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宝石亭部的隐蔽型镶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2093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宝石亭部的隐蔽型镶嵌方法,属于宝石镶嵌技术领域,所述隐蔽型镶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宝石切磨;制作电脑数字镶口模型;制作镶口模具;镶口浇注;对镶口进行第一次打磨与抛光;对镶口的内部进行扩径、打磨与抛光,直至切磨完成的宝石能落置于镶口内;将切磨完成的宝石镶嵌在镶口内,得到镶嵌有宝石的镶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被镶嵌宝石的冠部100%可视,以解决现有镶嵌技术无法完全展现宝石冠部的问题,实现宝石冠部无金属遮盖,使用于固定宝石的镶嵌金属不对宝石冠部形状、展示面积大小产生不良影响,可最大程度呈现宝石冠部实际的最大尺寸,给予消费者更新颖的产品形式和更好的使用体验。形式和更好的使用体验。形式和更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宝石亭部的隐蔽型镶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宝石镶嵌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宝石亭部的隐蔽型镶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宝石镶嵌方法均会对宝石的冠部产生遮挡,从人眼视觉上减小、弱化宝石大小、光泽、火彩等特征,无法最优的展现宝石实际的瑰丽效果,例如包镶、带托爪镶、逼镶(夹镶)等工艺,仅能保证完全展现宝石冠部中心的台面部分,但均不能完全、完整的展示宝石最主要的冠部,无法实现宝石冠部无金属遮盖,完全展现宝石冠部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宝石亭部的隐蔽型镶嵌方法,以用来克服现有镶嵌技术无法完全展现宝石冠部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宝石亭部的隐蔽型镶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宝石切磨;
[0006]S2:制作电脑数字镶口模型;
[0007]S3:制作镶口模具;
[0008]S4:镶口浇注;
[0009]S5:对镶口进行第一次打磨与抛光;
[0010]S6:对镶口的内部进行扩径、打磨与抛光,直至切磨完成的宝石能落置于镶口内;
[0011]S7:将切磨完成的宝石镶嵌在镶口内,得到镶嵌有宝石的镶口。
[0012]进一步的,在步骤S1当中,所述宝石切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3]S
11
:开设宝石镶嵌槽;
[0014]S
12
:对所述宝石镶嵌槽进行抛光。
[0015]进一步的,在步骤S
11
当中,所述宝石镶嵌槽的位置位于以宝石亭尖为参照,在垂直方向向上移动所述宝石亭部的深度的35%~40%处,且所述宝石镶嵌槽的槽内高度为0.3mm。
[0016]进一步的,在步骤S2当中,所述制作电脑数字镶口模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7]S
21
:通过3D扫描将宝石的电子模型植入三维建模软件内;
[0018]S
22
:制作金属作用层301;
[0019]S
23
:制作金属基底302。
[0020]进一步的,在步骤S
23
中,所述镶口中的金属基底的厚度不低于0.7mm。
[0021]进一步的,在步骤S
23
中,所述镶口中的金属基底的内侧高度不低于所述宝石镶嵌槽至宝石亭尖的垂直距离加上在垂直方向延长1.5mm距离的总和。
[0022]进一步的,在步骤S6当中,所述对镶口的内部进行扩径、打磨与抛光的具体步骤包括:
[0023]S
61
:第一次尝试性落石;
[0024]S
62
:对金属作用层301进行第一次扩径;
[0025]S
63
:第二次尝试性落石;
[0026]S
64
:对金属作用层301进行第二次扩径;
[0027]S
65
:打磨;
[0028]S
66
:抛光;
[0029]S
67
:落石。
[0030]进一步的,在步骤S7当中,所述将切磨完成的宝石镶嵌在镶口内,得到镶嵌有宝石的镶口的具体步骤包括:
[0031]S
71
:包边;
[0032]S
72
:对镶嵌有宝石的镶口外部进行第二次抛光。
[0033]进一步的,在步骤S
72
当中,所述对镶嵌有宝石的镶口外部进行第二次抛光的具体步骤包括:
[0034]S
721
:锉修
[0035]依次使用2号锉刀与5号锉刀,对步骤S
71
中得到的镶嵌有宝石的镶口的外部进行修整;
[0036]S
722
:打磨
[0037]依次使用320目、600目、1200目砂纸对步骤S
721
中得到的镶嵌有宝石的镶口的外部进行打磨;
[0038]S
723
:抛光
[0039]使用抛光布轮与抛光蜡对步骤S
722
中得到的镶嵌有宝石的镶口的外部进行抛光,达到镜面效果,从而得到镶嵌有所述宝石的镶口的最终产品。
[0040]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作用层和所述金属基底的材质为银、黄金或者铂金。
[004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0042]实现宝石冠部无金属遮盖,解决现有镶嵌技术中因用于镶嵌宝石的镶嵌金属对宝石冠部形状、展示面积大小产生不良影响,打破技术壁垒,采用本专利技术镶嵌的宝石产品可最大程度呈现宝石冠部实际的最大尺寸,给予消费者更新颖的产品形式和更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43]图1是本专利技术某一实施例中宝石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宝石亭部开设的镶嵌槽结构示意图;
[004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宝石镶嵌槽和镶口模型设置位置示意图;
[0046]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宝石和镶口模型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镶口结构的立体效果示意图;
[0048]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镶口金属作用面扩径与镶嵌敲击方向的示意图;
[0049]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镶口镶嵌有宝石时的俯视角度效果示意图;
[0050]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镶口镶嵌有宝石时的立体效果示意图;
[0051]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镶口内侧深度等于宝石亭尖至宝石镶嵌槽高度的结构示意图;
[0052]图10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中镶嵌方形刻面切割宝石时的镶口模型示意图;
[0053]图11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中镶嵌心形刻面切割宝石时的镶口模型示意图。
[0054]附图标记:
[0055]1‑
宝石;101

