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冷岛永磁电机内外通风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2429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冷岛永磁电机内外通风散热结构,其包括内通风散热结构和外通风散热结构,所述内通风散热结构包括第一风机、进风管、非轴伸端端盖通风孔和轴伸端端盖通风孔,所述非轴伸端端盖通风孔作为进风口,并且第一风机通过进风管安装在该进风口处,所述轴伸端端盖通风孔作为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构成散热风道,所述外通风散热结构包括第二风机、非轴伸端端盖、机座和铝制散热片,所述第二风机安装在非轴伸端端盖上,所述铝制散热片沿周向均匀安装在机座外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内外通风以及机座铝制散热片散热的形式,有效解决了空冷岛电机散热的问题,保证永磁电机安全可靠运行,降低了维护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冷岛永磁电机内外通风散热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内外通风散热结构,特别是一种空冷岛永磁电机专用的采用机座铝制散热片散热的永磁电机内外通风散热结构,属于电机散热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空冷岛永磁电机主要应用于港口、煤炭、水泥、矿山、石化、制药等行业,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相比于传统的异步电机和减速机方案,空冷岛永磁直驱电机具有长期运行成本低、电流小、使用寿命长、驱动链短、扭矩传递效率高、系统维保工作量小等优点。但由于空冷岛电机对最大重量有要求,设计时一般电机尺寸会做小,这样相应的热负荷就会提高,若仅采用自然对流或者外部简单风冷散热,不做其他特殊设计,电机线圈会很快过温,造成电机烧毁,进而造成用户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冷岛永磁电机内外通风散热结构,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空冷岛永磁电机内外通风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内通风散热结构和外通风散热结构;所述内通风散热结构包括第一风机、进风管、非轴伸端端盖通风孔和轴伸端端盖通风孔,所述非轴伸端端盖通风孔作为进风口,并且第一风机通过进风管与进风口连接相通,所述轴伸端端盖通风孔作为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构成散热风道,散热风道内的冷却风流经定子内表面和转子外表面进行散热;所述外通风散热结构包括第二风机、非轴伸端端盖、机座和铝制散热片,所述第二风机正对安装在非轴伸端端盖的一侧,所述铝制散热片沿周向均匀安装在机座外表面,所述第二风机产生的冷却风吹过非轴伸端端盖对铝制散热片外表面进行散热。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风机安装在导风罩上,所述导风罩通过第三锁紧螺栓固定于非轴伸端端盖外缘。
[0007]进一步的,所述非轴伸端端盖的一侧还安装有接线盒,所述接线盒通过接线柱安装在机座上,并且接线盒与机座之间保留有一定间隙,接线柱穿过导风罩与机座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管进风端向外侧弯折并穿过导风罩,所述第一风机与进风管相连接位于导风罩外侧;所述第二风机产生的冷却风吹过第一风机的进风管和接线柱后,经导风罩与非轴伸端端盖间隙流向铝制散热片外表面进行散热。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第一锁紧螺栓和第一橡胶垫片固定于进风管的进风端,所述进风管的出风端通过第二锁紧螺栓和第二橡胶垫片固定于非轴伸端端盖通风孔处。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口设有除尘滤筒,所述轴伸端端盖通风孔设有过滤网。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第二风机为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
[0012]进一步的,所述铝制散热片通过第四锁紧螺栓沿周向均匀固定于机座外侧,并且在两者接触面间涂抹有导热硅胶。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电机损耗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定子内表面和转子外表面,第一风机将冷风吹入电机,使冷风穿过气隙,流经定子内表面和转子外表面,并从端盖通风孔排出,带走电机热量,达到有效降低电机内部温度的效果;同时由于铝的导热性能好,电机损耗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机座外表面,通过导热硅胶快速传递到铝制散热片外表面,第二风机产生的冷风经过风扇罩和端盖间气隙流经散热片表面,也能达到给电机快速散热的目的。
