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水域救援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202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水域救援靴,包括鞋身和鞋底,鞋身包括鞋面、脚背加强部、脚踝加强部、脚跟加强部、后片和脚踝贴合部,鞋面、脚背加强部、脚踝加强部从下至上依次拼接形成鞋身前部,脚跟加强部、后片、脚踝加强部和脚踝贴合部从下至上依次拼接形成鞋身后部;脚踝加强部为环形,鞋身上设有防水拉链;鞋底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中底、橡胶底和毛毡底,橡胶底两侧设置有贯穿的排水孔,排水孔外侧设有滤网,毛毡底的底部设有防滑纹和防滑钉。该救援靴既能保证穿着时的轻便感,又能提供较好的防滑性能,同时能够及时排出积水,保证救援人员穿着舒适感,有利于救援人员迅速、顺利地展开水域救援行动。展开水域救援行动。展开水域救援行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水域救援靴


[0001]本技术涉及消防员防护装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水域救援靴。

技术介绍

[0002]消防队伍处置水域救援的数字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沿海地区,台风、洪涝灾害频发,水文条件复杂,群众溺水事故频发,消防队处置水域救援任务越来越多。而国内专业化及产业化的水上救援装备仍属于薄弱的区域,水域救援靴是水域救援作业中必不可少的装备,起到保护救援人员的脚部的重要作用。目前消防员所穿的水域靴普遍存在穿着舒适性差、防滑性能较差、鞋的重量较大、排水性能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多功能水域救援靴,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多功能水域救援靴,包括鞋身和鞋底,鞋身包括鞋面、脚背加强部、脚踝加强部、脚跟加强部、后片和脚踝贴合部,鞋面、脚背加强部、脚踝加强部从下至上依次拼接形成鞋身前部,脚跟加强部、后片、脚踝加强部和脚踝贴合部从下至上依次拼接形成鞋身后部;脚踝加强部为环形,脚背加强部和后片位于脚踝加强部的下方,脚踝贴合部位于脚踝加强部的上方;鞋身上设有防水拉链;鞋底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中底、橡胶底和毛毡底,橡胶底两侧设置有贯穿的排水孔,排水孔外侧设有滤网,毛毡底的底部设有防滑纹和防滑钉。
[0006]其中,滤网材质可以为金属或者强力纤网,防止泥沙颗粒等杂质进入的排水孔。救援人员离开水域后行走时便可直接通过排水孔将水挤压出靴内,增加穿着舒适感,降低因吸水和存水造成的救援靴增重。另外,排水孔还具有缓冲减震的作用。
[0007]中底材质可以为凯夫拉材料或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相比普通救援靴使用的钢板防穿刺层,凯夫拉材料具有重量轻、防穿刺性能好的优点。
[0008]橡胶底可选用橡胶为氯丁橡胶,可以提供良好的减震性。
[0009]进一步,脚背加强部、脚踝加强部、脚跟加强部的材质为防水皮革或针织三明治网眼布材料。
[0010]进一步,鞋面、后片和脚踝贴合部的材质为防吸水的潜水料或者防水解牛绒布。
[0011]进一步,鞋面两侧设有反光条。
[0012]进一步,鞋头处设有防砸包头。
[0013]进一步,防砸包头的材质为碳纤维增强材料、玻璃纤维材料、纤维增强树脂或高强度铝合金。可减轻救援人员在抢险救援过程中被重物砸伤或踢到硬物时的伤害。
[0014]进一步,防水拉链的上端设置在脚踝贴合部,横跨防水拉链上端设有魔术贴。脚踝贴合部的材质较软,魔术贴可方便调节靴口大小。
[0015]进一步,鞋底还包括位于橡胶底和毛毡底之间的基底,毛毡底固定在基底的下表面,基底的前端设有套在鞋头处的鞋头套,基底的后端设有套在鞋跟处的后跟套,鞋头套和
后跟套之间通过连接部与基底一体连接,鞋头套、连接部、后跟套和基底共同围成鞋底套,鞋头套、连接部、后跟套上均设有通孔,连接部和后跟套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鞋底套的固定带。
[0016]进一步,连接部和后跟套上均设有供固定带穿过的固定带穿孔,固定带为尼龙粘扣。
[0017]进一步,脚跟加强部上设有后跟凸起,后跟套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后跟凸起配合使用的卡槽。
[00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多功能水域救援靴具有以下优势:
[0019](1)本技术所述的多功能水域救援靴根据鞋子的使用效果将鞋面分成多个区域,脚背加强部、脚踝加强部、脚跟加强部的材质相对硬一些,可保护脚部同时保持靴体的形状,鞋面、后片和脚踝贴合部的材质相对软一些,可保持靴体柔软度,同时保证穿着的舒适度。鞋底设置毛毡底,毛毡纤维遇水后能产生很大的摩擦力,增强了防滑性能,毛毡底的底部设有防滑纹和防滑钉,也可保证鞋底的防滑性。橡胶底设有排水孔,一方面可减轻鞋底自重,另一方面还具有减震的作用,救援人员离开水域后行走时可直接通过排水孔将水挤压出靴内,增加穿着舒适感,降低因吸水和存水造成的救援靴增重。排水孔处设有滤网可防止泥沙颗粒等杂质进入的排水孔。
[0020](2)本技术所述的多功能水域救援靴的毛毡底还可设置在基底上,基底上还设有鞋头套和后跟套,鞋头套和后跟套分别套在鞋头和鞋跟处,再通过固定带固定,可以实现毛毡底的拆卸更换,即使毛毡底磨损不能继续使用,也可以直接穿,不会造成浪费。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水域救援靴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鞋底的底部结构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鞋底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鞋底套的底部结构图;
[002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水域救援靴的使用状态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
鞋身;11

鞋面;12

脚背加强部;13

脚踝加强部;14

脚跟加强部;141

后跟凸起;15

后片;16

脚踝贴合部;17

反光条;18
‑ꢀ
防砸包头;2

中底;3

橡胶底;4

毛毡底;41

防滑纹;42

防滑钉;43

基底;44

鞋头套;45

后跟套;451

卡槽;46

连接部;47

通孔; 48

固定带穿孔;49

固定带;5

排水孔;6

滤网;7

防水拉链;8
‑ꢀ
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

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水域救援靴,其特征在于:包括鞋身和鞋底,鞋身包括鞋面、脚背加强部、脚踝加强部、脚跟加强部、后片和脚踝贴合部,鞋面、脚背加强部、脚踝加强部从下至上依次拼接形成鞋身前部,脚跟加强部、后片、脚踝加强部和脚踝贴合部从下至上依次拼接形成鞋身后部;脚踝加强部为环形,脚背加强部和后片位于脚踝加强部的下方,脚踝贴合部位于脚踝加强部的上方;鞋身上设有防水拉链;鞋底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中底、橡胶底和毛毡底,橡胶底两侧设置有贯穿的排水孔,排水孔外侧设有滤网,毛毡底的底部设有防滑纹和防滑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域救援靴,其特征在于:脚背加强部、脚踝加强部、脚跟加强部的材质为防水皮革或三明治网眼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域救援靴,其特征在于:鞋面、后片和脚踝贴合部的材质为防吸水的潜水料或者防水解牛绒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域救援靴,其特征在于:鞋面两侧设有反光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域救援靴,其特征在于:鞋头处设有防砸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胜陈晓铮金星王宏阳商珂赵璧刘丹薛岗
申请(专利权)人: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