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滇牡丹的有性繁殖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2613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种植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滇牡丹的有性繁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子采集,每年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滇牡丹的有性繁殖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种植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滇牡丹的有性繁殖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为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植物,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珍稀种质资源。滇牡丹主要分布于云南中部至西北部,生于山地阳坡及草丛中,其垂直分布上从1850 m

4000 m,海拔高度差达2150 m,其是牡丹9个野生种中垂直分布范围最大的。因此,滇牡丹的多样性极为丰富,其生态适宜性也较强,在高海拔山区的极端气候中仍能正常生长发育。
[0003]本专利技术人经多年对海拔3000m以上的高海拔山区调查发现,高海拔山区的火烧迹地及撂荒地的生态恢复难度大:一是火烧迹地和撂荒地的生态多样性比较单一,主要是一些壳斗科的灌木、草本植物为主;二是火烧迹地及撂荒地生态恢复过程中种植乔木,但其生长周期长、难以在短期内成林。同时,本专利技术人在火烧迹地中发现有滇牡丹野生居群的分布,且其生长势很好。
[0004]目前,选择滇牡丹作为高海拔山区生态恢复的树种进行开发利用具有远大的前景:一是因为滇牡丹作为乡土树种极其适应高海拔冷凉区域环境生长,二是因为滇牡丹具有观花、药用及油用的价值。因此,滇牡丹能在进行生态恢复的同时还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期对滇牡丹野生居群的调查发现,高海拔山区采收的滇牡丹果荚数多,种子饱满、个大,且在进行人工育苗时,其出苗率也高。但是,在滇牡丹恢复林的培育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滇牡丹种子直播到开花、结果至少需要8年时间,且传统的方法成苗率低。因此,应加快寻找一种滇牡丹快速形成成片的恢复林的方法,使其生态恢复成林的时间短、效益快、成效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专利技术而学习。
[0006]为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滇牡丹的有性繁殖栽培方法,大大缩短滇牡丹的开花结果时间,使其可应用于高海拔地区的生态恢复,快速形成成片的恢复林。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滇牡丹的有性繁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子采集,每年9

10月,在3000m以上的高海拔山区采收成熟的滇牡丹果荚,并挑选出饱满的滇牡丹种子后,将种子摊开并自然阴干,将晾干的种子装入透气的容纳袋中,放置于阴凉处至当年12月;种子培育,次年1月至2月,将获得的种子带到海拔2000

2500m的中海拔地区进行培育,先用清水浸泡滇牡丹种子10

20天后捞出,并将种子表面水分沥干,再装入透气的容纳袋中,并将装有种子的容纳袋放置于温度为5℃

25℃的环境中3

5个月,使所述滇牡丹种
子在容纳袋中长出根;种苗培育,于次年5月,在中海拔地区将容纳袋中的种子取出,并用多菌灵稀释液浸泡1

2小时后,将滇牡丹种子播种于已湿润处理过土壤的地块中,并第一次覆土;种植当天浇透定根水,种植后根据土壤的湿度适时浇水;用常规管理方法在中海拔地区培育种苗3年;移栽,移栽时期为11

12月,挑选生长发育良好的滇牡丹种苗运送至3000m以上的高海拔山区,再对滇牡丹种苗进行平茬处理后,将滇牡丹种苗种植于目标地块上,并第二次覆土,土壤应将滇牡丹种苗的茎覆盖住;移栽后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管理。
[0008]优选的,所述平茬处理包括对所述滇牡丹种苗进行剪截,只留下5

10cm的滇牡丹茎。
[0009]优选的,所述平茬处理还包括将所述滇牡丹种苗的根剪短至10cm左右。
[0010]优选的,所述种苗培育的育苗密度为8

10万株/亩。
[0011]优选的,所述种苗培育中的第一次覆土厚度为3

5cm。
[0012]优选的,所述种苗培育中的第一次覆土操作后,需在土壤表面再覆盖一层1

2cm厚的松针。
[0013]优选的,所述生长发育良好的滇牡丹种苗为株高40cm以上,茎粗1cm以上的滇牡丹种苗。
[0014]优选的,所述移栽还包括在种植前使用多菌灵的稀释液浸泡所述滇牡丹种苗的根部0.5

