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健身用仰卧起坐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279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育健身用仰卧起坐训练器,涉及体育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训练器主体和第一连接座,所述训练器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上端位于训练器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挤压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第一移座、滑动杆、滑座、拉伸带和移动臂;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有固定杆、连接杆、斜形座、第二连接座、挤压座、斜形块、第一移动杆和密封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挤压机构实现增加训练趣味性的功能,密封座移动使第二贯穿孔下方,第一透明沙漏的沙下落第二透明沙漏内,挤压座解除对斜形块的挤压,第一移动杆移动拉动密封座恢复对第一透明沙漏底端的封闭,使用者的可直观第二透明沙漏内的沙,从而实现增加训练趣味性的功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育健身用仰卧起坐训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体育器械
,具体是一种体育健身用仰卧起坐训练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健身保持身体健康,仰卧起坐训练器能够对人体腹部进行锻炼,消除腹部肥胖,应用范围广,仰卧起坐训练器是仰卧起做运动的一种辅助工具,能使运动者在做仰卧起坐时更加的轻松、省力,它还能校正仰卧起坐的姿势,让运动者以一种正确的姿势运动,达到最好的运动效果。
[0003]目前的体育健身用仰卧起坐训练器在使用时,训练器的功能单一,只能进行单一的训练,但随着健身人员长时间的训练,其健身人员的身体素质会越来越好,随之单一的仰卧起坐的训练效果就会减弱,而目前的训练器大都不具有增强仰卧起坐训练难度的功能,因此健身人员只能通过增加仰卧起坐的数量来提高训练效果,其训练效果呈事倍功半的趋势,且增加了训练的时间变长,不利于健身人员其他工作的时间安排,且训练时,训练的过程较为枯燥乏味,缺少趣味性,容易导致健身人员的积极性,继而影响健身人员的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无法满足加强训练的需求和缺少趣味性的问题,提供一种体育健身用仰卧起坐训练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体育健身用仰卧起坐训练器,包括训练器主体和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通过螺栓固定在训练器主体的底端,所述训练器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机构;
[0006]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上端位于训练器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挤压机构;
[0007]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第一移座、滑动杆、滑座、拉伸带和移动臂,所述第一移座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座的一侧,所述滑动杆对称设置在第一移座的内壁,所述滑座位于第一移座的内壁,且套接在两个滑动杆的外壁,所述拉伸带通过固定件连接在滑座的上端,所述移动臂位于滑座的一侧,且延伸贯穿至第一连接座的内部;
[0008]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有固定杆、连接杆、斜形座、第二连接座、挤压座、斜形块、第一移动杆和密封座,所述固定杆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座的上端,且位于训练器主体的一侧,所述连接杆设置在固定杆的内部,且从固定杆的内部延伸贯穿至第一连接座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座固定设置在固定杆的上端,所述斜形座设置在第一连接座的内部,且位于连接杆的底端,所述挤压座设置在第二连接座的内壁,且固定在连接杆的顶端,所述斜形块设置在第二连接座的内壁,且位于挤压座的上方,所述第一移动杆固定连接在斜形块的一侧,所述密封座固定设置在第一移动杆的一侧。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有第一弹簧、限位座、第二移座、第一滑动块、第一斜槽、固定座、加重盘和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滑座的一侧,
且位于两个滑动杆之间的位置处,所述限位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滑座靠近训练器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二移座设置在限位座的内壁,且从限位座的内壁延伸至移动臂的内壁,所述第一滑动块对称设置在限位座的两端,所述第一斜槽对称设置在第一移座的内壁两端,且与第一滑动块相接触,所述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滑座的上端,所述加重盘套接于固定座的外壁,所述第二滑动块对称设置在移动臂的两端,且位于靠近斜形座的位置处。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挤压机构还包括有第二斜槽、第二弹簧、第三弹簧、转动座、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第一透明沙漏、第二透明沙漏、固定块和第二移动杆,所述第二斜槽对称开设在斜形座的内壁两端,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挤压座的上端,所述第三弹簧设置在第一移动杆的外壁,所述转动座设置在密封座的外壁,且与第二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贯穿孔从密封座的上端贯穿至密封座的底端,所述第二贯穿孔位于第一贯穿孔的一端,所述第一透明沙漏设置在转动座的上端,所述第二透明沙漏设置在转动座的底端,所述固定块设置在第二连接座的上端,且位于第一透明沙漏的一端,所述第二移动杆从密封座远离第一移动杆的一端延伸贯穿至第二连接座的外壁。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座与滑动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斜槽呈斜面状,所述第一斜槽呈左高右低趋势,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外壁一端呈弧形状,所述滑座和滑动杆均呈斜形状。