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悬架结构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2831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悬架结构和车辆,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驱动部件,第一支架用于与轮端系统固定连接,第二支架用于与车身连接,第一支架通过驱动部件与第二支架连接,驱动部件能够驱动第一支架相对第二支架转动,其转动轴线沿车身高度方向延伸,驱动部件还能够驱动第一支架相对第二支架沿横向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汽车悬架结构采用分体结构,通过驱动第一支架相对第二支架转动来驱动车轮转向,使得汽车的转向角度得到极大的提高,实现车轮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悬架结构和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悬架结构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悬架系统是传递垂向、纵向、侧向力到车身的重要系统,悬架系统在汽车运行过程中控制车轮的跳动幅度,控制两车辆转弯时产生的侧倾,并且保证汽车的操作稳定性,同时悬架系统还需要实现转向功能,满足正常汽车行驶需要,传统悬架系统不仅汽车转向角度受限,且只能满足特定尺寸车身的使用需求,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高品质、高科技汽车技术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悬架结构,解决传统汽车转向角度受限的问题,且适用于多尺寸车身的安装,满足高品质、高科技汽车的体验需求。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悬架结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驱动部件,所述第一支架用于与轮端系统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用于与车身连接,所述第一支架通过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所述驱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支架相对所述第二支架转动,其转动轴线沿车身高度方向延伸,所述驱动部件还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驱动部件(3),所述第一支架(1)用于与轮端系统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用于与车身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通过所述驱动部件(3)与所述第二支架(2)连接,所述驱动部件(3)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支架(1)相对所述第二支架(2)转动,其转动轴线沿车身高度方向延伸,所述驱动部件(3)还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支架(1)相对所述第二支架(2)沿横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均为一端开口的框形结构,所述第一支架(1)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2)内部,或套装所述第二支架(2)外部,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的上端壁对应抵接,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的下端壁对应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汽车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2)内部,所述驱动部件(3)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1)内部,所述驱动部件(3)包括可轴向转动的上驱动轴(31)和/或下驱动轴(32),所述上驱动轴(31)和/或所述下驱动轴(32)均包括内轴和活动套装所述内轴的外轴,所述外轴与所述第一支架(1)的上端壁和/或下端壁固定连接,所述内轴穿过所述第一支架(1),所述内轴的外端固定有齿轮(33),所述第二支架(2)的上端壁和/或下端壁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壁设置有沿横向延伸的齿部(2a),所述齿轮(33)与所述齿部(2a)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汽车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能够沿轴向伸缩,以使所述齿轮(33)与所述齿部(2a)脱离或相互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汽车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2)部分插装于所述第一支架(1)内部,所述驱动部件(3)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潇俊郑小庆易斌张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