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249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包括主支撑杆,主支撑杆上端面开设有主开口槽,主开口槽内端面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液压杆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上升杆,主支撑杆与上升杆外圆周面之间设置有稳定机构,上升杆上段端面固定连接有上连接块,上连接块内端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紧板,主支撑杆外圆周面下侧设置有水平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主支撑杆、主开口槽、液压杆、上升杆、稳定机构、上连接块、电动推杆、夹紧板和水平调节机构可达到在室内不平整地面对屋顶横梁进行稳定支撑以及夹紧加固,提高了加固装置使用范围,增强了装置的多样地形使用性。了装置的多样地形使用性。了装置的多样地形使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装修是每个家庭都要面对的一项工程,在装修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建筑顶部进行吊顶、加固,尤其在门洞及隔断处,需要进行多层加固。
[0003]在室内进行屋顶横梁处进行装修时,需要进行贴瓷砖以及进行其他动作,现有技术中不能在室内不平整地面进行对屋顶横梁处进行加固,降低了装置的作用以及降低了施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可以在室内不平整地面对屋顶横梁进行稳定支撑以及夹紧加固,提高了加固装置使用范围,增强了装置的多样地形使用性。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包括主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上端面开设有主开口槽,所述主开口槽内端面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上升杆,所述主支撑杆与上升杆外圆周面之间设置有稳定机构,所述上升杆上段端面固定连接有上连接块,所述上连接块内端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紧板,所述主支撑杆外圆周面下侧设置有水平调节机构,所述水平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上开口槽、第一限位槽、调节柱、支撑锥、螺纹杆、第一限位块、上连接柱、第一连接板、第二限位孔、第二限位柱、第二连接板、第二阻挡块和转动把手,所述固定板内端面固定连接在主支撑杆外圆周面,所述固定板上端面开设有上开口槽,所述上开口槽外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外侧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上开口槽内设置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内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对称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柱,所述上连接柱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内端面固定连接在螺纹杆外圆周面,所述调节柱外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贯穿第二限位孔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柱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阻挡块。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稳定机构包括第一外连接环、第一限位孔、第二外连接环、第一限位柱和第一阻挡块,所述主支撑杆外圆周面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外连接环,所述第一外连接环上端面贯穿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上升杆外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外连接环,所述第二外连接环下端面对称设置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阻挡块。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柱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锥,所述螺纹杆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阻挡块的外径尺寸大于第一限位孔的尺寸。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尺寸与第一限位槽尺寸匹配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柱的外径尺寸与第二限位孔的内径尺寸匹配设置。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阻挡块的外径尺寸大于第二限位孔的内径尺寸。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使用装置时,先将装置放置于室内地面,将上连接块位置与屋顶横梁进行对准,在遇到不平整地面时,装置是歪斜放置的,此时可通过水平调节机构对装置整体水平度进行调节,找到低处,对转动把手进行转动,此时的转动把手带动第一连接板以及上连接柱进行转动,上连接柱带动第一限位块在第一限位槽内进行转动,此时的转动把手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调节柱向下运动,调节柱带动支撑锥对地面产生反作用力,在调节柱向下运动过程中,调节柱带动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二限位柱向下运动,第二限位柱在第二限位孔内向下运动,当将装置调节到水平时即可停止对转动把手进行转动,这样设置可达到在室内不平整地面对屋顶横梁进行稳定支撑以及夹紧加固,提高了加固装置使用范围,增强了装置的多样地形使用性。
附图说明
[0013]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水平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第一连接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稳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上升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主支撑杆;2、主开口槽;3、液压杆;4、上升杆;5、稳定机构;501、第一外连接环;502、第一限位孔;503、第二外连接环;504、第一限位柱;505、第一阻挡块;6、水平调节机构;601、固定板;602、上开口槽;603、第一限位槽;604、调节柱;605、支撑锥;606、螺纹杆;607、第一限位块;608、上连接柱;609、第一连接板;610、第二限位孔;611、第二限位柱;612、第二连接板;613、第二阻挡块;614、转动把手;7、上连接块;8、电动推杆;9、夹紧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

6所示,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包括主支撑杆1,主支撑杆1上端面开设有主开口槽2,主开口槽2内端面固定连接有液压杆3,液压杆3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上升杆4,主支撑杆1与上升杆4外圆周面之间设置有稳定机构5,上升杆4上段端面固定连接有上连接块7,上连接块7内端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8,电动推杆8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紧板9,
主支撑杆1外圆周面下侧设置有水平调节机构6,水平调节机构6包括固定板601、上开口槽602、第一限位槽603、调节柱604、支撑锥605、螺纹杆606、第一限位块607、上连接柱608、第一连接板609、第二限位孔610、第二限位柱611、第二连接板612、第二阻挡块613和转动把手614,固定板601内端面固定连接在主支撑杆1外圆周面,固定板601上端面开设有上开口槽602,上开口槽602外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603,第一限位槽603外侧开设有第二限位孔610,上开口槽602内设置有调节柱604,调节柱604内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606,第一限位槽603内对称设置有第一限位块607,第一限位块607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柱608,上连接柱608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609,第一连接板609内端面固定连接在螺纹杆606外圆周面,调节柱604外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612,第二连接板612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柱611,第二限位柱611贯穿第二限位孔610设置,第二限位柱61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阻挡块613,本技术通过设置的主支撑杆1、主开口槽2、液压杆3、上升杆4、稳定机构5、上连接块7、电动推杆8、夹紧板9和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撑杆(1),所述主支撑杆(1)上端面开设有主开口槽(2),所述主开口槽(2)内端面固定连接有液压杆(3),所述液压杆(3)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上升杆(4),所述主支撑杆(1)与上升杆(4)外圆周面之间设置有稳定机构(5),所述上升杆(4)上段端面固定连接有上连接块(7),所述上连接块(7)内端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8),所述电动推杆(8)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紧板(9),所述主支撑杆(1)外圆周面下侧设置有水平调节机构(6),所述水平调节机构(6)包括固定板(601)、上开口槽(602)、第一限位槽(603)、调节柱(604)、支撑锥(605)、螺纹杆(606)、第一限位块(607)、上连接柱(608)、第一连接板(609)、第二限位孔(610)、第二限位柱(611)、第二连接板(612)、第二阻挡块(613)和转动把手(614),所述固定板(601)内端面固定连接在主支撑杆(1)外圆周面,所述固定板(601)上端面开设有上开口槽(602),所述上开口槽(602)外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603),所述第一限位槽(603)外侧开设有第二限位孔(610),所述上开口槽(602)内设置有调节柱(604),所述调节柱(604)内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606),所述第一限位槽(603)内对称设置有第一限位块(607),所述第一限位块(607)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柱(608),所述上连接柱(608)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609),所述第一连接板(609)内端面固定连接在螺纹杆(606)外圆周面,所述调节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帅肖燕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