生物胁迫状况,开发旨在减轻植物危害水平的产品和技术对于保障农业安全生产显得尤为迫切。
[0005]另一方面,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不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一些病害发生和流行,通常会造成作物大面积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因此,建立重要农业病虫害的综合治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农业植物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措施是利用农药进行直接杀死,但长期、大量使用杀菌、杀虫剂,不仅带来了残留污染、抗药性发生、生物多样性降低、和食品安全性等一系列问题,也使传统植保的“杀灭”策略面临失效的风险,严重威胁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以,开发环保、高效、经济的植物免疫剂,在作物发病前或早期阶段通过增强植物自身的抵抗能力来降低或者抑制作物发病水平,从而实现少用或不用化学杀菌剂的目标,对于实现农业绿色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6]植物免疫诱抗剂是一类新概念农药,其通过激活植物的免疫系统并调节植物的新陈代谢,从而增强植物抗病和抗逆能力。植物免疫诱抗剂本身没有杀虫、菌的活性,主要通过外源施用激发植物自身天然免疫系统来防治病虫害。因为不依赖外源农药直接杀死病原体,因此病虫不易对其产生抗药性,符合有效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的条件下实现绿色防控的思路。此外,在自然界,植物的生长通常并不只是受到单一胁迫,而是多种胁迫并存,如干旱和高温胁迫常常同时发生,对植物造成更严重的危害。植物自身虽然存在免疫系统,但其抵抗逆境胁迫的能力是有限的,通过植物免疫诱抗剂的使用能够增加植物的抗逆水平。因此,植物免疫诱抗剂作为新兴农药的一类,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病害的有效绿色防治和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是绿色植保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0007]2‑
氨基
‑3‑
苯基丁酸,分子式为C
10
H
13
NO2,分子量179克/摩尔,属于新型氨基酸类化
合物,为无色透明晶体。1963年,2

氨基
‑3‑
苯基丁酸首次被化学合成,活性试验表明它对葡聚糖明串珠菌(Leuconostoc dextranicum)的生长有抑制作用(Edelson&Keeley,1963)。2002年,He等人从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次生代谢物—甘露霉素(mannopeptimycin)的水解产物中检测到了2

氨基
‑3‑
苯基丁酸,证明该氨基酸是甘露霉素的组成结构之一(He et al.,2002)。一些研究表明2

氨基
‑3‑
苯基丁酸可用作药学上的辅料(载体或吸收促进剂或保湿剂),例如用于外科手术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的药物组合物(刘力,2017)、预防或治疗人类及哺乳动物多种微量元素缺乏时的注射剂(刘力,2018)、外用葛根素眼药的组合物(刘力,2021)。2019年Ren等人发现在100mg/kg和200mg/kg处理浓度下,2

氨基
‑3‑
苯基丁酸能缓解大鼠的关节炎(Ren et al.,2019)。Feng等人发现2

氨基
‑3‑
苯基丁酸可能对帕金森病具有治疗效果(Feng et al.,2020)。而以上的这些报道中2

氨基
‑3‑
苯基丁酸都是通过化学合成,或者水解方式得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该化合物为天然游离存在的报道。因此,2

氨基
‑3‑
苯基丁酸被认为是一种非天然的氨基酸。截至目前,关于2

氨基
‑3‑
苯基丁酸的研究很少,仅有的研究都聚焦在化学合成及异构体手性拆分(Grobuschek et al.,2002;V
é
kes et al.,2002)、医药学用途方面,没有涉及作为天然产物和植物活性方面的相关研究、报道和专利。关于2,6

二氨基
‑3‑
甲基己酸的研究也很少,没有涉及天然产物和植物免疫诱抗活性方面的相关研究、报道和专利。
[0008]2,6

二氨基
‑3‑
甲基己酸,分子式为C7H
16
N2O2,分子量为160克/摩尔,为无色晶体。目前对于该化合物的研究非常少,最早的报道在1969年,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得到的2,6

二氨基
‑3‑
甲基己酸(Takehara&Yoshida,1969)。随后研究了赖氨酸单加氧酶对该化合物的特异性,结果表明2,6

二氨基
‑3‑
甲基己酸对该酶无底物活性(Ohnishi et al.,1976)。截至目前,关于2,6

二氨基
‑3‑
甲基己酸的研究很少,没有涉及天然产物和植物免疫诱抗活性方面的相关研究、报道和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2

氨基
‑3‑
苯基丁酸和2,6

二氨基
‑3‑
甲基己酸作为植物免疫诱抗剂的应用。
[0010]我们从植物致病真菌—链格孢菌(Alternata sp.)中成功分离、纯化得到2

氨基
‑3‑
苯基丁酸和2,6

二氨基
‑3‑
甲基己酸。这是首次从天然微生物体中分离得到游离的2

氨基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2,6

二氨基
‑3‑
甲基己酸在制备植物免疫诱抗剂中的应用。2.2,6

二氨基
‑3‑
甲基己酸在提高植物对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中的应用,所述的非生物胁迫选自高温、低温、干旱和/或盐胁迫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的生物胁迫选自真菌、细菌、病毒胁迫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的真菌性病害为小麦白粉病;所述的细菌性病害为丁香假单胞菌病害;所述的病毒性病害为番茄斑萎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选自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粮食作物为小麦,所述的经济作物为黑麦草、茶叶、棉花,所述的蔬菜为番茄。5.一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其特征在于,包含组分A:2,6

二氨基
‑3‑
甲基己酸;组分B:表面活性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物免疫诱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吐温20。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天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