宝石台面;102

宝石星刻面;103

宝石冠部主刻面;104

宝石上腰刻面;105

宝石镶嵌槽;
[0056]3‑
镶口;301

金属作用层;302

金属基底。
具体实施方式
[005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58]另外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0059]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0060]根据美国吉尔德宝石实验室(以下简称GUILD)和美国宝石学院(以下简称GIA)针对刻面宝石结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宝石亭部的隐蔽型镶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宝石切磨;S2:制作电脑数字镶口模型;S3:制作镶口模具;S4:镶口浇注;S5:对镶口进行第一次打磨与抛光;S6:对镶口的内部进行扩径、打磨与抛光,直至切磨完成的宝石能落置于镶口内;S7:将切磨完成的宝石镶嵌在镶口内,得到镶嵌有宝石的镶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宝石亭部的隐蔽型镶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当中,所述宝石切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
11
:开设宝石镶嵌槽;S
12
:对所述宝石镶嵌槽进行抛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宝石亭部的隐蔽型镶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
11
当中,所述宝石镶嵌槽的位置位于以宝石亭尖为参照,在垂直方向向上移动所述宝石亭部的深度的35%~40%处,且所述宝石镶嵌槽的槽内高度为0.3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宝石亭部的隐蔽型镶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当中,所述制作电脑数字镶口模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
21
:通过3D扫描将宝石的电子模型植入三维建模软件内;S
22
:制作金属作用层301;S
23
:制作金属基底30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宝石亭部的隐蔽型镶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
23
中,所述镶口中的金属基底的厚度不低于0.7mm。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宝石亭部的隐蔽型镶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
23
中,所述镶口中的金属基底的内侧高度不低于所述宝石镶嵌槽至宝石亭尖的垂直距离加上在垂直方向延长1.5mm距离的总和。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宝石亭部的隐蔽型镶嵌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政旭徐靖竞杨少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