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强化厌氧消化污泥生物沥浸处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2918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学强化厌氧消化污泥生物沥浸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生物沥浸调理厌氧污泥:将简青霉NA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学强化厌氧消化污泥生物沥浸处理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沥浸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化学强化厌氧消化污泥生物沥浸处理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数量急剧增加,污水处理量也随之大幅增加,最终导致在污水处理中副产物(即污泥)大量产生。污泥的高含水率导致了待处理的污泥体积庞大,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后续处置与资源化的效能。要实现污泥处理环节上污泥的减容,污泥脱水是最有效的途径。
[0003]生物沥浸技术是近年来新兴起的污泥深度脱水新技术,污泥处理过程完全利用生物沥浸专属微生物在曝气条件下对污泥进行脱水性能改性,经板框压滤机直接压滤至含水量低于 60%的泥饼,具有运行费用低、保全污泥有机质和热值、不会增加脱水污泥干物质量、完全采用微生物无需添加任何絮凝剂或助凝剂、可完全去除污泥恶臭和病原菌的优势,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污泥处置技术。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10119833.X,申请公布日为2014 年7月23日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污泥生物沥浸法快速调理深度脱水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污泥进行生物沥浸调理,通过微生物替代效应、生物氧化与生物酸化作用使污泥中束缚水变成较易脱除的自由水,同时使污泥中重金属溶出进入水相并杀灭污泥中病原物。然后将生物沥浸后的污泥在匀质池中收集,再通过泵直接输送到普通压力的隔膜厢式压滤机中脱水,脱水污泥饼含水率低于60%。虽然生物沥浸技术在污泥深度脱水上有明显优势,但是其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限制其大规模工程应用。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种化学强化厌氧消化污泥生物沥浸处理的新方法,以缩短生物沥浸调理时间,同时实现对厌氧消化污泥的深度脱水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生物沥浸反应周期长的缺陷,提供一种化学强化厌氧消化污泥生物沥浸处理的方法,在缩短生物沥浸反应周期的同时实现厌氧消化污泥深度脱水。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化学强化厌氧消化污泥生物沥浸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生物沥浸调理厌氧污泥:将简青霉NAU

12菌液接种至厌氧消化污泥体系中,采用生物沥浸方法调理厌氧污泥;所述简青霉NAU

12分类命名为Penicillium simplicissimum,保藏号为CGMCC NO.10990;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0011]S2化学强化生物沥浸调理:加入Fe
2+
和H2O2,培养特定时间;
[0012]S3压滤脱水:将所述步骤S2得到的污泥在板框压滤机下直接压滤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含水率小于60%的污泥泥饼。
[0013]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使用的简青霉NAU

12菌液中菌体细胞数量为107~108个/mL,接种体积为厌氧消化污泥的1%~20%。
[0014]优选地,所述步骤S2培养后体系pH降低至3.0以下。
[0015]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简青霉NAU

12菌液培养方法为:将从污泥中分离出的简青霉 NAU

12接种至马丁氏固体培养基中,然后置于28℃、180~200rpm往复式摇床中振荡扩繁培养,直至菌体细胞数量达到107~108个/mL,4℃下保存待用。
[0016]优选地,所述马丁氏固体培养基的配制方法为:将磷酸二氢钾1.0g,七水合硫酸镁0.5g,蛋白胨5.0g,葡萄糖10.0g依次溶解后加入蒸馏水补充体积至1000mL,再加入1%的孟加拉红溶液3.3mL,加入15~20g琼脂,115℃高压蒸汽灭菌30min;使用前每100mL培养基中加1%的链霉素液0.3mL。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S1生物沥浸调理厌氧污泥的时间为1~2d。
[0018]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Fe
2+
和H2O2质量比例为2:1。
[0019]优选地,所述步骤S2化学强化生物沥浸调理的时间为1~2h。
[0020]优选地,所述步骤S1具体为:将简青霉NAU

12菌液接种至厌氧消化污泥体系中,置于 28℃、180r/min恒温震荡摇床中培养1d,通过称重补水法来补充每天损失的水分,培养后取污泥样品,测定污泥pH。
[0021]优选地,所述步骤S2具体为:生物沥浸调理污泥1d后,再加入Fe
2+
和H2O2,其中Fe
2+
和H2O2质量比例为2:1,将其置于28℃、180r/min恒温震荡摇床中培养1~2h,取污泥样品测定污泥pH。
[0022]3.有益效果
[002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4](1)本专利技术将简青霉NAU

12菌液接种至厌氧消化污泥体系中进行生物沥浸调理,相比于现有技术,优点在于一方面引入简青霉NAU

12菌液可产生小分子有机酸,形成酸性环境利于芬顿反应;另一方面简青霉NAU

12可消耗污泥中有机物质(如分解EPS)利于污泥中结合水的释放;
[0025](2)针对厌氧消化污泥,本专利技术采用简青霉NAU

12菌液进行生物沥浸,相比于常用的氧化亚铁硫杆菌生物沥浸,简青霉NAU

12菌液生物沥浸不需要额外添加铁离子,该反应体系避免引入铁盐,导致二次污染(例如造成大量含铁污泥,增加后续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化学强化厌氧消化污泥生物沥浸处理的新方法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0028]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29]如本文所使用,术语“约”用于提供与给定术语、度量或值相关联的灵活性和不精确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确定具体变量的灵活性程度。
[0030]浓度、量和其他数值数据可以在本文中以范围格式呈现。应当理解,这样的范围格式仅是为了方便和简洁而使用,并且应当灵活地解释为不仅包括明确叙述为范围极限的数值,而且还包括涵盖在所述范围内的所有单独的数值或子范围,就如同每个数值和子范围都被明确叙述一样。例如,约1至约4.5的数值范围应当被解释为不仅包括明确叙述的1至约4.5的极限值,而且还包括单独的数字(诸如2、3、4)和子范围(诸如1至3、2至4等)。相同的原理适用于仅叙述一个数值的范围,诸如“小于约4.5”,应当将其解释为包括所有上述的值和范围。此外,无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学强化厌氧消化污泥生物沥浸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生物沥浸调理厌氧污泥:将简青霉NAU

12菌液接种至厌氧消化污泥体系中,采用生物沥浸方法调理厌氧污泥;所述简青霉NAU

12分类命名为Penicillium simplicissimum,保藏号为CGMCC NO.10990;S2化学强化生物沥浸调理:加入Fe
2+
和H2O2,培养特定时间;S3压滤脱水:将所述步骤S2得到的污泥在板框压滤机下直接压滤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含水率小于60%的污泥泥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强化厌氧消化污泥生物沥浸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使用的简青霉NAU

12菌液中菌体细胞数量为107~108个/mL,接种体积为厌氧消化污泥的1%~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强化厌氧消化污泥生物沥浸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培养后体系pH降低至3.0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学强化厌氧消化污泥生物沥浸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简青霉NAU

12菌液培养方法为:将从污泥中分离出的简青霉NAU

12接种至马丁氏固体培养基中,然后置于28℃、180~200rpm往复式摇床中振荡扩繁培养,直至菌体细胞数量达到107~108个/mL,4℃下保存待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学强化厌氧消化污泥生物沥浸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立祥方迪李婷陶能颜成梁剑茹胡洪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贝克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