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u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2916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40
一种C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u
2+
和Al
3+
双功能荧光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荧光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过渡金属元素。在生命体中对调节生理机制、维持生理平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过量存在的Cu
2+
对生物体和环境均有不利影响,比如,神经退行性疾病就与人体中过量的Cu
2+
有关;而饮用水中如果Cu
2+
过量,则会引起人的胃肠功能紊乱。铝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铝及其合金由于耐腐蚀、密度小、导热导电性好、延展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各行业中。少量Al
3+
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过量Al
3+
可与蛋白质结合,直接损伤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人体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等症状,将导致人的早期衰老。世界卫生组织(WTO)报道,纯净水中的Al
3+
标准含量应低于0.2mg/L。因此,准确的、定量和定性的检测Al
3+r/>和Cu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u
2+
和Al
3+
双功能荧光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周期性结构片段为:2.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u
2+
和Al
3+
双功能荧光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按2

(4

氟苯基)

1H

菲并[9,10

d]咪唑

5,10

二胺与5
’‑
(4

甲酰苯基)

[1,1

:3

,1
”‑
三苯基]

4,4
”‑
二甲醛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5):1将2

(4

氟苯基)

1H

菲并[9,10

d]咪唑

5,10

二胺和5
’‑
(4

甲酰苯基)

[1,1

:3

,1
”‑
三苯基]

4,4
”‑
二甲醛加入到混合溶剂中,再按照2

(4

氟苯基)

1H

菲并[9,10

d]咪唑

5,10

二胺与酸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0.01~0.1),将酸加入到混合溶剂中作为催化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二、将混合液中入到schlenk管中,将schlenk管进行抽真空

充氮气的循环操作,使schlenk管内保持氮气环境;三、将schlenk管加热至100~200℃,反应1~7天;四、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抽滤,滤饼用有机溶剂反复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Cu
2+
和Al
3+
双功能荧光共价有机框架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u
2+
和Al
3+
双功能荧光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混合溶剂为均三甲苯、对二氯苯、N,N

二甲基甲酰胺、二氧六环、
正丁醇中任意两种。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Cu
2+
和Al
3+
双功能荧光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步骤一中所述的酸为冰乙酸、三氟乙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苯甲酸、质量百分浓度为30%~37%的浓盐酸或质量百分浓度为95%~98%的浓硫酸中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Cu
2+
和Al
3+
双功能荧光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丙酮、二氯甲烷或1,2

二氯乙烷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u
2+
和Al
3+
双功能荧光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应用是将Cu
2+
和Al
3+
双功能荧光共价有机框架材料作为荧光材料用于Cu
2+
和Al
3+
的定性和定量检测。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Cu
2+
和Al
3+
双功能荧光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利用Cu
2+
和Al
3+
双功能荧光共价有机框架材料进行Cu
2+
和Al
3+
的定性检测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将Cu
2+
和Al
3+
双功能荧光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均匀分散在乙腈与4

羟基哌嗪乙磺酸(HEPES)的混合液中,得到探针溶液A;其中混合液是按乙腈与4

羟基哌嗪乙磺酸的体积比为8:(1~5)配制而成的,探针溶液A中Cu
2+
和Al
3+
双功能荧光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浓度为0.1~0.5g/L;二、向探针溶液A中加入含有金属离子的待测样品Ⅰ,均匀混合后配置成样品溶液B;三、以330nm为激发波长,测定探针溶液A的荧光发射光谱,记录发射波长为470nm时的发射强度,记为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冰李秋爽李元琪孔祥东阚伟王丽艳王秀文孙立杜研沈思宇沈晓亮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