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感应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263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感应扶手,包括:扶手外壳,所述扶手外壳的一端开设有感应窗,所述扶手外壳内部设有感应器,所述扶手外壳的背面设有感应灯,所述感应器控制所述感应灯的启动与关闭。当夜晚人们进入卫生间,感应器接收到人体信号,如红外线,即可启动感应灯,为人们如厕提供照明,且随着人体逐渐接近智能感应扶手,感应信号逐渐增强,感应灯的亮度也逐渐增强;当人们离开卫生间,感应器接收到的感应信号逐渐减弱,感应灯的亮度也逐渐减弱,直到人体信号完全消失,感应灯才完全熄灭,如此设计,即智能又人性化,且节能环保,实用性强。强。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感应扶手


[0001]本技术涉及卫生间用品
,具体为一种智能感应扶手。

技术介绍

[0002]一般家庭或者医院、酒店的浴室和卫生间往往比较湿滑,尤其老年人或病人在其中活动,存在安全隐患。故通常人们会设置一些扶手,方便老年人或病人抓握,以保持身体平衡。现有的卫生间扶手一般只起到抓握、支撑作用,不能提供照明,因此对于黑暗环境中,在未及时打开室内照明灯的情况下,若进入卫生间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智能感应扶手,包括:扶手外壳,所述扶手外壳的一端开设有感应窗,所述扶手外壳内部设有感应器,所述扶手外壳的背面设有感应灯,所述感应器控制所述感应灯的启动与关闭。
[0005]优选的,所述感应灯为长条形状。
[0006]优选的,所述扶手外壳的背面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后盖和第二后盖,所述第一后盖与所述第二后盖分别与所述扶手外壳卡扣配合。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后盖与所述感应窗之间设有感应器。
[0008]优选的,所述扶手外壳上还设有扶手部,所述感应灯嵌设于所述扶手部的背面内侧。
[0009]优选的,所述扶手部为金属材质,所述扶手部的外围还包裹有软胶套。
[0010]优选的,所述扶手外壳的背面分布设有若干固定座。
[0011]优选的,所述扶手外壳为柱形结构或为L形结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方案中,扶手外壳的一端开设有感应窗,扶手外壳内部设有感应器;扶手外壳的背面还设有感应灯,感应器控制感应灯的启动与关闭,用于黑暗环境下的自动照明。当夜晚人们进入卫生间,感应器接收到人体信号,如红外线,即可启动感应灯,为人们如厕提供照明,且随着人体逐渐接近智能感应扶手,感应信号逐渐增强,感应灯的亮度也逐渐增强;当人们离开卫生间,感应器接收到的感应信号逐渐减弱,感应灯的亮度也逐渐减弱,直到人体信号完全消失,感应灯才完全熄灭,如此设计,即智能又人性化,且节能环保,实用性强。
[0014]此外,感应灯嵌设在扶手部的背面内侧,其扶手部外围包裹有软胶套,如此感应灯的光线经软胶套透射出来后,光线变得朦胧、柔和,且不刺眼,保护夜晚中人的眼睛不受光线直射伤害。另外,软胶套即防滑又方便人们抓握,也可提供较为柔软、舒适的抓握手感。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一种智能感应扶手的正面立体结构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一种智能感应扶手的背面立体结构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一种智能感应扶手的分解结构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一种智能感应扶手的正面立体结构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一种智能感应扶手的背面立体结构图。
[0020]图中:
[0021]10

扶手外壳;11

感应窗;12

第一后盖;13

第二后盖;14

扶手部;
[0022]15

软胶套;16

固定座;
[0023]20

感应器;
[0024]30

感应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在下文的讨论中,给出了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特定的示例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尽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0027]本技术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0028]请查阅图1至图3,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一的一种智能感应扶手,包括:柱形结构的扶手外壳10,扶手外壳10的一端开设有一感应窗11。该扶手外壳10的背面两端,分别卡扣配合有第一后盖12和第二后盖13,此外,扶手外壳10的内部,即第二后盖13与感应窗11之间设有感应器20,如红外线感应器,该感应器20与扶手外壳10内部的电路板(未图示)连接。
[0029]进一步的,扶手外壳10的背面嵌设一支感应灯30,优选长条形状,该感应灯30也与扶手外壳10内部的电路板(未图示)连接。当夜晚人们进入卫生间,感应器20接收到人体红外线信号,即可启动感应灯30开启照明,为人们如厕提供光亮,且随着人体逐渐接近智能感应扶手,感应信号逐渐增强,感应灯30的亮度也逐渐增强;当人们离开卫生间,感应器20接收到的感应信号逐渐减弱,感应灯30的亮度也逐渐减弱,直到人体红外线信号完全消失,感应灯30才完全熄灭,如此设计,即智能,又人性化,且节能环保,实用性强。
[0030]请继续查阅图1至图3,上述扶手外壳10上还设有扶手部14,为保证支撑强度,该扶手部14为金属材质,优选铝材,上述感应灯30嵌设于扶手部14的背面内侧。该扶手部14的外围还包裹有软胶套15,如硅胶套,即防滑又方便人们抓握,也可提供较为柔软舒适的抓握手感。另外,感应灯30在提供照明过程中,光线经软胶套15透射出来后,光线变得朦胧、柔和,且不刺眼,保护夜晚中人的眼睛不受光线直射伤害。
[0031]上述实施例一中,智能感应扶手可直接安装在卫生间墙壁上,具体的,扶手外壳10的背面,其上下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固定座16,该固定座16可直接安装在墙壁上,最终实现智能感应扶手的固定安装。
[0032]本技术方案中,另一优选实施例二,除与实施例一相同之处外,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4至图5所示,实施例二中扶手外壳10为L形,另外,L形扶手外壳10设置有上下两个扶手部14,扶手部14的背面设置有两个感应灯30,及多个固定座16,如此可满足不同卫生间的使用和安装需求。
[0033]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前,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感应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外壳,所述扶手外壳的一端开设有感应窗,所述扶手外壳内部设有感应器,所述扶手外壳的背面设有感应灯,所述感应器控制所述感应灯的启动与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感应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灯为长条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感应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外壳的背面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后盖和第二后盖,所述第一后盖与所述第二后盖分别与所述扶手外壳卡扣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感应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后盖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金水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纬图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