[0015]本专利技术采用内外通风以及机座铝制散热片散热的形式,通过电机散热所需的风量、风压的CFD计算,确定合适的内外通风风机功率、端盖进出风口面积、内通风进风管以及外通风导风罩,并根据散热需求设计合理的铝制散热片,有效解决了空冷岛电机散热的问题,保证永磁电机安全可靠运行,降低了维护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6]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半剖面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铝制散热片安装孔位置局部剖面示意图。
[0019]图中标记为:1、进风管;2、第一锁紧螺栓;3、第一橡胶垫片;4、第一风机;5、非轴伸端端盖通风孔;6、第二锁紧螺栓;7、第二橡胶垫片;8、轴伸端端盖通风孔;9、转子;10、定子;11、机座;12、铝制散热片;13、接线盒;14、接线柱;15、第三锁紧螺栓;16、非轴伸端端盖;17、第二风机;18、第四锁紧螺栓;19、导风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空冷岛永磁电机内外通风散热结构,其包括进风管1、第一锁紧螺栓2、第一橡胶垫片3、第一风机4、非轴伸端端盖通风孔5、第二锁紧螺栓6、第二橡胶垫片7、轴伸端端盖通风孔8、转子9、定子10、机座11、铝制散热片12、接线盒 13、接线柱14、第三锁紧螺栓15、非轴伸端端盖16、第二风机17、第四锁紧螺栓18和导风罩19。
[0022]其中,散热结构包括内通风散热结构和外通风散热结构,所述内通风散热结构包括第一风机4、进风管1、非轴伸端端盖通风孔5和轴伸端端盖通风孔8,所述非轴伸端端盖通风孔5作为进风口,并且第一风机4通过进风管1安装在该进风口处,所述轴伸端端盖通风孔8作为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构成散热风道,散热风道内的冷却风流经定子10内表面和转子9外表面进行散热,所述外通风散热结构包括第二风机17、非轴伸端端盖16、接
线柱14、接线盒13、机座11和铝制散热片12,所述第二风机17安装在非轴伸端端盖16上,所述接线盒13通过接线柱14安装在机座11上,所述铝制散热片12沿周向均匀安装在机座11外表面,所述第二风机17产生的冷却风吹过第一风机进风管1和接线柱14后,经第二风机17导风罩与非轴伸端端盖16间气隙流向机座铝制散热片12外表面进行散热。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机4为离心风机,其出口通过第一锁紧螺栓2和第一橡胶垫片3固定于进风管1入口处,所述进风管1出口通过第二锁紧螺栓6和第二橡胶垫片7固定于非轴伸端端盖通风孔5处。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机4的进风口设有除尘滤筒,所述轴伸端端盖通风孔8设有过滤网。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机17为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其出口导风罩通过第三锁紧螺栓15固定于非轴伸端端盖16外缘。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铝制散热片12通过第四锁紧螺栓18沿周向均匀固定于机座11外侧,并在两接触面间涂抹导热硅胶。
[0027]综上,电机损耗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定子10内表面和转子9外表面,第一风机4将冷风吹入电机,使冷风穿过气隙,流经定子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冷岛永磁电机内外通风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内通风散热结构和外通风散热结构;所述内通风散热结构包括第一风机(4)、进风管(1)、非轴伸端端盖通风孔(5)和轴伸端端盖通风孔(8),所述非轴伸端端盖通风孔(5)作为进风口,并且第一风机(1)通过进风管(1)与进风口连接相通,所述轴伸端端盖通风孔(8)作为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构成散热风道,散热风道内的冷却风流经定子(10)内表面和转子(9)外表面进行散热;所述外通风散热结构包括第二风机(17)、非轴伸端端盖(16)、机座(11)和铝制散热片(12),所述第二风机(17)正对安装在非轴伸端端盖(16)的一侧,所述铝制散热片(12)沿周向均匀安装在机座(11)外表面,所述第二风机(17)产生的冷却风吹过非轴伸端端盖(16)对铝制散热片(12)外表面进行散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冷岛永磁电机内外通风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17)安装在导风罩(19)上,所述导风罩(19)通过第三锁紧螺栓(15)固定于非轴伸端端盖(16)外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冷岛永磁电机内外通风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轴伸端端盖(16)的一侧还安装有接线盒(13),所述接线盒(13)通过接线柱(14)安装在机座(14)上,并且接线盒(13)与机座(14)之间保留有一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见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迪瓦永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