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生长无菌实验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259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植物生长无菌实验培养装置,包括上箱体、下箱体、底座、种子圆锥形筒,上箱体与下箱体之间密封设置有种子圆锥形筒,种子圆锥形筒的锥形端设置于下箱体内,另一端设置于上箱体内,上箱体和下箱体上各设置有单独的通气过滤装置,通气过滤装置能够实现通气但隔离杂菌,防止杂菌进入上箱体和下箱体内,下箱体与底座耦合连接。通过在上箱体和下箱体上设置通气过滤装置,该通气过滤装置具有过滤杂菌的作用,能够保证外界的杂菌不进入上箱体和下箱体,影响植物种子的生长,保证实验效果的准确性。通过在种子圆锥形筒上设置密封圈,能够保证外界气体和杂菌不从上箱体、下箱体、种子圆锥形筒的连接处进入下箱体和上箱体,能够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生长无菌实验培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无菌生长实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生长无菌实验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研究发现,保存在种子内部的微生物会促进植物生长,保护寄主植物抵抗各种病原体,还能提高植物抗逆能力。已有研究表明,种子内生菌不仅可以通过产生植物激素能来促进幼苗的萌发;而且还可以产生脱氨酶、固氮和磷增溶来支持植物生长。并且内生菌通过种子传播的连续世代垂直传播,通过剖析植物物种、植物基因型和风土对种子微生物群落进行塑造。因此为了验证植物微生物群部分是通过垂直传播遗传的假设,建立了一种植物生长无菌实验培养装置,该装置在植物全生长过程中,能够确保影响植物生长的只有种子内生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植物生长无菌实验培养装置,以观察植物内生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具体方案如下:
[0004]一种植物生长无菌实验培养装置,包括上箱体、下箱体、底座、种子圆锥形筒,所述上箱体与所述下箱体之间密封设置有种子圆锥形筒,所述种子圆锥形筒的锥形端设置于所述下箱体内,另一端设置于所述上箱体内,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上各设置有单独的通气过滤装置,所述通气过滤装置能够通气且能隔离杂菌,防止杂菌进入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内,所述下箱体与所述底座耦合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通气过滤装置的直径为40mm,其上设置有滤膜,所述滤膜的孔径小于或等于0.22μm。
[0006]进一步地,所述通气过滤装置分别设置于距离所述上箱体上部1/3处和距离所述下箱体上部的1/3处。
[0007]进一步地,所述种子圆锥形筒距离上部1/3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上箱体的底部开设有上圆孔,所述下箱体上部开设有下圆孔,所述上圆孔和所述下圆孔的直径与所述种子圆锥形筒最大直径相同,且所述上圆孔与所述下圆孔的边缘部设置有能耦合所述密封圈的圆槽,当所述种子圆锥形筒置于所述上圆孔和所述下圆孔中时,所述密封圈嵌于所述圆槽中,密封所述上圆孔和所述下圆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种子圆锥形筒的锥形端密封设置有硅胶块,植物种子能包覆于所述硅胶块中心的孔洞中。
[0009]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四根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横截面为L形,与所述下箱体四条棱边嵌合。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下箱体内装有用于供给植物生长的无菌水。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箱体、下箱体、种子圆锥形筒的制作材料为透明有机玻璃,所述底座和固定杆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上箱体的长为1000mm、宽为500mm、高为700mm,所述下箱体的长为1000mm、宽为160mm,高为700mm,所需底座的长为720mm、宽为180mm、高为300mm,所述上箱体、下箱体、底座的壁后均为10mm。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通过在上箱体和下箱体上设置通气过滤装置,该通气过滤装置具有过滤杂菌的作用,能够保证外界的杂菌不进入上箱体和下箱体,从而影响植物种子的生长,保证实验效果的准确性。
[0015]2.通过在种子圆锥形筒上设置密封圈,能够保证外界气体和杂菌不从上箱体、下箱体、种子圆锥形筒的连接处进入下箱体和上箱体,能够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0016]3.通过在种子圆锥形筒的锥形端设置硅胶块,植物种子能包覆于硅胶块中心的孔洞中。由于硅胶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将植物种子固定在种子圆锥形筒中,防止种子掉入下箱体内的无菌水中,保证种子生成的叶片向上生长,根须向下生长,且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能够将根和叶隔离开。