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臂的外壁对称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移动臂相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块相匹配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移动臂的上端设置有方形凹槽,所述第二移座的底端位于方形凹槽的内部,所述限位座的外壁两端均设置有长形移槽,所述加重盘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滑动块的外壁一端呈弧面状,所述第二滑动块的外壁与第二斜槽的内壁相匹配。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对称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固定杆的内壁与连接杆相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与第二限位块相匹配的第二限位槽,所述挤压座呈“U”形状,所述挤压座的上端呈斜面状。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斜形块的外壁对称设置有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内壁与斜形块相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三限位块相匹配的第三限位槽,所述斜形块的一端底端呈斜面状,所述第一贯穿孔的内壁直径大于第二贯穿孔的内壁直径。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座的外壁与转动座的内壁相匹配,所述转动座与第一透明沙漏相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通口,所述第二透明沙漏与转动座相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通口。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座的内壁设置有与固定块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斜形座的底端呈斜面状,所述第一透明沙漏和第二透明沙漏均与转动座通过螺纹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通过设置挤压机构实现增加训练趣味性的功能,挤压座对斜形块进行挤压,斜形块移动使第一移动杆移动,第一移动杆移动使密封座移动,密封座移动使第二贯穿孔下方,第一透明沙漏的沙经第二贯穿孔下落至第二透明沙漏内,第二滑动块移动至斜形座一侧,第二滑动块解除对斜形座的挤压,挤压座下移并解除对斜形块的挤压,使斜形块和第一移动杆向初始位置方向移动,第一移动杆移动拉动密封座移动,密封座移动使第二贯穿孔
移动至初始位置,此时密封座恢复对第一透明沙漏底端的封闭,此时第一透明沙漏内的沙无法下落,使用者的可直观观察第二透明沙漏内沙的深度,从而实现增加训练趣味性的功能;
[0019]2、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实现根据使用者需求增加训练难度的功能,使用者可佩戴拉伸带进行锻炼,使用者锻炼时,使用者拉动拉伸带,拉伸带拉动滑座沿着滑动杆的外壁移动,通过拉动滑座实现增加难度的功能,若使用者仍旧想提高锻炼难度,使用者可添加加重盘套接于固定座的外壁,通过添加加重盘重滑座的重量,从而实现根据使用者需求增加训练难度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B处局部放大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育健身用仰卧起坐训练器,包括训练器主体(1)和第一连接座(2),所述第一连接座(2)通过螺栓固定在训练器主体(1)的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器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机构(3);所述第一连接座(2)的上端位于训练器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挤压机构(4);所述移动机构(3)包括有第一移座(301)、滑动杆(302)、滑座(303)、拉伸带(305)和移动臂(310),所述第一移座(301)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座(2)的一侧,所述滑动杆(302)对称设置在第一移座(301)的内壁,所述滑座(303)位于第一移座(301)的内壁,且套接在两个滑动杆(302)的外壁,所述拉伸带(305)通过固定件连接在滑座(303)的上端,所述移动臂(310)位于滑座(303)的一侧,且延伸贯穿至第一连接座(2)的内部;所述挤压机构(4)包括有固定杆(401)、连接杆(402)、斜形座(403)、第二连接座(405)、挤压座(406)、斜形块(408)、第一移动杆(410)和密封座(412),所述固定杆(401)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座(2)的上端,且位于训练器主体(1)的一侧,所述连接杆(402)设置在固定杆(401)的内部,且从固定杆(401)的内部延伸贯穿至第一连接座(2)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座(405)固定设置在固定杆(401)的上端,所述斜形座(403)设置在第一连接座(2)的内部,且位于连接杆(402)的底端,所述挤压座(406)设置在第二连接座(405)的内壁,且固定在连接杆(402)的顶端,所述斜形块(408)设置在第二连接座(405)的内壁,且位于挤压座(406)的上方,所述第一移动杆(410)固定连接在斜形块(408)的一侧,所述密封座(412)固定设置在第一移动杆(410)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健身用仰卧起坐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3)还包括有第一弹簧(304)、限位座(306)、第二移座(307)、第一滑动块(308)、第一斜槽(309)、固定座(311)、加重盘(312)和第二滑动块(313),所述第一弹簧(304)位于滑座(303)的一侧,且位于两个滑动杆(302)之间的位置处,所述限位座(306)通过螺栓固定在滑座(303)靠近训练器主体(1)的一侧,所述第二移座(307)设置在限位座(306)的内壁,且从限位座(306)的内壁延伸至移动臂(310)的内壁,所述第一滑动块(308)对称设置在限位座(306)的两端,所述第一斜槽(309)对称设置在第一移座(301)的内壁两端,且与第一滑动块(308)相接触,所述固定座(311)固定设置在滑座(303)的上端,所述加重盘(312)套接于固定座(311)的外壁,所述第二滑动块(313)对称设置在移动臂(310)的两端,且位于靠近斜形座(403)的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健身用仰卧起坐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4)还包括有第二斜槽(404)、第二弹簧(407)、第三弹簧(409)、转动座(411)、第一贯穿孔(413)、第二贯穿孔(414)、第一透明沙漏(415)、第二透明沙漏(416)、固定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汀汀应存玺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