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动化矿山土壤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255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自动化矿山土壤修复装置,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包括过滤筛选装置、推动装置、清理装置和回收循环装置,过滤筛选装置包括外壳、分离式转辊、一号连接柱、一号电机、筛选网、打散式转辊、二号电机、二号连接柱、过滤网和楔型块,一号电机与一号连接柱转动连接、一号连接柱穿过外壳右壁与分离式转辊连接,二号电机与二号连接柱转动连接,二号连接柱穿过外壳左壁与打散式转辊连接,筛选网和过滤网内嵌于外壳内壁上,楔型块安装在外壳底端内壁上,与底端内壁连接,此设计可以有效分离石块和土壤并且有效的打散土壤的密度,也可以使多余的废液排除壳体外。使多余的废液排除壳体外。使多余的废液排除壳体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自动化矿山土壤修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修复领域,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矿山土壤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制定并开展了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计划,因此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土壤修复行业,传统的土壤修复技术无法有效分离石块和土壤,无法有效打散土壤,无法循环废液,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上述缺陷。
[0005]2.技术方案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自动化矿山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筛选装置、推动装置、清理装置和回收循环装置,推动装置位于过滤筛选装置后方,清理装置位于过滤筛选装置上方,回收循环装置位于过滤筛选装置右方,过滤筛选装置包括外壳、分离式转辊、一号连接柱、一号电机、筛选网、打散式转辊、二号电机、二号连接柱、过滤网和楔型块,一号电机与一号连接柱转动连接、一号连接柱穿过外壳右壁与分离式转辊连接,二号电机与二号连接柱转动连接,二号连接柱穿过外壳左壁与打散式转辊连接,筛选网和过滤网内嵌于外壳内壁上,楔型块安装在外壳底端内壁上,与底端内壁连接。
[0008]优选的过滤筛选装置的分离式转辊上设有钢刀,钢刀呈60度环形阵列在分离式转辊上。
[0009]优选的过滤筛选装置的打散式转辊上设有一定硬度的塑料刀片,塑料刀片呈60度环形阵列在打散式转辊上。
[0010]优选的推动装置包括推动板、主动杆、从动杆、主动轴、从动轴、转动块和三号电机,推动板与从动轴连接,从动轴与从动杆连接,主动轴与主动杆和从动杆滑动连接,主动轴与转动块连接,三号电机与转动块转动连接。
[0011]优选的推动装置的推动板呈上下两个排列,第一个推动板位于分离式转辊下方,第二个推动板厚度约为第一个推动板厚度的7倍,且第二个推动板位于打散式转辊下方,外壳前侧设有和第二个推动板厚度一样的空洞。
[0012]优选的清理装置包括气泵、输送管、连接管、连接块、固定块和气刀,输送管下端与气泵连接,连接管穿过固定块与输送管上端连接,固定块呈左右两端排列且与外壳上端连接,连接块与连接管连接。
[0013]优选的清理装置的输送管、连接管、连接块和气刀都为中空状态。
[0014]优选的回收循环装置包括排水管、回收池、回收管、抽水泵、回收箱和传动管,排水管左侧内嵌于外壳右壁上,右侧内嵌于回收池左壁上,回收管左侧内嵌于回收池右壁上,右侧与传动管连接,传动管左端穿过抽水泵,右端穿过外壳延伸至内部,传动管右端位于分离式转辊和第一个推动板之间,回收箱与外壳前端连接。
[0015]3.有益效果
[0016]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自动化矿山土壤修复装置,可以有效分离石块和土壤,并且可以有效的打散土壤的密度。
[0018](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自动化矿山土壤修复装置,可以使多余的废液排除壳体外,并经过处理后可以进行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自动化矿山土壤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自动化矿山土壤修复装置的过滤筛选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自动化矿山土壤修复装置的推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自动化矿山土壤修复装置的清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自动化矿山土壤修复装置的回收循环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0025]100、过滤筛选装置;110、外壳;120、分离式转辊;130、一号连接柱;140、一号电机;150、筛选网;160、打散式转辊;170、二号电机;180、二号连接柱;190、过滤网;191、楔型块;121、钢刀;161、塑料刀片;
[0026]200、推动装置;210、推动板;220、主动杆;230、从动杆;240、主动轴;250、从动轴;260、转动块;270、三号电机;
[0027]300、清理装置;310、气泵;320、输送管;330、连接管;340、连接块;350、固定块;360、气刀;
[0028]400、回收循环装置;410、排水管;420、回收池;430、回收管;440、抽水泵;450、回收箱;460、传动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3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3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
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2]实施例1
[0033]参照附图1

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自动化矿山土壤修复装置,包括过滤筛选装置100、推动装置200、清理装置300和回收循环装置400,推动装置200位于过滤筛选装置100后方,清理装置300位于过滤筛选装置100上方,回收循环装置400位于过滤筛选装置100右方,过滤筛选装置100包括外壳110、分离式转辊120、一号连接柱130、一号电机140、筛选网150、打散式转辊160、二号电机170、二号连接柱180、过滤网190和楔型块191,一号电机140与一号连接柱130转动连接、一号连接柱130穿过外壳110右壁与分离式转辊120连接,二号电机170与二号连接柱180转动连接,二号连接柱180穿过外壳110左壁与打散式转辊160连接,筛选网150和过滤网190内嵌于外壳110内壁上,楔型块191安装在外壳110底端内壁上,与底端内壁连接,这样设计可以通过有效分离石块和土壤并且有效的打散土壤的密度,也可以使多余的废液排除外壳外。
[0034]本实施例的过滤筛选装置100的分离式转辊120上设有钢刀121,钢刀121呈60度环形阵列在分离式转辊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动化矿山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筛选装置(100)、推动装置(200)、清理装置(300)和回收循环装置(400),所述推动装置(200)位于过滤筛选装置(100)后方,所述清理装置(300)位于过滤筛选装置(100)上方,所述回收循环装置(400)位于过滤筛选装置(100)右方,所述过滤筛选装置(100)包括外壳(110)、分离式转辊(120)、一号连接柱(130)、一号电机(140)、筛选网(150)、打散式转辊(160)、二号电机(170)、二号连接柱(180)、过滤网(190)和楔型块(191),所述一号电机(140)与一号连接柱(130)转动连接、所述一号连接柱(130)穿过外壳(110)右壁与分离式转辊(120)连接,所述二号电机(170)与二号连接柱(180)转动连接,所述二号连接柱(180)穿过外壳(110)左壁与打散式转辊(160)连接,所述筛选网(150)和过滤网(190)内嵌于外壳(110)内壁上,所述楔型块(191)安装在外壳(110)底端内壁上,与底端内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化矿山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筛选装置(100)的分离式转辊(120)上设有钢刀(121),所述钢刀(121)呈60度环形阵列在分离式转辊(120)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化矿山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筛选装置(100)的打散式转辊(160)上设有一定硬度的塑料刀片(161),所述塑料刀片(161)呈60度环形阵列在打散式转辊(160)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化矿山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200)包括推动板(210)、主动杆(220)、从动杆(230)、主动轴(240)、从动轴(250)、转动块(260)和三号电机(270),所述推动板(210)与从动轴(250)连接,所述从动轴(250)与从动杆(230)连接,所述主动轴(240)与主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燕茹林火灯林火荣林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如是境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