[0017]4.通过将固定杆横截面为L形,与下箱体四条棱边嵌合,能够稳固下箱体,防止下箱体与底座松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种植物生长无菌实验培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一种植物生长无菌实验培养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0020]图3为种子圆锥形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5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6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中:1、上箱体;2、下箱体;3、底座;4、种子圆锥形筒;5、通气过滤装置;6、固定杆;7、密封圈;8、上圆孔;9、下圆孔;10、硅胶块;11、滤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如图1、图2所示,一种植物生长无菌实验培养装置,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2、底座3、种子圆锥形筒4,上箱体1与下箱体2之间密封设置有种子圆锥形筒4,种子圆锥形筒4的锥形端设置于下箱体2内,另一端设置于上箱体1内,上箱体1和下箱体2上各设置有单独的通气过滤装置5,通气过滤装置5能够通气且能隔离杂菌,防止杂菌进入上箱体1和下箱体2内,下箱体2与底座3耦合连接。
[0027]如图1、图5所示,通气过滤装置5的直径为40mm,其上设置有滤膜11,滤膜的孔径小于或等于0.22μm。通气过滤装置5分别设置于距离上箱体1上部1/3处和距离下箱体2上部的1/3处。
[0028]如图2、图3、图4所示,种子圆锥形筒4距离上部1/3处设置有密封圈7,上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上圆孔8,下箱体2上部开设有下圆孔9,上圆孔8和下圆孔9的直径与种子圆锥形筒
4最大直径相同,且上圆孔8与下圆孔9的边缘部设置有能耦合密封圈7的圆槽,当所述种子圆锥形筒4置于上圆孔8和下圆孔9中时,密封圈7嵌于圆槽中,密封上圆孔8和下圆孔9。如图3所示,种子圆锥形筒4的锥形端密封设置有硅胶块10,植物种子能包覆于硅胶块10中心的孔洞中,该孔洞的直径约为20mm。
[0029]如图2、图6所示,底座3上设置有四根固定杆6,固定杆6横截面为L形,与下箱体2四条棱边嵌合。
[0030]上述中,上箱体1、下箱体2、种子圆锥形筒4的制作材料为透明有机玻璃,底座3和固定杆6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下箱体2内装有用于供给植物生长的无菌水,且上箱体1的长为1000mm、宽为500mm、高为700mm,下箱体2的长为1000mm、宽为160mm,高为700mm,所需底座3的长为720mm、宽为180mm、高为300mm,上箱体1、下箱体2、底座3的壁后均为10mm。
[0031]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0032]首先,对该植物生长无菌实验培养装置中各部件进行杀菌消毒,将实验用植物种子用无菌水冲洗,然后用10%次氯酸钠表面消毒30min,再用无菌水中冲洗3次,每次5min。然后将一部分其置于试管中进行无菌培养,另一部分储存于过滤砂中。等到发芽,便将发芽的种子在无菌的情况下转入种子圆锥形筒4底部的硅胶块10中心的孔洞中,随后将种子圆锥形筒4锥形端放入装有无菌水的下箱体中2,另一端放入上箱体1中,上箱体1与下箱体2密封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生长无菌实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2)、底座(3)、种子圆锥形筒(4),所述上箱体(1)与所述下箱体(2)之间密封设置有种子圆锥形筒(4),所述种子圆锥形筒(4)的锥形端设置于所述下箱体(2)内,另一端设置于所述上箱体(1)内,所述上箱体(1)和所述下箱体(2)上各设置有单独的通气过滤装置(5),所述通气过滤装置(5)能够通气且能隔离杂菌,防止杂菌进入所述上箱体(1)和所述下箱体(2)内,所述下箱体(2)与所述底座(3)耦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植物生长无菌实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过滤装置(5)的直径为40mm,其上设置有滤膜(11),所述滤膜的孔径小于或等于0.22μ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植物生长无菌实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过滤装置(5)分别设置于距离所述上箱体(1)上部1/3处和距离所述下箱体(2)上部的1/3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植物生长无菌实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圆锥形筒(4)距离上部1/3处设置有密封圈(7),所述上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上圆孔(8),所述下箱体(2)上部开设有下圆孔(9),所述上圆孔(8)和所述下圆孔(9)的直径与所述种子圆锥形筒(4)最大直径相同,且所述上圆孔(8)与所述下圆孔(9)的边缘部设置有能耦合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丽丽丁磊磊王梦雅王普昶李岩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草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