3小时。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栽培方法对滇牡丹种子培育,不仅大大缩短了滇牡丹从种子到开花结果这一时期的时间,更保证了滇牡丹在移栽到高海拔地区后的成活率,使滇牡丹可作为乡土树种用于高海拔地区的快速生态恢复中,能在高海拔山区的生态恢复中起到快速成林的效果,在移栽的第二年即可开花结果,即从种子到开花结果仅需4年时间,比传统的栽植方法早2

4年,同时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充分发挥好滇牡丹的药用、观赏及油用价值,从而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养护容易,快速成林等优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便于技术的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7]对比例1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滇牡丹的有性繁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采集种子,在3000m以上的高海拔山区采收滇牡丹种子,包括:每年9

10月采收成熟的滇牡丹果荚,去除果荚、病虫种子等后得到饱满的滇牡丹种子,将种子摊开自然阴干后置于阴凉处。
[0018](2)种苗培育,在滇牡丹的采收地附近培育种苗,包括以下步骤:(a)于采集当年的11

12月,将阴干的滇牡丹种子,用清水浸泡半个月左右后,去除杂质捞出种子待播,再用多菌灵500

1000倍液浸泡1

2小时。
[0019](b)在采集地附近的地块中理育苗厢,厢宽1m,厢高20cm。然后将种子散播于育苗厢,育苗密度为5

8万株/亩,然后覆土,厚度为3

5cm。种植当天浇透定根水,种植后根据土壤的湿度适时浇水。
[0020](c)播后用常规管理方法在高海拔地区培育种苗4年,由于培育3年的种苗株高较小,茎粗较细,有些甚至还未出苗,即使挑选其中生长良好的苗株移栽,移栽后,滇牡丹的存活率也较低,而培育4年后的种苗,存活率较培育3年的种苗也相对高一点。
[0021](3)移栽,在高海拔山区移栽种植滇牡丹,包括以下步骤:(a)将(2)中培育的滇牡丹种苗,起苗后移栽到3000m以上的高海拔山区,进行生态恢复。
[0022](b)移栽时期为11

12月,采用塘种的方式挖种植塘,塘深30cm、直径50cm。种植前用多菌灵500

1000倍液浸泡根部1小时左右。
[0023](c)移栽后的常规管理,包括追肥、除草、修剪等。
[0024]对比例2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滇牡丹的有性繁殖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滇牡丹的有性繁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种子采集,每年9

10月,在3000m以上的高海拔山区采收成熟的滇牡丹果荚,并挑选出饱满的滇牡丹种子后,将种子摊开并自然阴干,将晾干的种子装入透气的容纳袋中,放置于阴凉处至当年12月;种子培育,次年1月至2月,将获得的种子带到海拔2000

2500m的中海拔地区进行培育,先用清水浸泡滇牡丹种子10

20天后捞出,并将种子表面水分沥干,再装入透气的容纳袋中,并将装有种子的容纳袋放置于温度为5℃

25℃的环境中3

5个月,使所述滇牡丹种子在容纳袋中长出根;种苗培育,于次年5月,在中海拔地区将容纳袋中的种子取出,并用多菌灵稀释液浸泡1

2小时后,将滇牡丹种子播种于已湿润处理过土壤的地块中,并第一次覆土;种植当天浇透定根水,种植后根据土壤的湿度适时浇水;用常规管理方法在中海拔地区培育种苗3年;移栽,移栽时期为11

12月,挑选生长发育良好的滇牡丹种苗运送至3000m以上的高海拔山区,再对滇牡丹种苗进行平茬处理后,将滇牡丹种苗种植于目标地块上,并第二次覆土,土壤应将滇牡丹种苗的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兆光和桂青李燕侯志江和琼姬杨文高叶磊王蕊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