茧腔吐水及茧层含水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266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茧腔吐水及茧层含水控制方法,采用预热方法,利用辅罐真空建立热交换通道,减弱真空的影响;吐水程序由之前的分层吐水变为分块(较大区域)一次性吐水,减少了茧层失水及部分蚕茧在没有达到较高温度由于真空较高产生的吐水,能够充分膨润丝胶,从而能够显著提高清洁、洁净成绩,同时减少了真空作用时间,蛹油及蛹蛋白析出量大幅减少。在所述吐水工艺阶段,采用预热方法和分块一次性吐水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吐水,设置有1)主罐上层茧吐水工艺;2)主罐下层茧吐水工艺;3)主罐上下层茧均匀吐水工艺。均匀吐水工艺。均匀吐水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茧腔吐水及茧层含水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煮茧技术等领域,具体的说,是茧腔吐水及茧层含水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丝是通过蚕茧加工而成,主要工艺流程为选剥茧、煮茧、缫丝、复摇整理。在生丝生产过程中,煮茧是极其重要的工序。煮茧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缫丝生产的产量、质量和消耗。煮茧是利用水、热或助剂的作用,经一定时间处理后将茧丝丝胶适当膨润溶解,减弱丝胶粒子间结合,使其胶着力降低,胶着不匀改善,以便缫丝时茧丝能按胶着点连续不断地顺次离解,并集束抱合成生丝。
[0003]煮茧的设备为煮茧机(长笼煮茧机、减压煮茧机等),煮茧的主要工艺流程为渗透、吐水、蒸煮、调整保护。具体到减压煮茧机的减压煮茧工艺上,将蚕茧放置到密闭的容器主罐中静置,通过“真空+”方法,控制采用PLC程序控制,温度采集及控制采用在煮茧容器、水箱中安装温度传感器。由管路系统电磁阀的闭合实施真空、蒸汽、水的控制,减压煮茧机的主体结构如图1所示,其减压煮茧工艺流程包括渗透工艺、排水工艺、吐水工艺、蒸煮工艺、真空调整吸水工艺、保护工艺、出茧工艺等。
[0004]在现有技术的吐水工艺控制中,主罐罐体内采用“上进蒸汽、下抽真空”或“下进蒸汽、上抽真空”为主的工艺方法控制蚕茧吐水,由于罐体的茧层有一定厚度(上隔板4和下隔板7间距离a约430mm),吐水分层完成,整个吐水过程需要约120秒时间完成,先吐完水后的茧层,在“真空+蒸汽”的作用下,茧层发生严重失水;同时有部分蚕茧是在真空较高温度较低情况下发生吐水,丝胶没有得到膨润,只起到逆渗透作用;“下进蒸汽上抽真空”吐水中,吐出的液面还会淹没蚕茧,排到辅罐过程中,产生部分蚕茧复吸现象。
[0005]因此“茧层失水、逆渗透、复吸”这几种情况严重影响煮熟均匀程度,特别是影响了生丝关键质量指标清洁、洁净成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茧腔吐水及茧层含水控制方法,采用预热方法,利用辅罐真空建立热交换通道,减弱真空抽力对茧层的影响;吐水程序由之前的分层吐水变为分块(较大区域)一次性吐水,减少了茧层失水及部分蚕茧在没有达到较高温度由于真空较高产生的吐水,能够充分膨润丝胶,从而能够显著提高清洁、洁净成绩。同时减少了真空作用时间,蛹油及蛹蛋白析出量大幅减少。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茧腔吐水及茧层含水控制方法,在所述吐水工艺阶段,采用预热方法和分块一次性吐水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吐水,设置有
[0008]1)主罐上层茧吐水工艺;
[0009]2)主罐下层茧吐水工艺;
[0010]3)主罐上下层茧均匀吐水工艺。
[0011]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茧腔吐水及茧层含水控制方法,特别采用下
述设置方式:所述步骤1)包括下述具体步骤:
[0012]1.1)主罐下抽真空,排除主罐蚕茧之间余水,提高主罐真空度,时间设置范围为5~8s;
[0013]1.2)主罐上下抽真空,提高主罐真空度,真空度达到

