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织带捆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2808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织带捆绑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设于机架上的织带夹持机构、捆料旋转机构及设于机架上的竖向移动机构;横移机构,其与竖向移动机构相连接,竖向移动机构带动其在竖向移动;切膜机构,其与横移机构相连接,横移机构带动其横向移动;切膜机构同时与捆料膜一端相连接,并在一捆织带捆扎完成后切断其与捆料旋转机构之间的捆料膜连接段;收料夹持机构,在捆扎织带时,用于支撑若干条织带。本发明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采用人工作业方式点数并捆扎织带的方式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捆绑装置通过自动捆扎的方式完成,一名操作工人可以同时操作多台设备,有利于减少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并同时提高生产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织带捆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加工装置
,具体是指一种将若干条用于服装、箱包、鞋等产品上柔性织带自动捆扎呈一捆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可任意变形的柔性织带广泛用于服装、箱包、鞋等产品上,在使用前,需要将盘绕成一卷的长织带分割成若干条等长的短织带,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每根短织带的长度有所不同,比如,用于同一产品的不同位置的织带长度不同;目前,一根盘绕成一卷的长织带被切断成若干条短织带后,这些短织带均掉落在切断设备前方的收料框内,因为这些被切断的短织带随机掉落,因此,多条短织带混在一起,杂乱无章,此时,需要通过人工处理的方式,在收料框内点捡出若干条短织带,用捆料膜(比如透明胶带)将这若干条短织带捆扎呈一捆,当然,为了方便计数,每捆短织带的数量一致,采用人工方式捆扎的短织带,同一捆织带的头尾参差不齐,而且需要人工点数,误差大;与此同时,采用人工捆扎短织带,一个人只能操作一台织带切断设备,增加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目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织带捆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还包括:织带夹持机构,其设于机架上,用于将若干条切断的织带聚拢在一起;捆料旋转机构,其设于机架上,用于将若干条聚拢在一起的织带捆扎在一起;竖向移动机构,其设于机架上;横移机构,其与竖向移动机构相连接,竖向移动机构带动其在竖向移动;切膜机构,其与横移机构相连接,横移机构带动其横向移动;切膜机构同时与捆料膜一端相连接,并在一捆织带捆扎完成后切断其与捆料旋转机构之间的捆料膜连接段;收料夹持机构,在捆扎织带时,用于支撑若干条织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织带捆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安装支架,其包括,前安装板,设于前安装板背面的相互平行的左安装板、右安装板,设于前安装板前方且与其固定连接的前横板;在前安装板内设有圆形穿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织带捆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夹持机构包括,上夹持模组、下夹持模组;所述上夹持模组包括,上支架,设于上支架上的下压气缸,与下压气缸伸缩轴垂直连接的下压板,两根与上支架垂直且活动连接的下压导柱,所述下压板与两根下压导柱下端垂直连接;所述下夹持模组包括,导套固定座,设于其下方的松带气缸,设于松带气缸伸缩轴上端且位于导套固定座上方的垫板,设于垫板上表面的出料板,两根上端与垫板底面垂直连接且下段活动穿设于导套固定座内的顶升导柱,两个设于导套固定座上表面且分别位于两根顶升导柱两侧的垫块;所述松带气缸伸缩轴向上垂直穿过导套固定座;所述两根顶升导柱与导套固定座垂直;所述两个垫块位于出料板的下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织带捆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包括,横向方框,设于其一侧的侧垫板,设于侧垫板内立面上的下压气缸座;所述下压气缸固设于下压气缸座上,两根下压导柱垂直穿过横向方框且下压导柱可相对其上下移动;所述导套固定座内设有两个分别套设于两根顶升导柱上的直线轴承,所述松带气缸固设于导套固定座下表面上;所述出料板的中部设有下沉斜面。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织带捆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捆料旋转机构包括,设于右安装板外表面上的捆料电机,设于捆料电机输出轴上的主皮带轮,设于圆形穿孔内且可相对前安装板旋转的转筒,与转筒前端相连接且位于前安装板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洁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精速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