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车辆低压可控配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2723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5
一种无人驾驶车辆低压可控配电装置,包括箱体、低压输入电源、配电控制模块,以及多个智能功率模块,低压输入电源的正极经控制开关分别与多个智能功率模块的电压输入端、工作电源端连接,并与配电控制模块的电源端连接,各智能功率模块的电压输出端与各自控制的用电设备的电源端连接,根据用电需求为用电设备供电,智能功率模块的信号通信端与配电控制模块信号连接,配电控制模块与车身CAN总线连接,实现信息交互,智能功率模块与配电控制模块的接地端,以及低压输入电源的负极均连接地、配电控制模块和智能功率模块均设置在箱体内,箱体上设置若干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插座。上设置若干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插座。上设置若干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插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驾驶车辆低压可控配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无人驾驶车辆低压可控配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无人车辆的发展,车辆对电气化、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气产品在无人车辆上的占比越来越大,各控制器和执行部件的供电需求也越来越复杂。目前,通常采用保险盒与继电器的配电方式实现对执行部件的低压配电,但是,这种配电方式只能通过继电器实现是否配电,而无法监控执行部件的各用电设备的供电输出,也不能对各用电设备的电压、电流进行监控,因此,现有的配电方式智能性较差,不能及时掌握各用电设备的运行情况,不能获知用电设备的异常。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人驾驶车辆低压可控配电装置,其不仅能控制低压输入电源对各用电设备的供电输出,还能监控各用电设备的电压、电流,提高低压配电系统的可靠性。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驾驶车辆低压可控配电装置,包括箱体、低压输入电源、配电控制模块,以及多个智能功率模块,所述低压输入电源的正极经控制开关分别与多个智能功率模块的电压输入端、工作电源端连接,并与配电控制模块的电源端连接,各智能功率模块的电压输出端与各自控制的用电设备的电源端连接,根据用电需求为用电设备供电,所述智能功率模块的信号通信端与配电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配电控制模块与车身CAN总线连接,实现信息交互,所述智能功率模块与配电控制模块的接地端,以及低压输入电源的负极均连接地、所述配电控制模块和智能功率模块均设置在箱体内,所述箱体上设置若干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插座。
[0005]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开关与智能功率模块之间设置过压吸收模块,所述过压吸收模块的电源正极与控制开关连接,过压吸收模块的电源负极接地,过压吸收模块的电压输出端与各智能功率模块的电压输入端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开关一端依次经电阻、二极管与过压吸收模块的电源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控制开关连接,二极管的负极与电阻连接,所述控制开关另一端与过压吸收模块的电源正极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低压输入电源的正极通过一直流电源滤波器分别与各智能功率模块的工作电源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滤波器的输入电源正极端与低压输入电源的正极连接,直流电源滤波器的输入电源负极端与壳体负极端均接地,直流电源滤波器的输出电源正极与输出电源负极均分别与智能功率模块和配电控制模块的工作电源端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直流电源滤波器的输出电源正极与输出电源负极经一指示灯接地。
[0009]进一步的,所述低压输入电源为5000W大功率输入。
[0010]进一步的,所述配电控制模块对各智能功率模块分别设置短路、过压、过流保护值。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可以按不同用电设备的用电需求,将大功率的低压输入电源通过智能功率模块合理分配给各个用电设备,实现能源的合理使用,并进行输出控制,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而且,本技术还能通过配电控制模块监控各用电设备的电压、电流,并针对每个智能功率模块粉笔设置相应的短路、过压、过流保护值,防止短路、过压、过流等故障发生,起到保护智能功率模块的作用,提高低压配电系统的可靠性。