0.06MPa左右结束运行;
[0014]1.3)主罐上进蒸汽、下通辅罐,促进上中层蚕茧预热、升温,时间设置范围为40~60s,优选的设置为60s,跳转温度自动进入下一步骤的跳转温度为:50~55℃;
[0015]1.4)主罐上进蒸汽、下抽真空,促进上中层蚕茧升温并分块一次性吐水,时间设置范围为6~10s;
[0016]1.5)主罐下抽真空,促进主罐上层蚕茧大吐水并将吐出的水转移到辅罐,时间设置范围为6~10s。
[0017]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茧腔吐水及茧层含水控制方法,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所属步骤1.2)中,主罐上下抽真空时间范围为0~12s。
[0018]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茧腔吐水及茧层含水控制方法,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所述步骤1.5)中,亦可通过下视镜观察,有大股水吐出就结束主罐下抽真空。
[0019]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茧腔吐水及茧层含水控制方法,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所述步骤2)包括下述具体步骤:
[0020]2.1)主罐下进蒸汽上通辅罐,促进主罐下层蚕茧预热、升温,同时向低温水箱补水,整个工艺时间设置范围为30~40s;
[0021]2.2)继续主罐下进蒸汽上通辅罐,促进主罐下层蚕茧预热、升温,整个工艺时间设置为20~40s,优选的为40s,自动进入下一步骤的跳转温度为:63~66℃;
[0022]2.3)主罐下进蒸汽上抽真空,促进主罐下中层蚕茧升温、大吐水,时间设置范围为5~15s;
[0023]2.4)主罐上下抽真空,促进蚕茧吐水并将主罐积水转移到辅罐,整个工艺时间设置范围为5~10s。
[0024]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茧腔吐水及茧层含水控制方法,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所述步骤2.3)中,亦可当吐水液面到下视镜中线或水位不再上升时结束。
[0025]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茧腔吐水及茧层含水控制方法,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所述步骤2.4)中,当主罐内水位下降到下视镜下沿以下即可停止向辅罐转移积水。
[0026]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茧腔吐水及茧层含水控制方法,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所述步骤3)具体为:主罐上进蒸汽下抽真空,促进蚕茧升温、吐水,并将主罐积水转移到辅罐,整个工艺时间设置为30~50s,优选的为40s,自动进入下一工序的跳转温度为:鲜茧64~68℃,干茧67~73℃。
[002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28](1)本专利技术采用预热方法,利用辅罐真空建立热交换通道,减弱真空抽力对茧层的影响;吐水程序由之前的分层吐水变为分块(较大区域)一次性吐水,减少了茧层失水及部分蚕茧在没有达到较高温度由于真空较高产生的吐水,能够充分膨润丝胶,从而能够显著提高清洁、洁净成绩。同时减少了真空作用时间,蛹油及蛹蛋白析出量大幅减少。
[0029](2)本专利技术考虑罐体茧层有一定厚度,采用主罐上、下层2个区域分别吐水控制,最
后进行上下层均匀控制完成整个吐水,达到蚕茧茧腔吐水均匀、茧层含水丰富的目的。
[0030](3)本专利技术能够将丝胶充分膨润软化,并且可以使后续煮茧工艺时将蚕茧的内外层均匀煮熟,提高生丝等级,降低茧耗,并减少万米吊糙,提高生丝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减压煮茧机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减压煮茧机的设置界面(时间设置)。
[0033]图3为减压煮茧机的设置界面(温度设置)。
[0034]其中,1

上蒸汽电磁阀、2

上电磁阀、3

上视镜、4

上隔板、5

温度探头、6

下视镜、7

下隔板、8

下蒸汽电磁阀、9

下电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茧腔吐水及茧层含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吐水工艺阶段,采用预热方法和分块一次性吐水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吐水,设置有1)主罐上层茧吐水工艺;2)主罐下层茧吐水工艺;3)主罐上下层茧均匀吐水工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茧腔吐水及茧层含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下述具体步骤:1.1)主罐下抽真空,排除主罐蚕茧之间余水,时间设置范围为5~8s;1.2)主罐上下抽真空,以真空度达到

0.06MPa左右结束运行;1.3)主罐上进蒸汽、下通辅罐,促进上中层蚕茧预热、升温,时间设置范围为40~60s,自动进入下一步骤的跳转温度为:50~55℃;1.4)主罐上进蒸汽、下抽真空,促进上中层蚕茧升温并分块一次性吐水,时间设置范围为6~10s;1.5)主罐下抽真空,促进主罐上层蚕茧大吐水并将吐出的水转移到辅罐,时间设置范围为6~10s。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茧腔吐水及茧层含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属步骤1.2)中,主罐上下抽真空时间范围为0~12s。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茧腔吐水及茧层含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5)中,亦可通过下视镜观察,有大股水吐出就结束主罐下抽真空。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献鸿程明段春稳任强胜陈祥平李帆沈仲衡郑丹李刚黎钢刘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佰昉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