[001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箱体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见图1至图3,一种无人驾驶车辆低压可控配电装置的实施例,包括箱体1、低压输入电源、配电控制模块,以及多个智能功率模块,本实施例的低压输入电源采用5000W大功率的24V直流输入,所述配电控制模块和智能功率模块均为购买的集成电路模块。所述低压输入电源的正极经控制开关K1分别与多个智能功率模块的电压输入端、工作电源端连接,并与配电控制模块的电源端连接,即低压输入电源既可以实现对用电设备的低压配电,又能为智能功率模块、配电控制模块提供工作电压。各智能功率模块的电压输出端与各自控制的用电设备的电源端连接,根据用电需求为用电设备供电,实际使用时,可根据不同用电设备的用电需求选用合适型号的智能功率模块。智能功率模块可根据实际需求为一路或多路用电设备配电,当智能功率模块为多路用电设备供电时,连接同一个智能功率模块的用电设备的用电需求需在该智能功率模块的最大配电范围内,所述智能功率模块的信号通信端与配电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配电控制模块与车身CAN总线连接,实现信息交互,配电控制模块通过CAN总线控制每个智能功率模块的运行,并能通过CAN总线实现整车对各用电设备电压、电流的监控。所述配电控制模块对各智能功率模块分别设置短路、过压、过流保护值,防止短路、过压、过流等故障对智能功率模块造成损坏。所述智能功率模块与配电控制模块的接地端,以及低压输入电源的负极均连接地、所述配电控制模块和智能功率模块均设置在箱体1内,所述箱体1上设置若干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插座,提高本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0017]本装置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在控制开关K1与智能功率模块之间设置过压吸收模块,该过压吸收模块同样为购买获得的集成电路模块,所述过压吸收模块的电源正极与控制开关连接,过压吸收模块的电源负极接地,过压吸收模块的电压输出端与各智能功率模块的电压输入端连接。过压吸收模块可以起到缓启动的作用,避免大功率输入对智能功率模块造成冲击,起到保护智能功率模块的作用。所述控制开关一端依次经二极
管D1、电阻KM1与过压吸收模块的电源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控制开关K1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阻KM1连接,所述控制开关K1另一端与过压吸收模块的电源正极连接。通过二极管D1、与电阻KM1防止放流反向流动,保护低压输入电源。
[0018]所述低压输入电源的正极通过一直流电源滤波器分别与各智能功率模块的工作电源端连接,该直流电源滤波器为购买获得的集成电路模块,所述直流电源滤波器的输入电源正极端与低压输入电源的正极连接,当控制开关K1与直流电源滤波器之间设有过压吸收模块时,直流电源滤波器的输入电源正极端与过压吸收模块的电压输出端连接,直流电源滤波器的输入电源负极端与壳体负极端均接地,直流电源滤波器的输出电源正极与输出电源负极均分别与智能功率模块和配电控制模块的工作电源端连接,为智能功率模块和配电控制模块提供控制电源,设置直流电源滤波器可以滤除谐波,使控制电源更平稳,保证智能功率模块和配电控制模块能稳定运行。所述直流电源滤波器的输出电源正极与输出电源负极经一指示灯HL接地,用于标识控制电源是否正常导通。
[0019]本装置在设计时,对整车所有低压设备进行分类统计,确定各用电设备的上电流程,明确各用电设备的额定用电指标和峰值用电指标,合理选择适合的智能功率模块型号。
[0020]运行时,当整车上电后,低压直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驾驶车辆低压可控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低压输入电源、配电控制模块,以及多个智能功率模块,所述低压输入电源的正极经控制开关分别与多个智能功率模块的电压输入端、工作电源端连接,并与配电控制模块的电源端连接,各智能功率模块的电压输出端与各自控制的用电设备的电源端连接,根据用电需求为用电设备供电,所述智能功率模块的信号通信端与配电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配电控制模块与车身CAN总线连接,实现信息交互,所述智能功率模块与配电控制模块的接地端,以及低压输入电源的负极均连接地、所述配电控制模块和智能功率模块均设置在箱体内,所述箱体上设置若干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插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车辆低压可控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与智能功率模块之间设置过压吸收模块,所述过压吸收模块的电源正极与控制开关连接,过压吸收模块的电源负极接地,过压吸收模块的电压输出端与各智能功率模块的电压输入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驾驶车辆低压可控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莹莹李青锋黄德见钟浩文马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